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法第9讲之条约对当事国和第三国的效力.ppt
《条约法第9讲之条约对当事国和第三国的效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约法第9讲之条约对当事国和第三国的效力.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条 约 法,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条约法上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条约必须信守原则(pacta sunt servanda)或条约神圣原则(sanctity of treaties)源自罗马政治家和法律家西塞罗的名言,即一个合法缔结的条约,在其有效期间内,当事国有依约善意履行的义务。要求:诚实、正直地履行,按照条约的文字与精神,不破坏条约的宗旨和目的,不折不扣地履行,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以善意解释条约为必要前提条件:歪曲解释必然导致不善意履行条约的结果,如罗马皇帝瓦勒里安在许诺向其敌国安提阿归还所有船舶的半数后,将其许诺歪曲解释为归还每一船舶剖成两半后的一半。意义:为国际间的互信与互赖创造条件,从而确
2、保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国际和平的维持。条约必须信守,不是说每个条约实际上都得到了信守,但如果违反条约必须信守原则而违反条约,就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应负国际责任。,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该原则不是绝对的,应受一些限制以避免不公正的结果。首先,条约应是法律上有效的条约方式和意思表示上没有瑕疵,义务平等互利,不是非法或不道德的,也不是在物质上或精神上不可能履行等其次,情事不变条款如情况有重要变更,会导致有失公平,不利的一方应有权终止或退出条约。最后,受国家自保权的限制。,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历史条约必须信守原则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远古时期:宗教迷信是该原则的保障,如我国春秋时代晋楚两国的一个互不侵
3、犯和同盟条约“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中世纪:宗教观念、法律观念、封建契约的观念和骑士的道德观念是该原则维持效力的四个因素。其中宗教观念是最重要的因素。如,古兰经:“在履行你的条约中应当诚实,因为真主要求你作出这样的回答。”近代:欧洲主权国家的相继出现,相互竞争、敌视使该原则受到不利的影响。国家的利害成为最重要的考量。如马基雅维利:“一个审慎的君主并无义务履行其许诺,如果履行将使其受损,并且使其作出许诺的原因已不存在的话。”19c:垄
4、断资本主义,侵略主题,破坏了条约必须信守原则。20c:得到国际判例和仲裁裁决的确认。,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学说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说是在17、18两世纪中占优势的法律哲学,并且对现代法律思想仍然有些影响。按照这个学说,在实定的习惯法或制定法的后面和上面存在着一个绝对公正的法律,而这个绝对公正的法律可以从自然人的本性、社会的本性或者甚至事物的本性推知。习惯、立法、条约等即实定法的渊源,不能产生真正的法律,它们只是在其产品有拘束力的场合复制了法律。,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一切自然法学者都主张条约必须信守。如格老秀斯:“人们应保持诚实,不仅是为了其他理由,而且也是为了不破坏任何和平的希望。”又如法特尔:
5、“人们证明了在自然法中,某人对另一人作出许诺,就给予该人以要求所许诺的事物的真正权利,因而不遵守已完成的许诺,就侵害了他人的权利;这是同夺取他人的财产一样明显地不正义的行为”,条约对当事国的效力,实定法学派实定法学派从国家有主权的概念出发,主张:一 国家之上既无任何权威,国家就只是在其自己同意的条件下才负担义务,因此在国际法上就产生了同意说;二 国家之上既无任何权威,那么国际法与国内法有本质上的不同,国内法是从属关系的法律,即基于国民必须服从国家的原则的法律,而国际法是平等的法律,即基于各国都是独立而不相隶属的原则的法律。国际法只有两个渊源:条约和习惯,其拘束力都以国家的同意为前提,前者为明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约法 条约 当事国 三国 效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