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四降水).ppt
《水文学原理(四降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原理(四降水).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降 水,主要内容,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1,降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2,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方法,3,降雨资料的检验,4,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降水的定义,降雨时间变化的表示方法,降雨空间变化的表示方法,降雨要素的综合曲线,降雨的基本要素,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1 降水的定义:大气中的液态水滴或固态冰雪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2 降雨的基本要素,降雨量(深):指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总雨量,用深度表示,以mm计。降雨历时:降雨从某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2、降雨历时;一次降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次降雨历时,以min,h或d计。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为降雨强度,以mm/min或mm/h计。降雨面积:降雨笼罩范围的水平投影面积称为降雨面积,以km2计。暴雨中心:暴雨集中的较小的局部地区,称为暴雨中心。,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3 降雨时间变化的表示,(1)时段降雨量柱状图:时段降雨量与相应时段之间的关系图称为时段降雨量柱状图。,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3 降雨时间变化的表示,(2)降雨量累积过程线:从降雨开始至某时刻的降雨量与该时刻时间之间关系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过程线。,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3 降雨时
3、间变化的表示,(3)降雨强度过程线:降雨强度与相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降雨强度过程线。,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4 降雨空间变化的表示,几个概念:雨量站网:一个区域内一般设立有若干个雨量站,其总和称为雨量站网。雨量站网密度:区域面积/雨量站个数,等雨量线绘制:将每个雨量站观测所得的同一时段的时段降雨量或一次降雨的降雨量点绘在各自测站的位置上,然后按降雨量相同的原则连成光滑曲线。,a 等雨量线的做法类似于地形图等高线的做法。b 等雨量线所表示的降水分布与实际降水分布的符合程度取决于:,雨量站位置雨量站数目,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统计降雨强度过程线中各种不同历时的最大平均雨
4、强。最大平均雨强与历时的关系即为。,5,降雨要素综合曲线,1降雨强度与历时曲线,例1,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5,降雨要素综合曲线,2降雨深与面积关系曲线,在一定历时降雨量的等雨量线图上,从暴雨中心开始,分别计算每一条等雨量线所包围的面积及该面积的平均降雨深。点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得曲线称为。,1 降水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表示方法,5,降雨要素综合曲线,3降雨深与面积和历时关系曲线,分别对不同历时的等雨量线图点绘降雨深与面积关系曲线,得到一组以历时为参变数的降雨深与面积关系线。,2 降雨的分类及影响降雨的因素,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凝结核)是形成降水的三个因素。,1 降水成因,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学 原理 降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