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ppt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研究方法.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谢晓光,目录,前言第一章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 第一节 国际关系事实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关系事实的类别与特点 第三节 国际关系事实的属性 第四节 对事实的观察与诠释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观察与问题 第二节 假设与论证 第三节 理论与解释第三章 研究途径与范式 第一节 科学研究途径的演进 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第三节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 第三节 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第四章 案例研究法 第一节 什么是案例研究?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不同类别与做法 第三节 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应用 第四节 对案例研究法的评估第五章 定量分析法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定量分析?第二节
2、数据的计量尺度 第三节 统计描述方法 第四节 统计推论方法 第五节 问题与争论第六章 形式方法与博弈论 第一节 形式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博弈论的模型 第三节 博弈均衡的求解 第四节 博弈论与国际关系研究,第七章 诠释学方法 第一节 诠释方法的由来 第二节 诠释方法的涵义与应用原则 第三节 诠释方法应用实例第八章 研究领域与问题 第一节 国际关系学科与问题领域 第二节 对研究领域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问题第九章 论文写作 第一节 选题的表述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具体化 第四节 方法的选择,前言: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国际关系专业学生与业余国际问题爱好者的不同:一是掌握专业研究
3、“方法”;二是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专业学生具有这种素养,来自于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问题:怎样认识这两种不同的学习?,吕洞宾“点石成金”,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相传为道教之祖也。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蔡元培认为,我们得知识得金,得方法是得指头,自然是方法更重要。人们常引用的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
4、这个道理。知识与方法,涉及的是学习的不同境界。孔子说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在国际关系专业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大概只能算是“升堂”,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算是“入室”。,第一部分 国际关系研究的哲学方法,研究对象事实解释工具理论研究途径范式,一 研究对象事实,问题:为什么要讨论事实?“事实”是指国际关系研究的对象。研究者要成功地进行国际关系研究,就必须选择适宜的方法,而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就必须在总体上对事实有适宜的看法。,国际关系事实的分类,(1)有关国际行为体的事实;(2)有关行为的事实;(3)有关话语的事实;(4)概念化事实。前三项是属于经验事实,比较具体,通常可以直接感知。
5、概念化事实是对反复出现之事实的一般性概括,体现的是具有共性和反复出现的事实。,对事实属性的讨论,主要涉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问题。为什么讨论?因为不同学派有不同的哲学观。实证主义寻求是事实的客观性与规律性。后实证主义(例如建构主义)探求的是事实的主观性与建构性。,主观因素对观察的影响,在一些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自由战士”。对中国发展的不同评价。现实主义者可能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自由制度主义者可能关注中国加入国际合作的程度,而建构主义者可能关注中国对国际规范的态度的转变。,二 解释工具理论,问题:为什么国际关系研究需要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互动现象,人们如果不对现实进行某
6、种程度的简化和理论化,就根本无法加以理解与解释。,问题:用理论解释什么?,主流观点:解释规律肯尼思沃尔兹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他的提法是:“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亨德森提出,理论是指意在解释与推测一定研究领域的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具有逻辑联系的命题。,非主流观点:解释社会意义,批判理论强调理论总是有利于某人或某种目的;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对男性知识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理论强调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并且关注对话语的解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现状取决于人的共有知识的建构。,小结,如果对象可以观察,在观察中能够发现变量间的关系,那就应做实证性研究,进行规律性解释;如果对象不可以观察,但能够通过文本解读诠释行为
7、体的意图,则应进行意义的诠释。国际关系研究需要两种解释。也需要两种理论。,三 研究途径范式,国际关系研究途径(approach)包括研究问题、分析视角、资料搜集、概念运用、论证方法等要素,可以为研究提供指导,为回答有关问题提供准则。如果某一种“途径”得到广泛认可,取得支配地位,成为标准的研究和解释框架,那么它就变成了该领域的范式(paradigm)。,怎样理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范式?,国际关系学科从来不存在单一范式,只存在众多争论的途径和理论。只有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范式间的争论。要了解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大争论,就要了解西方的学术传统,特别是是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传统。,唯理论传统,在中
8、世纪,基本的研究路径是基于权威的和肯定的前提进行演绎,而这种权威的和肯定的前提就是教会所解释的圣经以及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在这种传统影响下,哲学知识享有特殊地位。人们认为获取这种知识,不是通过感性观察,而是依靠理性或理念的洞察力。,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培根强调工匠传统和学者传统的结合,但更重视工匠传统。培根认为,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而科学实验在认识中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基于经验论,培根倡导了以归纳为主的科学方法。,经验论的发展,17世纪发生了伽利略(1564-1642年)、牛顿(1642-1727年)等引领的“科学革命”。经验论:科学知识是
9、已证明了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辨的想象在科学中没有地位。,笛卡儿(Ren Descartes,1596-1650),笛卡儿开拓了理性主义的研究传统。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所强调的理性逻辑就是演绎方法。从确定的原理出发,用类似数学的方法,就可以把自然界的一切显著特征演绎出来。如果从同一命题演绎出了不同结论,那就要引进实验。但他对这一方面并不十分强调。,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论构成了欧洲知识界的两大传统。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的来源,而经验主义则认为人
10、类的知识是来源于经验。后来欧洲学界研究途径的争论,一直有着这两者的影响。,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对于观察和归纳能够得出全称陈述提出了根本性质疑。归纳问题(或休谟问题):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论;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这两者都没有演绎逻辑的保证。休谟的结论:因果关系只能是或然的,不可能是必然的。,实证主义(positivism),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孔德(Comte,1798-1857年)。人类社会经过三个时期:神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实证的时代。实证主义就是一切知识都要用观察实验的证据来证实。孔德主张采用假设、演绎和检验等方
