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剖析.ppt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剖析.ppt(1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自然界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获得能量以繁殖,生长。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种特性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的含量。,本章内容,1、微生物基础2、好氧悬浮生长技术(重点)3、好氧附着生长技术4、厌氧生物处理技术5、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难点)6、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7、废水土地处理技术,第一节 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复习1、水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属于自养微生物还是异养微生物?2、异养微生物需要那些“食物”?,一 微生物的分类:按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5组,分别为动物,植物,原生动物,真菌,细菌
2、。,真核生物(细胞具有核膜和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明显的核和细胞器),动物(多细胞,能运动,具有分化的细胞组织,异养),植物(多细胞,不运动,具有细胞组织,主要有光合作用),真菌(大部分为多细胞,不运动,异养,分解者),原生生物(大部分为单细胞,运动,异养,分解者),细菌(单细胞,部分能运动,部分异养,分解者,部分有光合作用),轮虫,苔藓,藻类,酵母,蘑菇,鞭毛虫,废水处理中重要的微生物:细菌 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轮虫以及甲壳类动物,指示生物,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细菌的生长曲线:,时间,细菌数,对数生长期,二、细菌生长曲线及Monod公式,(1)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在对数生长期间,某种基质供给
3、不足,则这种基质成为细菌生长的限制因素,可用Monod公式表示:,: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d1m:细菌的最大生长速率常数,d1S:基质浓度,mg/LKs:半饱和常数,即 m/2时的基质浓度,细菌的增长速率可表示为:,X为细水中菌浓度,Monod公式,(3-2),微生物生长动力学,限制基质可能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任何一种最基本的物质,但碳源常常是限制因素,因此,一般情况下,基质指有机物,1 当基质浓度足够高时,SKs,上式简化为:,2 基质浓度比较低时,SKs,上式简化为:,与基质浓度有关,符合一级反应规律,考虑到细胞的自然死亡,因此细胞的净增长速率为:,Kd为内源性衰减系数,注意:课本中细胞的净增
4、长速率与细菌的增长速率他用了相同的符号表示,在这里我们为了便于区别,将细胞的净增长速率改动一下。,(37),由于基质按一定比例转化为细胞,因此细菌的增长与基质的消失有以下关系:,Y 为产率系数,(3-5),(2)基质的利用速率,课堂学习题,假如我们定义净生物体系数是净生物体生长速率与基质利用速率之比值。,对于一工业废水活性污泥工艺,其反应器容量为105m3,反应器中生物体浓度为2000g/m3,COD浓度为15g/m3。采用课本P213表31中给出的动力学系数求净生物系数。,第二节 好氧悬浮生长系统处理技术,生物处理过程分为好氧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和附着生长生物处理工艺。,好氧悬浮生长生物处理
5、,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好氧消化法,高负荷氧化塘,本章概要,(一)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其演变(三)活性污泥法主要设计与运行参数(四)好氧悬浮生长处理工艺质量平衡方程(本章重点)(五)曝气方法与曝气机理(六)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及计算,一、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自1912年开始至今,活性污泥法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活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江、湖)的自净过程相似。,大量微生物形成的絮凝团,外形呈黑色污泥状。与污水混合完全,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净化水体。,(一)活性污泥法基本原
