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公转及其地理意义.ppt
《文科公转及其地理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公转及其地理意义.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远日点,太阳,地球,1月初,7月初,公转的运动周期,恒星年: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为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365天5时48分46秒。现行的公历就是按回归年的长度制定的,3.21春分,6.22夏至,9.23秋分,12.22冬分,次年3.21春分,近日点远日点的判读,根据公转速度的快慢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依据日期 1月近日点,7月远日点根据地轴指向地
2、轴北极指向靠近太阳的位置为远日点地轴北极指向远离太阳的位置为近日点,赤道平面,地球自转,黄道平面,地球公转,黄赤交角,23026,公转的地理意义,2326N,2326S,0,昼渐长,昼渐短,昼渐长,昼渐短,北半球而言,3、21,6、22,9、23,12、22,3、21,昼最长,昼最短,夏半年,冬半年,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2)直射点移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向南移,北半球昼 渐短。,(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12小时),赤道永远昼夜 平分。,规律:昼夜长短的计算,依据:一天
3、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上半夜和下半夜也是等长的,同度数,不同半球的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C,A,B,D,E,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A,昼夜长短的计算,某天,汕头于5:00日出,求这一天汕头的昼长?,3.21春分,6.22夏至,9.23秋分,12.22冬分,次年3.21春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A,B,已知AB位于相同纬度若直射点A为5月1日,则直射点B为,8月13日,对称性A点到夏至的时间与夏至到B点的时间等长,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描述的是一种状态)2.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昼越来越长
4、夜越来越短(描述的是一种趋势)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下表中所列的是冬至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四地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按顺序排列,丁地,甲乙丁丙,时间越靠近春分、秋分昼长越接近12点,纬度越靠近赤道,昼长越接近12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纬度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北回
5、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纬度向南北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纬度向南北递减,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半球减异半球加),(3)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1离直射点所在纬
6、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除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外,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回归线直射一次,直射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热量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 温带 B南半球 温带 C北半球 热带 D南半球 热带,90,读下图(纵坐标表示示正午太阳高度,横坐标表示日期)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
7、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在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白昼最长不出现在同一天的地方是:,A.23.5N B.66.5NC.10S D.30S,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H)=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直射点纬度=直射点所在半球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2.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夹角3.直射点纬度=90-
8、与晨昏圈相切纬度4.直射点纬度=1/2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光照图中的几个隐含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知识的应用,1)确定纬度,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0.该纬线可能是 A0 B2326N C6634N D75N,直射点纬度=1/2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9此刻,北京时间为A3:20 B9:20 C15:20 D21:20,直射点纬度=90-与晨昏圈相切纬度,D,A,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
9、屋朝北。,安装角度a=90-H(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3)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读右图,观察、思考怎样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就必须通过对集热面与地面夹角(a)的调整,使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由于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H即当地的太阳高度角,故夹角a与H互为余角。,a夏至30 23.5 6.5,例:在北纬30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A.23.5 B.30 C.47 D.60,a冬至30 23.5 53.5,a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N,S,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科 公转 及其 地理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