11、法。,马赫(E.Mach,1838-1916),第二代实证主义者。提出科学和人类认识所及的世界就是经验世界。一切东西都要拿经验来检验。在孔德的学说里,虽然把有关世界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排除在认识之外,但并不否认这种本质的存在。马赫却认为这种问题乃是形而上学的残余,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第三代实证主义。维也那学派。创始人与领导人是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年)。,主张一切东西都要拿经验来检验和证实,一切科学结论都要有证据。坚持归纳主义,但引入了概率逻辑。经验重复得越多,概率就越高。科学的进步,正是通过被经验证实的或然性真理的
12、逐步积累而实现的。,证伪主义,卡尔波普尔(Karl R.Popper,1902-1994年)提出“经验证伪”原则。任何有限数量的单称陈述的事实都无法证实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但只要找到一个否定性的单称陈述,就可以证伪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波普尔的结论是,科学中没有证实,没有验证,只有证伪。,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比较,逻辑实证主义是以“积累论”为基础,即通过理论的不断被证实而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理论,从而使科学事业得到发展。证伪主义是以“淘汰论”为基础,即通过理论不断被证伪而淘汰,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使理论逐渐接近于正确。,“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年
13、)提出科学研究纲领。“硬核”指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和定律。“保护带”指硬核周围的辅助假说。科学研究纲领具有两种功能:反面启发法是通过增加或修改辅助假说,避免不利的观察实验直接针对硬核;正面启发法主动发现新的规律,解释新的现象。,国际关系学界的范式之争 1、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国际关系学界的主要研究途径是所谓的“传统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浓厚的哲学、历史诠释的色彩,注重演绎推理,很少或基本不使用定量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行为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传统主义发起了挑战。,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起源,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界最早出现了行为主义学派
14、。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可以被观察和直接测量的行为而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意识。,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1913年)。,传统行为主义研究什么?,行为体做了什么?怎样才能最好地解释其行为的原因?大众层次:投票行为、示威、罢工甚至暴乱。精英层次:领袖的行为。社会群体研究:利益集团与政党的行为。国际层次的研究: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不同行为体的行为。,2、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是一个整体,无论自然科学领域还是非自然科学领域,都应适用相同的方法论;事实与价值是有区别的,在理论之间,事实是中性
15、的;社会领域象自然界一样也有规律性,运用寻找自然规律的大体相同的方法,就能够“发现”这些规律性。确定陈述是真的方式,依赖于事实的检验。,实证主义在国关界的地位,开始于20世纪的50至60年代。借鉴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引入了分析的、量化的研究概念和形式模型方法,趋向于进行量化数据的比较。在过去的40年,国际关系学科一直处于实证主义的支配之下。,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有几种新颖激进的理论迅速发展,包括后现代主义理论、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理论、规范理论、历史社会学等。这些理论都反对实证主义,但却是形式不同的后实证主义
16、。建构主义大体上也属于后实证主义。,3、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20世纪8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由于二者都属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阵营,因此并不具有显著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建构主义影响的上升,在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出现了新的范式之争。,理性主义的涵义,简而言之,就是正式或非正式地把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理论应用于国际关系问题。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会理性地计算可能的代价和收益。基于这一假设,人们可以建立一种有关人类行为的模型。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理性选择模式。,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理性主义理论,现实
17、主义认为国家是以权力与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会基于相互依赖而选择合作。这两种理论的推论都是基于理性选择的假定。从得益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比较关注相对得益,而自由主义比较关注绝对得益。,理性主义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唐斯(Anthony Downs)是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的一位先驱。他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分析了选举行为及政党的竞争。奥尔森(Mancur Olson)用这种方法证明了自利的个体并非总会参与促进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当代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是知识和判断的来源。真理的准则并不依赖于感觉而在于智力或推理。当面临几种行动方向时,人们通常会做出他们认为能获得最佳总体结果的选择。
18、,对理性主义的质疑,现实主义与自由制度主义都属理性主义,但对外部环境却有不同理解,并因而得出了什么是理性行为的大相径庭的结论。问题:行为体进行选择的环境到底是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如果不是,那它是怎样产生的?,建构主义的产生,建构主义的出现,构成了对理性主义的挑战。建构主义从社会学的视角区分了具有物质属性的自然事实和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建构的社会事实,对理性主义把国际环境视为客观既定因素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建构主义的研究途径,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非实证的或后实证的。建构主义以观念因素为主要关注点,其研究途径不属于因果解释。建构主义具有诠释性研究的特点。首要目的在于诠释行为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的意义。,理
19、性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互补,理性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释在偏好、信息和共同知识作为既定条件下行为体会做出怎样的战略选择。建构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释行为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选择以及为什么会造就不同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两种理论,缺一不可。,范式之争的启示,任何一种“范式”,任何一种研究人员偏爱的理论,都不足以解释现实的全部。知识和理解只有通过不同理论思想和研究纲领之间的论争才能得以发展。兼收并蓄、相互宽容、放开眼界,对学术研究有重大意义。,第二部分 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方法,案例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形式方法诠释方法,一 案例研究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案例研究法运用最普遍,被认为最容易使用,但争议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关系 研究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