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备工艺.ppt
《水泥制备工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制备工艺.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泥及其制备工艺,目录,绪论第一章 水泥基础知识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第四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第五节 熟料的率值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及工艺第六节 生产方法分类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第七节 原料的种类第八节 原料的开采和运输,第九节 原料的预均化第十节 生料的制备、调整和均化第五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第十一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第六章 水泥制成和包装第十二节 水泥制成工艺第十三节 水泥的包装和贮运第七章 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的主要设备第十四节 悬浮预热器第十五节 分解炉第十六节 回转窑第十七节 熟
2、料冷却机第十八节 其他重要装备及设备,绪 言,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生产水泥虽需要较多的能源,但水泥与砂、石等材料的混泥土是一种低能耗新型建筑材料。例如,在相同荷载的条件下,混泥土柱的耗能量仅为钢柱的1/5-1/6,砖柱的1/4。根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泥依旧是主要建筑材料。水泥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与砂、石等胶合后的混和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可浇注成多种形状及尺寸的构件,以满足设计上的不同要求;水泥的适应性较强,适用于海上、地下、深水、严寒、干热、腐蚀、辐射等多种条件下;水泥还可与多种有机、无机材料制成多种用途的水泥复合材料;水泥耐久性较
3、好,维修工作量小,不易生锈、耐腐朽。目前,水泥已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国防等工程中。近年来,宇航、信息及其它新兴工业中对各种具有特种性能的水泥复合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的建筑材料。,原始水泥可追溯到5000年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用石灰掺砂制成的混和沙浆,曾被用于砌筑石块和砖块,这种用来做砌筑用的胶凝材料被称为原始水泥。它为现代水泥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824年,英国泥水工J阿斯普丁发明了一种把石灰石和粘土混和后加以煅烧来制造水泥的方法,并获得了专利权。这种水泥同英国附近波特
4、兰小城盛产的石材颜色相近,故称为波特兰水泥。人类最早是利用间歇式土窑(后发展成土立窑)煅烧水泥熟料。1877年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了专利权,继而出现了单筒冷却机、立式磨及单仓钢球磨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1905年湿法回转窑出现。1910年土立窑得到了改进,实现了立窑机械化 连续生产。1928年德国的立列波博士和波利休斯公司在对立窑、回转窑综合分析研究后,创造了带回转炉箅子的回转窑,为了纪念发明者与创造公司,取名为“立波尔窑”。1950年,悬浮预热器由德国发明成功并开始应用,大幅度降低了熟料生产的热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规模。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将德国的悬浮预热器回转窑技术
5、引进后,于1971年开发了水泥窑外分解技术,从而揭开了现代水泥工业的新篇章,并且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具特点的预分解窑,形成了新型干法生产技术。随着原料与均化、生料均化、高功能破碎和粉磨,环境保护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在线检测方法的配套发展,加上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仪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熟料质量明显提高,能耗明显下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初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装备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水泥行业科研创新与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吨、5000吨新
6、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投产。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全球只有7条,我国就拥有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正在逐步取代湿法、老式干法和立窑等生产工艺。改革开放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州水泥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发展更加迅速。不论从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节约降耗和社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2005年末,全州共有水泥生产企业25户,其中:旋窑5户、立窑13户、粉磨站7户。全 行业拥有熟料生产线24条(其中:新型干法旋窑7条,机立窑17条)
7、,熟料设计生产能力354万吨,其中:旋窑204万吨,立窑150万吨,各占58%和42%。水泥设计生产能力550万吨,其中:旋窑水泥290万吨、立窑水泥190万吨、粉磨站水泥70万吨。大小熟料结构比例调整为58:42,大小水泥结构比例调整为53:47,大小水泥、熟料结构优于全省和全国,企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得到显著提升和优化,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水泥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加强。相信到“十一五”末,我州水泥产业一定能够迈上更快更高的发展台阶!,水泥基础知识,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胶凝材料 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物料而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
8、胶凝材料。它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又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两种。水硬性胶凝材料指在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材料,如水泥。非水硬性胶凝材料不能在水中硬化,而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等。二、水泥 广义上说,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而狭义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即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三、水泥的品种和分类对水泥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用途及性能分类,二是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类。1、按水泥用途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通用水泥:是指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
