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课件第10章上机实验.ppt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第10章上机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信号处理课件第10章上机实验.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14,课件,1,第10章 上 机实验,10.1 引言10.2 关于实验用计算机语言10.3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10.4 实验二:用FFT作谱分析10.5 实验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10.6 实验四: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2023/10/14,课件,2,10.1 引言,第一、二章是全书的基础内容。第三、四章DFT、FFT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数学工具,它有广泛的使用内容。,2023/10/14,课件,3,10.2 关于实验用计算机语言,MATLAB是一种交互式的以矩阵为基本数据结构的系统。在生成矩阵对象时,不要求明确的维数说明。所谓交互式,是指M
2、ATLAB的草稿纸编程环境。与C语言或FORTRON语言作科学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相比较,利用MATLAB可节省大量的编程时间。,2023/10/14,课件,4,10.3 实验一: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1.实验目的(1)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加深对时域采样定理的理解。(2)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4)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连续信号、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2023/10/14,课件,5,2.实验原理与方法 采样是连续信号数字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对一个连续信号xa(t)进行理想采样的
3、过程可用(10.3.1)式表示。,(10.3.1),其中(t)为xa(t)的理想采样,p(t)为周期冲激脉冲,即,(10.3.2),(t)的傅里叶变换(j)为,(10.3.3),2023/10/14,课件,6,将(10.3.2)式代入(10.3.1)式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式中的xa(nT)就是采样后得到的序列x(n),即,x(n)的傅里叶变换为,(10.3.4),(10.3.5),2023/10/14,课件,7,比较(10.3.5)和(10.3.4)可知,(10.3.6),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X(ej)在0,2上进行M点采样来观察分析。对长度为N的有限长序列x(n)
4、,有,一个时域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其中,(10.3.8),2023/10/14,课件,8,上述卷积运算也可以在频域实现 3.实验内容及步骤(1)认真复习采样理论、离散信号与系统、线性卷积、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及性质等有关内容,阅读本实验原理与方法。(2)编制实验用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信号产生子程序,用于产生实验中要用到的下列信号序列:xa(t)=Ae-at sin(0t)u(t),(10.3.9),2023/10/14,课件,9,进行采样,可得到采样序列 xa(n)=xa(nT)=Ae-anT sin(0nT)u(n),0n50 其中A为幅度因子,a为衰减因子,0是模拟角频率,T
5、为采样间隔。这些参数都要在实验过程中由键盘输入,产生不同的xa(t)和xa(n)。b.单位脉冲序列:xb(n)=(n)c.矩形序列:xc(n)=RN(n),N=10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产生子程序。本实验要用到两种FIR系统。a.ha(n)=R10(n);b.hb(n)=(n)+2.5(n-1)+2.5(n-2)+(n-3),2023/10/14,课件,10,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子程序,用于完成两个给定长度的序列的卷积。可以直接调用MATLAB语言中的卷积函数conv。conv用于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它假定两个序列都从n=0 开始。调用格式如下:y=conv(x,h),2023/10/14,
6、课件,11,图10.3.1 实验一的主程序框图,2023/10/14,课件,12,图10.3.2 xa(t)的幅频特性曲线,2023/10/14,课件,13,(3)调通并运行实验程序,完成下述实验内容:分析采样序列的特性。a.取采样频率fs=1 kHz,即T=1 ms。b.改变采样频率,fs=300 Hz,观察|X(ej)|的变化,并做记录(打印曲线);进一步降低采样频率,fs=200 Hz,观察频谱混叠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录(打印)这时的|X(ej)|曲线。,2023/10/14,课件,14,时域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分析。a.观察信号xb(n)和系统hb(n)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利
7、用线性卷积求信号xb(n)通过系统hb(n)的响应y(n),比较所求响应y(n)和hb(n)的时域及频域特性,注意它们之间有无差别,绘图说明,并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结果。b.观察系统ha(n)对信号xc(n)的响应特性。卷积定理的验证。,2023/10/14,课件,15,4.思考题(1)在分析理想采样序列特性的实验中,采样频率不同时,相应理想采样序列的傅里叶变换频谱的数字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它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2)在卷积定理验证的实验中,如果选用不同的频域采样点数M值,例如,选M=10和M=20,分别做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求得,所得结果之间有无差异?为什么?,2023/10/1
8、4,课件,16,5.实验报告要求(1)简述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2)按实验步骤附上实验过程中的信号序列、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及系统响应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3)总结实验中的主要结论。(4)简要回答思考题。,2023/10/14,课件,17,10.4 实验二:用FFT作谱分析,1.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DFT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因为FFT只是DFT的一种快速算法,所以FFT的运算结果必然满足DFT的基本性质)。(2)熟悉FFT算法原理和FFT子程序的应用。(3)学习用FFT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其原因,以便在实际中
9、正确应用FFT。,2023/10/14,课件,18,2.实验步骤(1)复习DFT的定义、性质和用DFT作谱分析的有关内容。(2)复习FFT算法原理与编程思想,并对照DIT-FFT运算流图和程序框图,读懂本实验提供的FFT子程序。(3)编制信号产生子程序,产生以下典型信号供谱分析用:,2023/10/14,课件,19,其它n,其它n,2023/10/14,课件,20,(4)编写主程序。图 10.4.1 给出了主程序框图,供参考。本实验提供FFT子程序和通用绘图子程序。(5)按实验内容要求,上机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2023/10/14,课件,21,图10.4.1 主程序框图,2023/10/1
10、4,课件,22,3.上机实验内容(1)对 2 中所给出的信号逐个进行谱分析。下面给出针对各信号的FFT变换区间N以及对连续信号x6(t)的采样频率fs,供实验时参考。x1(n),x2(n),x3(n),x4(n),x5(n):N=8,16=x6(t):fs=64(Hz),N=16,32,64(2)令x(n)=x4(n)+x5(n),用FFT计算 8 点和 16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X(k)=DFTx(n)(3)令x(n)=x4(n)+jx5(n),重复(2)。,2023/10/14,课件,23,4.思考题(1)在N=8时,x2(n)和x3(n)的幅频特性会相同吗?为什么?N=16呢?(2)如果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信号 处理 课件 10 上机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