6、理,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污泥吸附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絮凝体形成,沉降,对数生长期,有机物分解最快,但不易形成絮凝体,减数生长期,有机物分解变慢,易形成絮凝体,吸附能力强,(二)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其演变,1.普通活性污泥法:又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水流为推流式,均匀供气。,对有机物(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高。,缺点:不能适应冲击负荷,基建费用高,2.阶段曝气法:污水沿池长多点进入,维持有机物浓度均匀。,3.完全混合法:加速曝气法,延时曝气法,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纯氧曝气法 充足的氧气使污泥负荷很高,曝气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产生污泥密度大,易沉淀分离。,2.深水曝气法
7、曝气池的深度50150米,水中氧气在高压下溶解度增大,污泥负荷很高,占地面积小。,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3.粉末活性炭法:向曝气池中投入大量的粉末状活性炭,将微生物,溶解氧吸附,使污泥易于沉淀分离,并能够加快有机物的处理速率,提高污泥负荷能力。,4.间歇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工艺特点:废水分批进入反应池,经过5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SBR过程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有机物和微生物浓度在时间上是理想的推流状态,在空间上完全混合。因此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可以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度繁殖,利于生物脱氮除磷。由于
8、泥龄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菌种,不会出现污泥膨胀。无需回流装置。,运行时间约为412h,其中反应时间4060。,运行实例:,(三)活性污泥法主要设计与运行参数,1、表征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mg/L)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mg/L)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2、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及其评定指标,污泥体积指数(SVI,ml/g):取1升污水在带刻度的量筒内沉降30min后,读取污泥所占体积(SV,ml/L)。将此混合液过滤,干燥,称重,得每g污泥干重所占体积(
9、MLSS)SVI SV/MLSS,SVI值一般在50150,过高难于分离,过低则表明污泥颗粒太小,缺乏活性。,影响污泥增长的因素:1 溶解氧 2营养物,又称“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必须在曝气池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悬浮固体量。但是,活性污泥反应的结果,使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在量上有所增长,这样,每天必须从系统中排出相当于增长量的活性污泥量。X=QWXr+(Q-QW)Xe,3、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天排放污泥量之比,称之为污泥龄,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平均停留的时间。c=Vx/X c=Vx/QWXr+(Q-QW)Xe在一般情况下,Xe值
10、极低,可忽略不计,上式可简化为:,c=Vx/QWXr,4、BOD-污泥负荷,活性污泥反应的核心是活性微生物,而参与反应的物质有: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营养物质的有机污染物和保证活性微生物正常生理活动的溶解氧。决定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活性污泥增长速率以及溶解氧被利用速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机污染物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F/M=QSa/XV,想一想:,过高的F/M会对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有什么影响?过低的F/M又会对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有什么影响?,(四)好氧悬浮生长处理工艺质量平衡方程(本章重点),1、生物体的质量平衡,稳定状态下,生物量的质量平衡方程为:进水生物量累积生物量出水生物量废弃生物量,积累
11、流入流出净生长,Q0,S0,X0,Q0-QW,S,Xe,QW,Xu,(用黑板演示计算),做一做,请同学们根据基质物料平衡,推出X的函数表达式。,根据活性污泥系统生物过程动力学:,稳定状态下,生物量的质量平衡方程为:进水生物量累积生物量出水生物量废弃生物量,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流量和排水流量,进水,曝气池中,出水,排弃污泥中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有机物浓度,进水中X0约为0,出水中Xe约为0,我们再回忆一遍,简化为:,(1),对这个体系的有机物做质量平衡:,(2),得到两个重要的指标:水力停留时间 平均细胞停留时间,(3),从(1)式中看出,只要知道 就可以得到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浓度S:,如果出水