9、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特性水泥:是指某种性能较突出的一类水泥。如快硬水泥系列、膨胀水泥系列、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专用特种水泥包括:快硬高强水泥、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水工水泥、油井水泥、装饰水泥、砌筑水泥、低碱水泥、道路水泥等种类。2、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硅酸盐水泥系列、硫铝酸盐水泥系列、铝酸盐水泥系列、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氟铝酸盐水泥系列、其他系列六大类。,四、硅酸盐水泥,(一)通用硅酸盐水泥1、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
10、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2、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3、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 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
11、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P.P。6、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二)六大类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混合材掺量如下:,1、硅酸盐水泥类,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掺量为:0-5%2、普通硅酸盐水泥类,混合材料掺量为:6-15%3、矿渣硅酸盐水泥类,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20-70%4、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类,粉煤灰掺量为:20-40%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类,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为:20-50%6、复合硅酸盐水泥类,混合材料掺量为:15-50%,(三)专用和特种硅酸盐水泥,1、低热矿渣硅
12、酸盐水泥: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2、快硬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早强度高的以3天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泥。3、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良好的水泥。4、白色硅酸盐水泥: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白色水泥。,5、道路硅酸盐水泥:由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0%10%活性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简称道路水泥)。6、砌筑水泥:由活性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磨细制成主要用于砌筑砂浆的低标号水泥
13、。7、油井水泥:由适当矿物组成的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和混合材料等磨细制成的适用于一定井温条件下油、气井固井工程用的水泥。8、石膏矿渣水泥: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组分材料,加入适量石膏、硅酸盐水泥熟料或石灰磨细制成的水泥。,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一、制造水泥的组分材料 1、硅酸盐水泥熟料:凡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产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2、石膏:包括天然石膏和工业副产石膏、质量必须符合标准。3、活性混合材:系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如高炉矿渣、火山灰和粉煤灰。,制造水泥的组分材料 4、非活性混合材:系指活性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潜在
14、水硬性或火山灰的水泥混合材料,以及砂岩和石灰石。5、窑灰:从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下的粉尘。6、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起助磨作用而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助磨剂。其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二、硅酸盐水泥的标号,国家标准中把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设置为325、325R;425、425R;525、525R;625、625R;725、725R几等。标号是根据水泥28D抗压强值确定的。,三、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品质指标),1、化学指标:是保证水泥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1)氧化镁含量:在水泥熟料中,常含有少量与其他矿物结合的游离氧化镁,它是高温时形成的方镁石,它水化为氢氧化镁的速度很慢,常在水泥硬化以
15、后才开始水化,在水化时产生体积膨胀,可导致水泥石结构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因此,它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得超过5%。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2)三氧化硫含量:水泥中的S03主要是在生产时为调节凝结时间加入石膏而带来的,也可能是煅烧熟料时加入石膏矿化剂而带入熟料的。适量石膏虽能改善水泥性能(如提高水泥强度、降低收缩性、改善抗冻耐蚀和抗渗性等),但石膏超过一定含量后,水泥性能会变差,甚至引起硬化水泥石膨胀,导致结构破坏。因此水泥中S03的含量必须加以限制。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水泥中S0
16、3的含量不得超过3.5%。,(3)烧失量:水泥煅烧不佳或受潮后,均会导致烧失量增加。烧失量测定是以水泥试样在950-1000下灼烧15-20min,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按下式计算烧失量:X(mo-m1)/mo100 式中:X烧失量%mo灼烧前试样质量g m1灼烧后试样质量g普通水泥、矿渣水泥中的烧失量,回转窑厂不得大于5%,立窑大不得大于7%。,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品质指标),2、物理指标(1)细度: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磨细后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它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水泥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率及强度都有影响。水泥细度可用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表示。现行标准规定,普通水泥、
