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ppt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10.1 概述10.1.1 智能化建筑对消防系统的要求10.1.2 智能化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智能建筑消防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10.2 火灾探测器室内火灾的发展特征10.2.2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10.2.3 火灾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式常用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维护10.3 灭火系统10.3.1 灭火的基本原理10.3.2 智能建筑内常用灭火系统10.4 火灾报警控制器10.4.1 作用与类型10.4.2 主要技术性能10.4.3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10.4.4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10.5智能化建筑的消防联动控制消防供电10.5.2
2、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10.6 智能消防系统10.6.1 消防系统的智能化智能消防系统与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联网,本章导读,对智能建筑的安全构成最大威胁就是火灾,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人的生命在火灾面前是极其脆弱的,所以,在智能化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时,应该将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和逃生的环境条件放在首位。如何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准确可靠的火灾探测技术,更早期的火灾报警,更有效的能延缓火势蔓延的自动化灭火装置。本章着重叙述如何构建智能消防系统、火灾探测的技术、自动化灭火技术及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控制技术。,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10.1 概述,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我们在考虑消防系
3、统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火灾对人的生命威胁是第一位需要面对的事实,人的生命在火灾面前是极其脆弱的。所以,在智能化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时,应该将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和逃生的环境条件放在首位。我们认为,智能化的消防系统会给建筑物内的人们多一些逃生的时间以及更好的逃生环境。如何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更准确可靠的火灾探测技术,更早期的火灾报警,更有效的能延缓火势蔓延的自动化灭火装置。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该建筑物大量采用优良的防火建材基础之上。,10.1.1 智能化建筑对消防系统的要求,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本章所叙述的内容只限于智能消防系统中检测和控制部分,它综合应用了自动检
4、测技术、现代电子工程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火灾自动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探测到火险所处的位置,自动发出警报,计算机接收到火情信息后自动进行火情信息处理,并据此对整个建筑内的消防设备、配电、照明、广播以及电梯等装置进行联动控制。可见,这样的消防系统智能化程度很高,作为BAS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可以受控于主系统,也可以独立工作,并可与通信、办公及保安等其它子系统联网,实现整个建筑的综合智能化。,10.1.2 智能化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一个完整的消防体系构成如图10-1所示,由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灭火设备及避难诱导设备组成。,图10-1消防体系构
5、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10.1.2 智能化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消防体系中的核心应该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控制和联动控制三部分组成。(1)火灾探测与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组成。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技术,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型火灾报警系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探测器本身性能。(2)报警、疏散与监视系统。由紧急广播系统(平时为背景音乐系统)、事故照明系统和避难诱导灯组成。(3)灭火控制系统。由自动喷洒装置、气体灭火控制装置、液体灭火控制装置组成。(4)防排烟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对防火门、防火阀、排烟口、防火卷帘等设备
6、的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10.1.2 智能化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图1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消防系统的供电,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10.1.2 智能化建筑消防系统的构成,需要特别指出:消防系统的供电属于一级用电负荷,消防供电应确保是高可靠性的不间断供电。为做到万无一失,还应有一组备用电源作为消防供电的保障。,智能建筑消防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1 概述,智能建筑消防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某区域出火灾时,该区域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输入到区域报警控制器,再由集中报警控制
7、器送到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判断了火灾的位置后立即向当地消防部队发出119火警,同时打开自动喷洒装置、气体或液体灭火器进行自动灭火。与此同时,紧急广播发出火灾报警广播,照明和避难诱导灯亮,引导人员疏散。此外,还可起动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门、卷闸、排烟凤机等进行隔离和排烟等。,10.2 火灾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在火灾发生后能依据物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高温等各种现象,将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输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由报警控制器以声、光信号向人发出警报的器件。严格意义上的火灾探测器是具有人工智能的,因为火与火灾是相对于人的控制能力而言的。在人的控制范围内的燃烧是
8、有用的火,超出人的控制范围内的燃烧才是火灾。要判别一个燃烧现象是火还是火灾需要人的智慧。目前在智能建筑消防系统中所用的火灾探测器实际上是“燃烧探测器”,是通过检测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物理或化学现象来探测燃烧现象。要真正实现对火灾的探测还需要做许多研究工作。,10.2 火灾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火灾探测器当前存在的问题:1、漏报:把火灾当成了火;2、误报:把火当成了火灾;3、迟报:火灾已经发展到了发展阶段才发报。因此火灾探测器应该尽量克服漏报、误报和迟报的可能,加强自身的可靠性。,10.2 火灾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火灾探测器当前的发展方向:首先要能早期发现火灾
9、;其次是消除误报和降低成本。智能型火灾探测器是一个发展方向,从不同现场中搜集大量的火灾过程数据并运用各类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相关的处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对火灾探测器的研究最为主要的是对火灾过程的深入掌握,火灾不同于火,不同于受控的燃烧。需要建立一个能模拟火灾的实验室来验证和测试研究工作。总体来说,火灾探测仍旧是当前的世界性难题!,室内火灾的发展特征,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图10-3室内火灾发展特征曲线,室内火灾的发展特征,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1、起始阶段 火灾局限在起火部位的着火燃烧阶段。只是起火点温度较高,其他部位温度不高;烟气
10、量较小,弥漫也缓慢。起火点火焰小,耗氧量小,与着火房间是否有开口关系不大。火灾起始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是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的最有利时间。,室内火灾的发展特征,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2、发展阶段 火灾发展阶段是指从起火点引燃周围可燃物到轰然之间的过程。火焰由局部向周围蔓延,燃烧面积不断扩大,周围物品受热分解出大量可燃气体,从而加剧火势,热气流对流加强,辐射热流强度也增大。这个阶段热烟气温度可达500度,整个房间的可燃物可能发生轰燃并进入猛烈阶段。,10.2.2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多线制系统结构,第10章 消防及联动
11、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10.2.3 火灾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式,图10-4多线制系统结构,总线制系统结构,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10.2.3 火灾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式,图10-5总线制系统结构,感烟式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6感烟式探测器实物图,这是一种能探测物质燃烧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雾粒子浓度的探测器,有根据散射光、透射光原理工作的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电离原理工作的离子感烟探测器,是一种点型火灾探测器,图10-6所示是一些感烟式探测器实物图。,离子感烟探测原理,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1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7电离室结构和电特性示意图,双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8 双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图 a)电路原理 b)工作特性,单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9单源式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示意图,点型遮光感烟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10 遮光型探测器结构及原理示意图,线型遮光感烟探测器,第10章 消防及联动控制技术 10.2 火灾探测器,常用火灾探测器,图10-11线型遮光感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 联动 控制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