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系统与坐标参照系GNSS.ppt
《时间系统与坐标参照系GNS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系统与坐标参照系GNSS.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时间系统与坐标参照系,授课教师:刘志强单 位:河海大学,主要内容,(一)地球的运转(二)时间系统(三)坐标系统,一 地球的运转,1.1 天文学基本概念1.2 地球绕太阳公转1.3 地球的自转,1.1 天文学基本概念,天球坐标系,北天极,1.1 地球绕太阳公转,天球:以地球质心为中心,半径为任意长的假想球体。在天文学中,通常均把天体投影到天球的球面上,并利用球面坐标来表达或研究天体的位置及天体之间的关系。,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黄极:通过天球中心,且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其中靠近北天极的交点称为北
2、黄极,靠近南天极的交点称为南黄极。,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的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天球赤道面:通过地球质心且与天轴垂直的平面。,天轴: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线称为天轴。天极:天轴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极(北天极与南天极)。,在天文学中和研究卫星运动时,春分点和天球赤道面,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1.1 地球绕太阳公转,开普勒第一运动定律: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太阳的质心相重合。,在开普勒椭圆轨道上,地球离太阳质心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而离太阳质心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它们在惯性空间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面,是一个通过太阳质
3、心的静止平面。轨道椭圆一般称开普勒椭圆,其形状和大小不变。,1.1 地球绕太阳公转,开普勒第二运动定律:地球的太阳质心向径,即地球质心与太阳质心间的距离向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其位能和动能之和应保持不变。,地球在椭圆上的运行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在近日点处速度为最大,而在远日点处速度为最小。,开普勒第三运动定律:地球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椭圆长半径的立方之比为一常量。,当开普勒椭圆的长半径确定后,地球运行的平均角速度便随之确定,且保持不变。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的时间是由其轨道的长半轴的大小决定的,称为一恒星年。,1.2 地球的自转,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4、的同时,绕其自身的旋转轴(地轴)自转,从而形成昼夜变化。地轴是过地球中心和两极的轴线,在某一时刻的旋转轴称为瞬时旋转轴,它在空间的指向、与地球的相对关系、地球绕地轴的旋转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岁差和章动,极移,日长变化,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1.2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可以看做巨大的陀螺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类似于旋转陀螺在重力场中的进动。地球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椎体,这种运动称为岁差。岁差是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长周期运动,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23.5 旋转周期为26000年,并使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50.3。,地轴方向相对于空间的变化,1
5、.2 地球的自转,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称为白道。由于白道相对于黄道有约5的倾斜,且月球运行的轨道与地球之间距离是不断变化的,使得月球引力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圆,而是类似圆的波浪曲线运动。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周期运动,振幅为9.21“,这种现象称为章动。,在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下,地球在某一时刻的实际旋转轴,称为真旋转轴或瞬时轴,对应的赤道为真赤道。(瞬时真天极、瞬时真春分点)假定只有岁差的影响,则地球旋转轴为平轴,对应的赤道为平赤道。(瞬时平天极、瞬时平春分点),地轴相对于地球本体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1.2 地球
6、的自转,地球自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有一定周期性、约434天),这种现象称为极移。某一观测瞬间地球极所在的位置称为瞬时极,某段时间内地极的平均位置称为平极。地球极点的变化(幅度不会超过10m),导致地面点的纬度发生变化。同一经线上的点,纬度变化相同;经度相差180的经线上的点,纬度变化符号相反。天文联合会(IAU)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议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ILS)站以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
7、rigin),其相对于19001905年平均历元1903.0。,地轴相对于地球本体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1.2 地球的自转,在1984年之前,采用刚体地球理论计算地球旋转轴相对于CIO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以CIO作为坐标原点、以零子午线的方向作为x轴、以270子午线方向作为y轴而建立的地极坐标系进行描述,任意瞬时的极点位置可用 表示。,国际极移服务(IPMS)和国际时间局(BIH)采用非刚体地球理论并融合传统光学观测技术和VLBI等空间观测技术计算得到新的协议地球极CT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以1984.0为参考历元的CTP被广泛采用,如:WGS84
8、(GPS)ITRF(IERS)都是采用BIH1984.0的CTP作为Z轴的指向。,地球自转速度变化,1.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不是均匀的,存在着多种短周期变化和长期变化,短周期变化是由于地球周期性潮汐影响,长期变化表现为地球自转速度缓慢变小。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化,导致日长的视扰动并缓慢变长,从而使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时间尺度产生变化。,1.2 地球的自转,EOP-地球定向参数ERP-地球自转参数,二 时间系统,2.1 概述 2.2 时间系统,时间系统分类,2.1 概述,1)对于时间的描述,有原点和尺度(度量单位)两大要素。原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指定,度量单位采用时刻和时间间隔两种形式。(对于卫星系
9、统或天文学,某一事件相应的时刻称为历元。),2)周期运动满足如下三项要求,可以作为计量时间的方法。运动是连续的;运动的周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运动是可观测的。选取的物理对象不同,时间的定义不同: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物质的振动等。,恒星时(ST-Sidereal Time),2.2 时间系统,1)以春分点作为基本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恒星时是地球旋转的一种度量,它被定义为春分点的时角。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分为24个恒星时。某一地点的地方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这一地方子午圈的时角。如果度量是从格林尼治子午线起计的,那么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间 系统 坐标 参照系 GNS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