灾害地质学-第2章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ppt
《灾害地质学-第2章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地质学-第2章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地质灾害防治,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与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主 要 内 容,1、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 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生成的破坏损失、人类社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抗御灾害的能力,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突发性地质灾害:如地震等,负负得正原则,渐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等,综合治理措施,深层次看: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必须与灾害成因研究、灾害破坏、损失的工程分析相结合,2、地质
2、灾害的评估类型 1.按评估时间分类地质灾害“灾前评估”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是制定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减灾对策预案的基础 地质灾害“灾期跟踪评估”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是制定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基础地质灾害“灾后总结评估”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是决定救灾方案、制定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2、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 2.按评估范围和面积分类点评估:对一个灾害体或相对独立的灾害群面评估:对具有相对统一特征的区域区域评估:跨流域、地区的大面积地灾评估,地质灾害灾情评估范围分类及其特征表(张梁等,1998)
3、,3、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1)定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是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评价的过程2)评估的内容(1)危险性评价:主要是分析评价孕灾的自然条件和灾变程度,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致灾机理,确定地质灾害的强度、规模、频度及危害范围等。(2)易损性评价:是对受灾体的分析,其目的是划分受灾体类型,统计分析受灾体损毁数量、损毁程度,核算受灾体体的损毁价值。(3)破坏损失评价:是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分析,其基本任务是核查人口伤亡数量、核算经济损失程度,评定灾害等级和风险等级;(4)防治工程评价:是用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防灾抗灾工
4、程的资金投入和效益进行分析。,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与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主 要 内 容,1、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从定性分析看,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越高,危险性越大,灾害的损失越严重。历史灾害危险性: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评价要素为灾害的类型、规模、活动周期以及研究区内灾害的分布密度;潜在灾害危险性:指具有灾害形成条件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潜在危害性,评价要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植被条件和人为活动条件等,2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点评估:对潜在灾害体或已经出现的灾害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未来的灾害发生几率、可能的规模和危害范围、活动强度及破坏程度等。面评估:对一个地区某类或几类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确定研究区未来灾害的类型、活动频率强度规模及其破坏能力并进行危险性分区。区域评估:对大范围内多种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危险性区划确定区域性地质灾害的活动水平和危害程度。,1)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地震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方法:经验法 动力分析法 条件分析法 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1、对于活
6、动频繁且有较长时间观测记录或充分研究资料的地质灾害可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灾害周期性变化规律,根据经验确定不同规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经验法)2、动力分析与条件分析方法是通过潜在灾害体的力学机制和形成条件分析利用数学模型确定灾害发生概率的方法。(动力分析法和条件分析法)3、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是通过对地质灾害在历史上的活动次数进行统计,总结出不同规模灾害活动随时间的分布频数曲线,根据曲线类型确定灾害活动规模与灾害发生频率的关系从而得出灾害发生的概率。(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2)渐进性地质灾害发展速率的确定 地灾发展速率是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渐进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指针。评价对象是已经
7、发生灾害的地区,评价内容土要是地质灾害的未来活动强度和成灾水平。评价方法主要有约束外推法和模拟模型法:A.约束外推法:通过分析系统内大量随机现象的变化规律,确定系统发展的约束条件,并依此推测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具体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单纯外推法、趋势外推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活动、时间序列法等。B.模型模拟法:根据“同态性原理”确定评估对象的同态预测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未来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评价目标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未来情况的目标值。,3)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灾害类型、活动规模和活动方式。如地震灾害可波及几千平方公里的范围,而崩塌的危害范围一般为几百
8、几于千平方米。危害范围可根据致灾的动力因素来分析确定.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它们的成灾范围一般包括灾害体发育区、灾害体活动区以及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危害区三部分组成。,案例:2000年4月9日,西藏波密易贡山体大滑坡危害范围的确定 2000年4月9日,西藏波密易贡山体大滑坡危害范围的确定后,中国水科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利用我国“资源”号卫星在上述地区的l月26日、4月13日和5月9日的遥感数字图像,结合国家测绘局制作的1:250 000电子地图,在滑坡的发生范围内生成了三维立体图像,了解到了滑坡体和受淹地区的全貌,成功地对滑坡灾害做出了定性评估。为了预测滑坡体一旦溃决对下游造成的灾害,做好减灾救灾的
9、防范措施,水科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基础上,计算出滑坡体下游至通麦桥的河道坡度,获得了直观全面而准确的资料,为有关部门迅速地做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4)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目的:把地质条件复杂、危险性程度参差不齐的大面积评价区,划分成若干个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危险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区域评价的基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对差异。基本步骤:A.将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单元,分析各个单元地灾活动的基本要素、成因机制;B.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评价区域进行定量化计算,确定不同单元的危险性指数;C
10、.根据危险性指数的分布特点和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区。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信息熵评判法等。,灾情评估的目的、类型与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主 要 内 容,1、社会经济易损性构成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由受灾体自身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受灾体自身条件:类型、数量、分布情况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分布、城镇布局、厂矿企业分布、交通通讯设施等,2、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1)对象:受灾体2)目的:分析现有经济枝术条件下人类
11、社会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确定不同社会经济要素的易损性参数3)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划分受灾体类型,调查受灾体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核算受灾体价值,分析各种受灾体遭受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地质灾害危害时的破坏程度及其价值损失率。,1.受灾体价值损失率:是指受灾体遭受破坏损失的价值的比率,它是易损性评价的重要内容。2.灾害敏感度分析和承灾能力分析灾害敏感度: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通常情况下,人口和财产密度越高,对灾害的反应越灵敏,受灾害危险的程度越高 承灾能力: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灾情评估的目的、
12、类型与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主 要 内 容,1、地质灾害破坏损失构成广义: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由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构成。从定量化的角度看: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对人类不但具有最直接的关系,而且比较容易定量化评价;社会损失、资源与环境损失主要表现为间接损失,目前还难以进行定量化评价。因此地质灾害破坏损失主要是指经济损失,即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地质灾害受灾体的价值损失。,2、评价内容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是定量化分析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程度的过程,利用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绝对损失额和相对损
13、失额来反映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的程度。1)主要内容:计算评价区域地质灾害经济损失额、损失模数、相对损失率;评价经济损失水平和构成条件;分析破坏损失的区域分布特点。,2)损失核算方法成本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或者修复成本、防灾成本投入核算受灾体的价值损失。如:房屋、道路、桥梁、生命线工程、水利工程、构筑物、设备。收益损失核算:以受灾体可能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农作物价值损失核算。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的成本和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资源价值损失核算。,3、评价方法1.历史灾害破坏损失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灾害 地质学 地质灾害 灾情 评估 减灾 效益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