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赖伟民).ppt
《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赖伟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赖伟民).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讲人:赖伟民,调研发现-金融业者的困惑,在调研中,大多数的金融从业者都感到对自己在企业和行业的地位比较尴尬,这种情绪在金融中高端专业人才尤为明显。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了委屈。烦恼的来源在于对现状、未来的迷茫。,小王是前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国际商务管理。毕业后来到四大国有银行其中的一家。在调研中小王向我们吐露了他的心声:我已经工作一年多了,一直在某支行营业室做对公业务。说实话,这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是每天重复的机械性劳动。当初领导说是为我们着想,要多熟悉银行业务,我们对此并没有异议。可是渐渐发现,事情好像并不是这样的。至少给我的感觉是,单位在使用廉价
2、劳动力(头一年试用工资少得可怜)。我来的第二个星期,对公业务教我熟悉业务的老师就调到机关了,于是我在慌乱中匆忙上柜,直到现在。现在,几乎机关里面所有人都知道支行唯一的硕士生在营业部做柜员,而且在没有新接替的人的情况下,不知道要做到何时。真不知道我们这里是怎么了,慢慢熬吧!,困惑一 金融业者是“金领”还是“灰领”,推销、保险不得入内 银行员工奖金同吸储挂钩 证券经纪上街练摊揽客,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专业人才难道不过是技工而已?金融业者是“金领”还是“灰领”,困惑二 金融人才是“奇缺”还是“过剩”,2007年3月,搜狐教育报道:北京,上海,江苏,成都和哈尔滨等省市普遍呈现出金融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这
3、种情况在各地的人才招聘会和人才交流市场上也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景象,有些地方还为此发出了此类人才过剩的警示通告。2007年3月10日扬子晚报上一篇关于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的文章中,仍然将金融专业一道再次列为供大于求的几个专业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7年6月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对会计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排在中国人才需求市场的前五位之一。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表示,该所在2007-2008年计划招聘1550名毕业生以及500至700名有经验的人士。德勤(DDT)会计师事务所希望在2007年年底之前招募1500名新员工。毕马威(KPMG)则打算再增聘1000名毕业生
4、和300名高级员工。上述两家事务所年增员幅度都在30%左右。“上海热线”网2007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称:上海高端金融人才奇缺。文章认为,作为试图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宏大目标,上海大约需要100万左右的金融从业人员,而目前这类人员只有20万,缺口为80万人。,以上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信息,实际上表明这样一个现实:在目前财会金融领域的就业市场上,具有大专,甚至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凭,已经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了。金融人才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低端人才过剩,综合性人才、高端人才严重不足)。,我国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全面升级,例.A公司偿还债务有无困难,1,A企业没有偿债能力,按照传统方法评价
5、,A公司是没有偿债能力的。但事实上,A公司的偿债能力很强。,寻找新的方法,1,思考,一个企业是否有偿债困难,是否应当举债,不能简单地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反映资产与负债规模的指标来判断,还应当考虑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的增值能力;核心是要计算在一定的还债期内,企业所能收回的、能够用来还债的现金是多少?,科学思考偿债能力的方法,能够用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期初流动资产*(1+增殖率)周转次数 将其值与企业实际的流动负债值进行比较。比较得知:A公司偿还债务或增加负债没有风险,B公司偿还债务存在困难。这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论完全相反。,启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一定是有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土 金融 人才 面临 挑战 机遇 赖伟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0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