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热稳定性.ppt
《材料的热稳定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的热稳定性.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顾修全,本章内容,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稳定性,示例,汽车尾气处理用催化剂载体主要是蜂窝陶瓷,目前国外对蜂窝陶瓷载体的研究已较成熟,主要为莫来石、氮化硅、碳化硅等。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降低热膨胀系数,提高抗热震性和改善成型工艺、烧成工艺等。,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抗热冲击损伤性 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梯度功能材料,热稳定性(抗热震性):材料承受温度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抗热冲击损坏,抗热冲击断裂性,抗热冲击损伤性,抵抗瞬时断裂(急冷急热),抵抗循环作用的热冲击,主要针对脆性和低延性材料,主要针对高低延性材料,热
2、疲劳,什么是热稳定性?,什么是热稳定性?,不同应用条件下,因工况环境的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无机材料或其它脆性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较差。,日用陶瓷:能承受的温度差为200 K左右的热冲击。火箭喷嘴:瞬时可承受3000 4000 K温差的热冲击。,1.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对试样或制品的热稳定性评定,通常还是采用比较直观的方法。,日用瓷:,加热,急冷,提高温度加热,急冷,逐渐提高加热温度重复操作,直至龟裂。,普通耐火材料:,龟裂前一次温度,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急冷,重复操作直到试件失重20%。,操作次数,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抗热冲击损伤性 提
3、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梯度功能材料,2.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热应力:由于材料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内应力。,起源:,热胀冷缩,多相复合材料中各相膨胀系数的差异,材料中的温度梯度,加热过程,冷却过程,压应力,张应力,负值,正值,热应力可导致材料的断裂破坏或发生不希望的塑性变形。,例如,对平面陶瓷薄板,薄板突然冷却时,瓷体外表面温度低,中间温度高。则热应力:,x 方向上,z 方向上,y 方向上,0,在材料断裂的瞬间,x=z=max,若它恰好达到材料强度,则会出现开裂破坏,则不使材料受热冲击断裂的最大温差:,为泊松比f 极限抗拉强度,对非薄板材料,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第一热应力抵抗因子 R
4、,第二热应力抵抗因子 R,第三热应力抵抗因子 R,以强度应力为判据,温差的影响,热导率传热的途径材料表面散热率,导温系数,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抗热冲击损伤性 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梯度功能材料,3.抗热冲击损伤性,材料中裂纹的产生、扩散以及蔓延的程度与材料积存的弹性应变能和裂纹扩展的断裂应变能有关。,可能积存的弹性应变能,裂纹蔓延时所需的断裂表面能,热稳定性,对含有微孔的材料和非均质的金属陶瓷有效。,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抗热冲击损伤性 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梯度功能材料,
5、4.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提高材料强度,减小弹性模量E,使比值提高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使 R 提高减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减小表面热传递系数 h减小产品的有效厚度 rm,第四节 材料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热应力及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抗热冲击损伤性 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梯度功能材料,1987年,日本平井敏雄、新野正之和渡边龙三人提出使金属和陶瓷复合材料的组分、结构和性能呈连续变化的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1990年,日本召开第一届梯度功能材料国际研讨会。,梯度复合管,5.梯度功能材料,1993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开始以“开发超高温耐氧化保护涂层”为目标进行梯度功能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热稳定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