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理论与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理论与教学.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注意的含义 第二节 注意规律与教学 第三节 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与培养,第三章注意理论与教学,第一节 注意的含义,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二、注意的意义与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分类五、注意的品质,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乌申斯基,一、注意的基本概念,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 心理过程。,2.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2)集中性 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
2、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二、注意的意义与功能(一)注意的意义 1、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2、注意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7,5,3,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9,7,5,3,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你
3、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2.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3.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人在集中注意于某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以下几种: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四、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4、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差,保持时间较短,但人在无意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少,不容易疲劳。,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保持时间较长,但人在有意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多,很容易因疲劳而导致注意分散。,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个体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自觉性较好,具有高度稳定性,可以长时间坚持,人在有意后注意状态下消耗精力较少,不容易疲劳,工作效率高。,
5、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活动的。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注意的种类,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黑色圆点 89个;外文字母 46个;几何图形 34个;汉 字 34个。,列宁的注意广度,列宁具有超人的注意广度,他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文意,具有“一揽子”的阅读能力。根据列宁战友回忆说:“列宁读电报似乎连扫一眼电报内容都不能那么快,可是他已把所有的电文记熟了,以后还能逐字逐句援引,并且提到数字时总是很准确”,影响注意广度的因
6、素,对象的特点,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规律,注意的广度就越大。个体的经验,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善于把所感知的对象组织成一个整体来感知,因而其注意广度也就较大。活动任务的特点,一般而言,活动任务越多,越复杂,其注意广度就越小。个体的情绪状态,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T C IA H N E,G,TEACHING,图 1,图 2,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 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注意的起伏,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7、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长久。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一定的活动上,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换注意的具体对象。注意的分散(分心):在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下,人的注意离开应该完成的任务而指向无关的活动和客体。,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客观因素:活动对象的特点,活动内容越丰富,活动形式越 活泼多样,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2、主观因素: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认识得越深刻,态度越积极,兴趣越浓厚,注意就越稳定。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平静快乐的心境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也有重要作
8、用。,小 资 料,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 的对象的特点。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 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 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个体神经活动
9、的特点:神经活动灵活性高的人,注意转移快而容易。,第二节 注意规律与教学,一、注意规律 1.无意注意的规律 2.有意注意的规律 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2.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3.刺激的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个体的主观状态 1.需要和兴趣 2.情绪与精神状态 3.知识经验,2.有意注意的规律,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二、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 组织教学活动,第三节 学生注意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参见第二章相关内容)二、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课下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