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docx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视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外界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经光电转换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经由视路传导到视皮层,形成视觉。视觉电生理检查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诈盲者的视功能;可分层定位从视网膜至视皮层的病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选用不同的刺激与记录条件,还可反映出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局部病变,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状况进行检测。(一)眼电图法眼电图(EOG)是测定随着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改变或药物
2、诱导而使眼球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规律性变化,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也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变化,及黄斑部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用于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1.基本技术(1)使用带有局部光源的全视野球,水平注视点夹角为30oo(2)电极使用非极性物质,如氯化银或金盘皮肤电极。电极电阻VlOkQ。(3)光源为白色,光的亮度用光度计(Photometer)在眼球所在位置的平面测量。(4)使用交流电放大器时,高频截止为IOHz或更高(但要低于50HZ或60Hz),低频截止(Lowfrequencycutoff)为0.IHz或
3、更低。(5)放大器应和被检者隔开。(6)记录信号时,监视器显示原始波形,以此判断信号的稳定和伪迹等。2.检查前准备(1)可以散大被检者瞳孔或保持自然瞳孔。(2)电极置于被检者每只眼内外眦部的皮肤,接地电极置于其前额正中或其他不带电的位置。(3)向被检者说明检查过程,嘱其跟随两个固视点的光的交替变换而往返扫视。(4)变换频率在0.2O.5Hz(每12.5s变换1次),不能坚持的少数被检者可将扫视放慢到每分钟1次,每分钟测定1次电位的谷和峰。3.检查步骤(1)预适应:被检者开始暗阶段检测前30min应避免日光、检眼镜或荧光血管造影灯光的照射,并在自然的室内光线下至少适应15min,预适应光保持在3
4、570ed11)2o(2)暗适应阶段1)暗谷:测量暗谷电位时,关闭室灯,在暗中记录15minEOG值。最小的电位值为暗谷,常发生在1112min,也可稍前或稍后些。2)暗基线:建立暗基线要求暗适应至少40min,在进入明适应前5min开始测量EOG值。(3)明适应阶段:打开刺激光直到出现光峰、信号振幅开始下降时记录EOG。如果光峰不出现,记录应持续20min,以免丢失延迟出现的光峰。背景光照明依据瞳孔状态不同而调整:自然瞳孔时,刺激光强固定在400600cd11)2范围内;瞳孔散大时,刺激光强固定在50100Cd/in?范围内。4.测量(1)扫描振幅:测量EOG振幅波时,要注意识别信号伪迹,过
5、度注视会引起过大的信号伪迹,使用交流电会引起衰减的信号伪迹。建议取稳定值。(2)光峰/暗谷比(Arden比):测量明适应阶段的最高值(光峰)与暗适应阶段的最低值(暗谷)的比值,对于常发生的无规律变化值,通过对曲线“平滑”处理,确定真正的谷值和峰值。(3)光峰/暗基线比:暗基线值为暗适应过程中稳定基线的平均值,光峰为测量明适应阶段的最高值。光峰/暗基线比低于Arden比。(4)检查的注意事项1)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设备的正常值范围。2)不使用过大的电极,避免其对被检者皮肤的影响。3)在电极置放皮肤前用乙醇或导电膏清除皮肤上的油性物质。4)使用完毕后要清洗电极。临床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维生素A缺乏性病
6、变、全色盲、药物性病变、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病变等,其色素上皮、感受器组织受到损害,EOG光峰可降低,Arden比降低,严重者可为平坦波形。(二)视网膜电图法视网膜电图(ERG)是视网膜受光刺激后,在视网膜上节细胞电冲动之前从角膜电极记录到的视网膜电反应。它代表了视感受器到无长突细胞的视网膜各层的电活动。将一接触镜式的特制电极置于被检者角膜上,另一皮肤电极放置于靠近其眼球后部的眶缘部分。当视网膜受到瞬间的闪光刺激时,通过适当的放大装置将视网膜的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为视网膜电图。ERG又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FIaSh-ERG,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ERG,PERG),闪辉视网膜电
7、图(FliCkerERG)和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RG,mERG)o闪光视网膜电图以闪光作为刺激,主要反映神经节细胞以前的视网膜细胞状态;图形视网膜电图以图形作为刺激,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状态,二者结合起来会更加全面地反映视网膜各层细胞的功能状态。多焦点视网膜电图(mERG)是采用伪随机的二进制m-序列的输入-输出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视网膜多个部位进行高频刺激,由体表电极记录反应,经过计算机程序处理与分析,得到对应于每一被刺激区域的局部反应波形,而且可用立体三维伪彩图像反映视网膜的功能。进一步分析mERG的时间和空间非线性成分,可以了解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状态。1.闪光视
8、网膜电图检查(1)基本技术1)闪光ERG(FERG)必须用全视野球刺激。2)记录电极采用角膜接触电极,皮肤电极用银-氯化银脑电图电极。3)参考电极可装配在接触镜-开睑器内,接地电极必须放在无关点上接地,如额部或耳部。4)记录选用的标准刺激光(Standardflash,SF)强度为在全视野凹面上产生L53.0cd/(sm2)的亮度。标准化要求将SF按O.251og梯度减弱31og单位范围。明适应的背景照明要求在全视野内产生至少17-34cd/(sm2)或(5-10fl)的照明度。5)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的通频带范围为0.3300Hz。前置放大器输入阻抗至少为1m。放大器导线必须与受检者保持一定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科 视觉 生理 检查 操作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1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