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十一章并发控制.ppt
《数据库第十一章并发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第十一章并发控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多事务的执行,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2,多事务的执行,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每个时刻只有一个事务运行,其他事务必须等到 这个事务结束以后方能运行,不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发挥数据库共享资源的 特点,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多事务的执行,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一些并行事务的并行操作轮流交叉运行,单处理机系统中的并发方式,能够减少处理机的 空闲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4,多事务的执行,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
2、,多处理机系统,每个处理机可以运行一个事务,多个处理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事务,实现多个 事务真正的并行运行,最理想的并发方式,但受制于硬件环境,更复杂的并发方式机制,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5,事务并发执行带来的问题,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事务的隔离性 和数据库的一致性,DBMS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并发控制机制是衡量一个DBMS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6,第十一章 并发控制 11.1 并发控制概述 11.2 封锁 11.3 活锁和死锁 11.4 数据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11.5 两段锁协议 11.6 封锁粒度 11.7 小结,2023
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7,11.1 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控制机制的任务,对并发操作进行正确调度,保证事务的隔离性,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8,并发控制概述,数据不一致实例:飞机订票系统,T1的修改被T2覆盖了!,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9,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1、丢失修改(lost update),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3、读“脏”数据(dirty read),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0,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1、丢失修改(lost update)
4、,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3、读“脏”数据(dirty read),指事务1与事务2从数据库中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事务2的提交结果破坏了事务1提交的结果,导致事务1的修改被丢失。,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1,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1、丢失修改(lost update),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3、读“脏”数据(dirty read),指事务1读取数据后,事务2执行更新操作,使事务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2,指事务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
5、2读取同一数据后,事务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消,这时事务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事务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是不正确的数据,又称为“脏”数据。,并发控制概述,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1、丢失修改(lost update),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3、读“脏”数据(dirty read),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3,三类不可重复读,事务1读取某一数据后:1)事务2对其做了修改,当事务1再次读该数据时,得到 与前一次不同的值。2)事务2删除了其中部分记录,当事务1再次读取数据时,发现某些记录神密地消失了。3)事务2插入了一些记录,当
6、事务1再次按相同条件读取 数据时,发现多了一些记录。后两种不可重复读有时也称为幻影现象(phantom row),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4,11.2 封锁,一、什么是封锁二、基本封锁类型三、基本锁的相容矩阵,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5,一、什么是封锁,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 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它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6,二、基本封锁类型,DBMS通常提供了多种类型的
7、封锁。一个事务对某个 数据对象加锁后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控制是由封锁的 类型决定的,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简记为X锁),共享锁(Share lock,简记为S锁),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7,二、基本封锁类型,DBMS通常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封锁。一个事务对某个 数据对象加锁后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控制是由封锁的 类型决定的,共享锁(Share lock,简记为S锁),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简记为X锁),2
8、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8,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S锁,则事务T可以读取A但不能修改A,其它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二、基本封锁类型,DBMS通常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封锁。一个事务对某个 数据对象加锁后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控制是由封锁的 类型决定的,共享锁(Share lock,简记为S锁),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Exclusive lock,简记为X锁),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19,三、基本锁的相容矩阵,Y=Yes,相容的请求N=No,不相容的请求,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20,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
9、锁时,需要约定一些 规则:封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何时申请X锁或S锁,持锁时间、何时释放,不同的封锁协议,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并发操作的正确 调度提供一定的保证,常用的封锁协议:三级封锁协议,四、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21,四、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 结束才释放,一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正常结束(COMMIT),非正常结束(ROLLBACK),在一级封锁协议中,如果是读数据,不需要加锁的,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1、一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2,四、封锁协议,没有丢
10、失修改,1、一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3,四、封锁协议,读“脏”数据,1、一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4,四、封锁协议,不可重复读,1、一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25,四、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读取数据R前必须先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二级封锁协议可以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在二级封锁协议中,由于读完数据后即可释放S锁,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2、二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6,四、封锁协议,不可重复读,2、二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7,四、
11、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 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三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读脏数据和不可重复读,3、三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8,四、封锁协议,可重复读,3、三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29,四、封锁协议,不读“脏”数据,3、三级封锁协议,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30,四、封锁协议,三级协议的主要区别,什么操作需要申请封锁,何时释放锁(即持锁时间),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1,11.3 活锁和死锁,活锁,死锁,封锁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并行操作的一致性问题,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12、,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2,11.3.1 活锁,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3,11.3.1 活锁,如何避免活锁,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当多个事务请求封锁同一数据对象时,按请求封锁的先后次序对这些事务排队,该数据对象上的锁一旦释放,首先批准申请队列中 第一个事务获得锁。,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34,11.3.2 死锁,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35,11.3.2 死锁,解决死锁的方法,预防死锁,死锁的诊断与解除,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6,1、死锁的预防,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 对象,然后又都请
13、求对已经被其他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 加锁,从而出现死等待。,预防死锁的发生就是要破坏产生死锁的条件,预防死锁的方法,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37,解决方法:将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要封锁的 数据对象全部加锁,进一步降低了并发度,1、死锁的预防,(1)一次封锁法,要求每个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全部加锁,否则就不能继续执行,一次封锁法存在的问题:,扩大了封锁的范围,降低了并发度,难于事先精确确定封锁对象,数据库中数据是不断变化的,原来不要求封锁 的数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变成封锁对象,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38,1、死锁的预防,(2)顺序封
14、锁法,顺序封锁法是预先对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事务都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顺序封锁法存在的问题,维护成本高,难于实现,数据库系统中可封锁的数据对象极其众多,并且随数据的插入、删除等操作而不断地变化,要维护这极多且变化的资源的封锁顺序非常困难,成本很高,事务的封锁请求可以随着事务的执行而动态地决定,很难事先确定每一个事务要封锁哪些对象,因此也就很难按规定的顺序去施加封锁,例:规定数据对象的封锁顺序为A,B,C,D,E。事务T3起初要求封锁数据对象B,C,E,但当它封锁了B,C后,发现还需要封锁A,这样就破坏了封锁顺序,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39,1、死锁的预防,结论,DBM
15、S在解决死锁的问题上更普遍采用的是诊断并 解除死锁的方法,在操作系统中广为采用的预防死锁的策略并不很适 合数据库的特点,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40,2、死锁的诊断与解除,允许死锁发生,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定期检测系统中是否 存在死锁,解除死锁,一旦检测到死锁,就要设法解除,超时法,检测死锁,等待图法,2023/10/14,数据库系统原理,41,2、死锁的诊断与解除,检测死锁:超时法,如果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 认为发生了死锁,优点:实现简单,缺点:,有可能误判死锁,时限若设置得太长,死锁发生后不能及时发现,2023/10/14,数据库系统概论,42,并发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第十一 并发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