17、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在0.08mm方孔筛上筛余量不得超过10%;硅酸盐水泥细度不少于3002/g。,(2)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我国标准规定,采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来测定。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分钟(6.5小时);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3)安定性: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与水拌制成的水泥浆体
18、,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一般都会发生体积变化。如果这种体积变化是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则对建筑的质量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混凝土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在水泥石内部产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时,在建筑物内部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建设物强度降低,甚至会引起建筑物开裂,崩塌等严重事故。,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在于:水泥熟料中游离Cao、MgO含量过多或掺入的石膏含量过多。熟料中的游离CaO、MgO经过高温煅烧后均呈“过烧”状态,水化十分缓慢。在水泥已经硬化后才进行水化,体积膨胀,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使水泥石开裂。石膏含量过多时,在水泥硬化后,它还会与固体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
19、铝酸钙,体积约增大1.5倍,引起水泥石开裂。,安定性的检验方法:沸煮法:(不常用)主要用来检验由游离CaO引起的体积变化。试饼法。雷氏法:用雷氏夹测定,试件两指针尖端距离增加的平均值5mm时,安定性合格。压蒸法:主要用来检验由游离MgO引起的体积变化。(4)强度:强度是水泥技术中最基本的指标,它直接反映了水泥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国际上都采用砂浆法作为水泥强度的标准检验方法。我国亦采用水泥胶砂来评定水泥强度。,我国现行标准(GB177-1999)规定,以13的水泥和ISO标准砂,按规定的水灰比0.50,用标准制作方法制成4cm4cm16c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3d、28
20、d)时,测定其抗折和抗压强度,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强度值来评定其所属的强度等级。为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我国现行标准将水泥分为普通型和早强型(R)。早强型水泥的3d抗压强度较同强度等级的普通型强度提高10-24%,可达28d抗压强度的50%。道路水泥多用早强水泥。,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凡是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或强度低于等级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产品。废品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
21、成分 水泥的质量主要决定熟料的质量。优质的熟料应该具有合适的矿物组成和岩相结构。因此控制熟料的化学成分,是水泥生产的中心环节之一。一、熟料的化学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为氧化钙(CaO),一般范围为62-67%;二氧化硅(SiO2),一般范围为20-24%;三氧化二铝(Al2O3)一般范围为4-7%;三氧化二铁(Fe2O3),一般范围为2.5-6%。这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95%以上,同时含有5%以下的少数氧化物,如氧化镁(MgO)、硫酐(SO3)、氧化钛(TiO2)、氧化磷(P2O5)以及碱(k20、Na20)等。,这四种氧化物构成水泥熟料的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它们在水泥熟料生
22、产中是按一定含量和一定比例进行配比生产的。配比不恰当,都会直接影响到熟料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水泥的质量。如熟料中若CaO含量过高,则CaO不能充分与硅酸性氧化物化合,部分呈现游离状态存在于熟料中,成“死烧状态”。这种“死烧状态”的氧化钙,其水化作用非常缓慢,常发生在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之后的水泥石中,致使水泥石膨胀变形、破裂。如氧化铝和氧化铁,它们是熟料烧成过程中产生液相的主要氧化物,如果它们的含量过高,则产生的液相量过多,使物料易结大块而影响操作;如果含量过低,则产生液相量过少,使烧成困难,熟料易于“粉化”。所以在熟料生产中化验人员要对原料进行认真分析计算,作出科学合理的配料方案,指导熟料生产。,第
23、四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一、熟料中的主要矿物 原料中CaO、SiO2、Al2O3和Fe2O3,这四种氧化物,经过高温煅烧后发生化合反应:硅酸盐矿物(CaO、SiO2)生成: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为C2S和硅酸三钙(3CaOSiO2),可简写为C3S,合计占75%左右。熔剂矿物(Al2O3和Fe2O3)生成:铝酸三钙(3CaOAl2O3),可简写为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 Fe2O3)简写为C4AF,合计占22%左右。,另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F-CaO)、方镁石、含碱矿物(R02)以及玻璃体等。从以上熟料的矿物组成中可以看出,在水泥熟料中,CaO、SiO2、Al2O3
24、、Fe2O3这四种氧化物,不是以单独的氧物形式存在,而是经过高温煅烧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的多种矿物集合体,其结晶细小,通常为3060Um。因此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第五节 熟料的率值,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氧化物不是以单独状态存在,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合成的多矿物集合体。因此,在水泥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各氧化物的含量,还要控制多氧化物之间的比例,即率值。这样更能表示出水泥的性质及对煅烧的影响。率值就是用来表示水泥熟料中多氧化物之间相对含量的系数。它是生产控制的一种指标。,一、水硬率表示水泥熟料中氧化钙与酸性氧化物(SiO2、Al2O3、Fe2O3)之和的
25、质量百分数的比值,用HM或m表示。计算公式如下:HM(m)=CaO/SiO2+Al2O3+Fe2O3通常波动值在1.82.4之间。,二、硅率(硅硅率)和铝率(或称铁率)1、硅率表示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用SM或n表示:计算公式如下:SM(n)=SiO2/Al2O3+Fe2O3通常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硅率在1.72.7之间。2、铝率铝率又称铁率或铝氧率。表示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液表示熟料溶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四钙的比例,用IM或者p表示。计算公式如下:IM(p)=Al2O3/Fe2O3通常硅酸盐水泥熟料的铝率在0.9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制备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