12、中微生物浓度不可忽略,就要对平均细胞停留时间修正:,回流比的确定:假定从二沉池出水所夹带的活性污泥量,剩余污泥排放量以及污泥增长量忽略不计,则:,XR为回流水的污泥浓度,推流式污泥法的动力模型难以从质量平衡方程导出,利用两个简化假设,Lawrence和McCarty提出一个设计方程式:,1.流入曝气池中的与流出曝气池中的微生物浓度大致相等,且c/大于5。,2.废水经过曝气池时,溶解性BOD5的利用率为:,设计方程式为:,S0 为进水基质浓度S 为出水基质浓度 回流比Si 经回流稀曝气池进水释后基质浓度,,例题1,某城市建立完全混合曝气池为主体的二级处理厂。已知流量为10000m3/d。经初次沉
13、淀后BOD5 浓度S0为150mg/L,要求出水BOD5 浓度小于5 mg/L。试验参数Y为0.5kg/kg,kd为0.05d-1,假设污泥MLSS 为3000 mg/L,二次沉淀池排除的污泥浓度为10000 mg/L。试确定曝气池体积,每天排除剩余污泥量和回流比。,解:,由公式,查表确定C 来计算V,取C 为4天,kd为0.05d-1,Y为0.5kg/kg,V806(m3),每天排除剩余污泥量:,由公式定义可知,(m3/d),回流比:,R0.43,(五)曝气方法与曝气机理,1 曝气过程的机理,曝气池内氧气的转移速率用下式表示:,KLa:单位容积内氧的转移速率(mg/Lh)Cs:水的饱和溶解氧
14、浓度(mg/L)CL:水的实际溶解氧浓度(mg/L),动力效率Ep:一度电所能转移到水中的氧量(kg/Kw h),2 曝气方法:,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曝气装置:,钟罩式扩散器管式扩散器穿孔式扩散器倒盆式射流式,机械曝气装置:,叶轮式转刷式,曝气池的类型和构造,推流式曝气池:长方形的廊道,水流呈螺旋前进。,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循环混合式曝气池:一般称为氧化沟,循环水量为进水量的数百倍,接近完全混合型,是延时曝气的变体。,(六)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及计算,系统组成:曝气池,曝气设备,污泥回流设备,二次沉淀池,1、设计内容:选定工艺流程;曝气池的容积的计算及曝气池工艺设计;计算需氧量、供气
15、量以及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计算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与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二次沉淀池的选定与工艺计算、设计。,2、应确定的主要各项参数,3、具体工艺设计,(1)曝气池容积的计算,当前较普遍采用的是按F/M(有机物/微生物比)来进行计算。,F/MFW,S0曝气池进水BOD5的浓度Q进水流量V池的有效容积X混合液污泥浓度,污泥龄,污泥负荷U,(Kg/kgd),处理效率E,首先解决需氧量和供气量。,需氧量的计算:O2,(2)曝气系统的设计,R需氧量,需氧量O2必须换算为水温20,气压为1个大气压的充氧量R0,污水的氧转移系数/清水的氧转移系数,污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清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20和T时
16、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水中实际溶解氧浓度,实际气压/标准气压,Csm,对于鼓风曝气池,Cs(20)和Cs(T)应该取气体扩散器出口和曝气池表面溶解氧饱和年度的平均值Csm。,Cs 标准压力,设定温度下的水中溶解氧饱和浓度Pb 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Qt 气体离开池表面时氧的百分比,由下式计算:,EA为氧转移效率(),一般取6,所需故风曝气量:,(m3/h),(3)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污泥回流量可以从沉淀池的质量平衡方程来确定。假设二次沉淀池的污泥量保持不变(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污泥的质量平衡方程为:累积污泥量污泥流入量出水污泥量废弃生物量0(Q0+QR)*X-(Q0-QW)*Xe-
17、(QR+QW)*Xu,V,X,S曝气池,二次沉淀池,Q0+QR,X,S,出水Q0-QW,Xe,S,污泥底流QW+QR,Xu,剩余污泥QW,Xu,污泥回流QR,Xu,回流比的确定:假定从二沉池出水所夹带的活性污泥量,剩余污泥排放量以及污泥增长量忽略不计,则:,XR为回流水的污泥浓度,例题2,某城市建污水处理厂,污水量10000m3/d,进曝气池污水BOD5的浓度为300mg/L,时变化系数1.4,要求出水BOD5浓度为25mg/L。计算池子有效容积和曝气量。,解:,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设定Fw为0.4kg/kgd,污泥浓度X为3000mg/L。,Fw,由,V(S0Q)/FwX(10000300)
18、/(0.43000)2500m3,供气量计算,MLSS,MLVSS0.750.8 MLSS,0.7530002250mg/L,挥发性污泥,因此,挥发性污泥的负荷为:0.40.750.5kg/kgd,由此查表32可知,去除每千克BOD5的需氧量为0.79kg,最大需氧量为:,Kg/h,采用管式扩散器,管深2.5米,水温30。则出口处压力Pb 为:,1.013105+(2.5/10.33)1.0131051.258 105(Pa),30和20时饱和溶解氧查表得Cs(30)7.6mg/L 和Cs(20)9.2 6mg/L,离开曝气池时氧的百分比:,20,30:,8.33mg/L,20时 Cs(20)
