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颗粒基本性质.ppt
《泥沙颗粒基本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沙颗粒基本性质.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水流、泥沙的基本性质泥沙:指所有在流体中运动或受水流、风力、波浪、冰川及重力作用移动后沉积下来的固体颗粒碎屑(钱宁、1983)。粒径大小可差数十数万倍。粒径大小一般变化在0.001100.0mm。Pm2.5 和Pm10本章主要内容:河道水流基本特性、单颗粒泥沙特性;群体泥沙颗粒特性;泥沙沉速;含沙水体(浑水)特性。,1、河道水流的二相性:液相-水(连续介质)和固相-沙(非连续介质的颗粒群体)。两相流理论。2、河道水流的三维性:河道断面不规则,顺直段很短,宽深比小,尤其是山区河流。3、河道水流的非恒定性:来水来沙随时间变化;河床处于不断的变化中。4、河道水流的非均匀性:5、不平衡输沙;
2、,1 河道水流基本特性,2 岩石风化,一、风化作用(weathering):岩石和矿物在地表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1、物理风化(physical weathering):指岩石在外力影响下,机械地分裂成碎屑,只改变其大小与外形,而不改变成分的过程。(1)温度作用(热胀冷缩)引起岩石内外胀缩不一致,岩石是热不良导体。(2)结冰作用(冰劈作用)(3)风和水的磨蚀作用 风沙磨蚀岩石,使之表面裸露,加速物 理风化。发生在风化初期。,2.化学风化(chemical weathering)指岩石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1)
3、溶解作用(solution)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岩石中的矿物都是无机盐,虽然占绝大部分的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溶解度很小,但很长的地质年代中,水溶解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况且地表的水常常溶有CO2、NO2以及有机酸等,这样大大提高了水的溶解能力。,风化作用,(2)水化作用(hydration)指无水矿物与水结合成为含水矿物的作用。CaSO42H2O CaSO4.2H2O2Fe2O33H2O 2Fe2O3.nH2O 赤铁矿 褐铁矿,()水解(hyrolysis)和碳酸化作用水解2KAlSi3O83H2O Al2Si2O5(OH)4SiO22KOH 钾长石 高岭石碳酸化水解作用2KAlSi3O8CO22H
4、2O AlSi2O5(OH)4SiO2K2CO3 CO2溶于水时,对碳酸盐的溶解力,较纯水增强几十倍。,水解和碳酸化作用的实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氢离子取代。,风化作用,()氧化作用(oxidation):空气中的氧在有水的条件下,氧化能力很强。2FeS22H2O7O2 FeSO42H2SO4湿润的条件下含铁、硫的矿物(含变价元素)普遍地进行着氧化过程。深色矿物(因含二价铁)容易风化。,风化作用,3.生物风化(biological weathering指岩石中的矿物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机械性破碎和化学分解过程。生物风化的作用因素是生物及其代谢物发生的风化是物理和化学
5、风化并存。,微生物、植物根系、动物等,在岩石风化初期主要是低等生物如细菌、真菌、地衣等。,根劈作用(root wedging),风化作用阶段,1)碎屑残积:物理风化为主,化学成分基本不变。2)钙质残积类型:因为岩石矿物经化学风化生成的易溶性钾、钠、钙、镁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受流水作用逐渐淋溶流失,而碳酸钙相对积累。3)硅铝化类型:岩石中的矿物受长期风化,可溶性氯化物及硫酸盐遭到强烈淋失,甚至溶解度较小的碳酸钙也被淋溶,而铝、铁、硅等元素尚有残留。如高岭土4)铁铝化类型 硅酸盐矿物全部分解,转变为以次生铁、铝矿物和高岭石粘土矿物为主。如红土,土壤,残积层,基岩,风化壳,二、黄土成因(researc
6、h of loess genesis)及黄土演变黄土(loess)为干寒气候环境的产物,是一种“母岩”而并不是真正的“土壤”。黄土物质来源:不是主要来自于沙漠环境,而是来源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和冰缘作用区。黄土成因有不同的假说:(1)黄土风成说:是李希霍芬(Von Richthofen(1882年)和奥勃鲁契夫在19世纪末叶提出的“低空理论”(subaerial theory),即“风成说”,认为黄土分布在干早沙漠区的外围,是盛行的西北风或北风刮起地面的粉尘,并将它们搬出沙漠地带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形成厚层的黄土。风成说依据:(1)矿物成分粉粒为主符合风力搬运特点;(2)结构特点:土质疏松,大孔隙