19、10.1mg/L,最后计算实际需氧量:,取分别为0.82,0.92,1.0,CL取1.5mg/L。,200kg/h,实际供气量:,1.11104(m3/h),好氧悬浮生物处理工艺的其余方法,氧化塘:好氧氧化塘,兼性塘,曝气塘,厌氧塘以及水生生物氧化塘,1、降解原理2、生物滤池3、生物转盘4、生物接触氧化,第三节 好氧附着生长系统处理技术,好氧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附着在某些物料上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水中有机物被膜中微生物分解,净化。,微生物停留时间长,种类繁多,分解力强,生物膜活性强,1、降解原理,好氧附着处理技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淹
20、没式,非淹没式,普通生物滤池特点:,池体,滤料,布水装置 排水系统,承托层,工作层,碎石,卵石,焦炭,炉渣,缺点:有机物负荷低,占地面积大,滤料易堵塞。,优点:BOD5去除率高,运转费用低,易管理。,0.2米,1.31.8米,粒径35厘米,高负荷生物滤池,改进的普通生物滤池:,滤料粒径增大为410厘米,工作层加厚,滤料大量采用合成塑料,滤层超过2米强制通风。,优点:有机负荷高大约68倍。,缺点:出水水质较差,BOD去除率较低。,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特点:塔高形成自然强制通风,水滴高速下落,传质速度非常快,生物膜更新快,滤池不易堵塞。,可在每层塔内进水,均衡负荷,不同高度的滤料内有不同的
21、生物种群,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塔式生物滤池填料,北京徕福卓尔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重波填料,生物滤池的设计,有机负荷Nv:BOD5容积负荷,每立方米滤料在1天内承受的BOD5的量。,水力负荷q:每平方米滤料表面积在1天内承受的污水量。,滤料体积计算:,有回流时,令回流比为R:,进水浓度Sa为:,滤池面积为:,D为滤池中滤料高度,校核水力负荷:,Schulze推导式,Se出水BOD浓度Sa进水BOD浓度K BOD5降解速率常数n为滤料特性参数,一般取0.5,Se的估算:,k为BOD5降解速率常数,需要进行温度修正:n为滤料特性参数,一般取0.5q为水力负荷R为回流比,Velz修正方程,例
22、题,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拟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已知设计污水流量为5200m3/d,进水BOD5浓度S0为250mg/L,要求出水浓度小于25mg/L。试验得知k(20)0.042min1,若冬季平均水温15,试确定滤池的表面积和有效高度。,解:,采用1段式滤池,因为浓度S0为250mg/L,参考表3-5,选取回流比R为2。,由:,97mg/L,校正k值:,0.042(1.035)-5,0.035(min-1),选取滤池有效水深为2米,估算水力负荷q:,q0.0072(m3/m2min)10.4(m3/m2d),滤池面积A5200/10.4500(m2),进行BOD5容积负荷校核:,g/m3d,基本
23、在8001200 g/m3d范围内,设计合乎要求。,作业291页323,补充内容 联合的好氧处理工艺,优点:(1)附着生长工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性(2)附着生长工艺供部分去除BOD用时的容积效率和需要能量少。(3)附着生长工艺预处理的作用以改善活性污泥的沉淀特性。(4)由于有活性污泥处理,有高质量的出水。,生物转盘,盘片 转轴,接触反应槽,驱动装置,处理原理:,吸附有机物,好氧分解,吸氧传质,生物转盘的特点:,无须回流,工艺简单采用多级串联,既适应高浓度废水,也适合低浓度废水。剩余污泥量很少,适应有机负荷变动大运转费用低,管理简单,生物接触氧化,曝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的结合,在曝气池中设置
24、填料,生长生物膜,充氧的废水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接触氧化分类,分流式,直流式,曝气和填料的接触在不同隔间进行。污水曝气充氧后从上至下流过填料。,曝气和填料的接触在同时进行。污水在向上流过填料时曝气。,分流式接触氧化有机负荷小,直流式接触氧化负荷大。,生物填料,生物接触法的一些设计参数:,进水BOD5浓度控制在100300mg/L,污水停留时间24h,溶解氧浓度2.53.5 mg/L,气水比(1520):1。填料高度一般为3米。,进水BOD5浓度控制在500mg/L,污水停留时间0.51.5h填料负荷为36kg/m3d,溶解氧浓度2.53.5 mg/L,气水比(1015):1。
25、采用蜂窝管时,管内水流速度13米,填料高度一般为3米。,生物流化床,载体粒径小于1毫米(焦炭,粗砂,活性炭,无烟煤),比表面大于3300m2/m3。比表面高于生物转盘60倍,塔式生物滤池20倍。,微生物含量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020倍。,流化方式:水力流化和气力流化,特点:废水流速很高,超过20m/s,反应床内载体呈流化状态。,二相流化床,三相流化床,充氧方式:纯氧和空气,流化床运行参数简介:,气源:纯氧,三相流化床。载体:砂粒。有机负荷7.27kg/m3d,停留时间0.26h,床内上升水流速度2562.5m/s。BOD5去除率84。,三相流化床,气源:空气,载体:沸石。有机负荷:12.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处理 方法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