7、,湿陷性,二、黄土成因(2)残积说:认为黄土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下伏基岩经风化残积作用形成的,黄土的许多性质与风化壳的黄土化作用有关。(3)黄土多成因说:认为黄土是由多种地质作用,如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坡积作用、风积作用和冰川作用等,在相似的气候条件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其物质来源主要是区内或邻近地区的早期堆积物和基岩风化碎屑物。(4)洪积说:李明光多次赴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北等地考察。认为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多次灾变性洪水,洪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漫滋,带来大量黄土物质,形成巨厚的黄土沉积并抬升,由于气候干燥黄土得以保存。,黄土特性:,(1)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等
8、稳定矿物,粒度组分以粉粒为主。同层位的黄土连续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坡地、高原、平川等地貌单元上,符合风力搬运特点。(2)结构特点:土质疏松、多大孔隙、具湿陷等特性。多为块状结构,无节理。,三、土壤,土壤是以风化产物和松散堆积物为母质,经生物和化学作用为主的成土改造作用,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腐殖层)和无机质(N、P、K)、微量元素和水分与孔隙。土壤呈灰色、灰黑色,厚度0.5m2.5m。(一)、土壤的结构:土壤剖面成层:表层为腐殖层A层,团粒,孔隙;中间是淋溶层B层,矿物、有机质淋溶;底层是沉淀层C层。,(二)、土壤的可蚀性或抗侵蚀性 国外:土壤的可蚀性分为可分离性(detachability)
9、和可搬运性(transportability)。国内常用抗侵蚀性:分为抗冲性和抗蚀性。土壤的抗蚀性系指土壤风、水对土壤的机械破坏。抗蚀性抵抗水对土粒的分散和径流悬浮的能力。土壤的抗蚀性常用分散率,侵蚀率和分散系数表示。土壤的抗蚀能力和土壤机械组成、化学特性、土壤被复等有关,经研究其与土壤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土壤结构性愈好,则不是被水浸泡溃解,并能坚强地抵抗雨滴的打击和径流的冲刷。这是因为土壤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稳固性,即不易分裂为小团聚体和机械元素的能力。不稳定的结构,当其浸入水中或遭受雨打水冲时,很快就分裂为各自分开的颗粒,而稳定的结构,在水的作用下比较耐久,完全不被破坏或者仅部分地分裂成
10、为小的团聚体。,(三)气候与土壤(主要决定着成土过程中水热条件),水热:一方面影响母质风化过程速度及物质的淋溶;另一方面控制了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决 定了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气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对土壤矿物的风化及其组成的影响(2)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3)对土壤胶体性质的影响(4)强烈地影响土壤风化和淋溶度。,不同气候下土壤的形成分析,南方湿热 风化强烈 盐基淋失多 土壤pH低 原生矿物少,且粘土矿物以Ki值较低 的高岭石为主南方湿热 生物生长旺盛 微生物活动强烈 有机质积累少H/F(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0.5 东北地区冷湿 风化不强 盐基淋失少(盐基饱和)pH高 东北地区冷
11、湿 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但品质较差,C/N 高 H/F低,(四)土壤类型:决定于气候和植被,五:泥沙资源,传统的观点是认为泥沙是有害的;泥沙迁移造就了广袤富庶的大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河道有序采砂;采砂量多大合适?三峡引航道年淤积砂量200万1000万方,如何利用该泥沙资源;高含沙水流输送、流化床充分燃烧;黄河下游泥沙淤背工程;黄河口泥沙淤积使海上采油变为陆上开采。,3 颗粒的个体特性,一、泥沙颗粒的大小粒径1、等容粒径(nominal diameter):体积相当的球体直径。适用于卵石以上的较大颗粒2、平均粒径:粗颗粒3、筛分粒径(seive diameter):停留在D1,通过D
12、2的平均粒径。相当于等容粒径适用于砾石、沙粒,4、沉降粒径(fall diameter):粒径小于0.1mm。0.1mm的细沙适用于粉沙、粘土.如:比重计法、粒径计法、吸管法等。泥沙颗粒分类:方法很多,结果有差别。粒径小于0.1mm颗粒的分析方法比较复杂,原因有(1)细小颗粒由于盐类及水化膜中离子作用常常粘聚在一起,形成集合体,使粒径增大,细粒减少;(2)不能直接分出所要区分的粒组,必须经过简单换算。,D2 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 水文 漂石 boulders 256mm 200mm卵石 cobbles 64256mm 20200mm砾石 gravel 264mm 220mm粗沙 coa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泥沙 颗粒 基本 性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