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ppt
《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察法,请您思考,观察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教育研究中的观察会有何不同?,教育观察法,观察法是收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初步方法。指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有计划考察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教育观察与日常观察的区别,教育观察法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吗?,请您思考,教育观察法的优点:,1.简便易行;获得资料可靠性较高;还经常有意外资料获得。2.非常适用于对非言语行为类资料的收集;3.可以有效配合调查法进行研究4.比调查法、实验法等更少人为性,很少使被研究者行为成为研究者的产品。5.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和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连贯性的分析,使事情前因后果得以突显。,教育观察
2、法的局限:,1、缺乏控制。研究者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2、难于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3、资料难以系统的分类和编码,与假设相关的结论或者综合资料比较困难;4、样本量小。由于观察法费时、费力且需深入进行,故其样本容量不可能大;5、个案未必具有代表性,可能存有相当的片面性、表面性和感性。6、需获准进入。可能也会有隐蔽观察的情况,但多数需获准;7、研究敏感性的问题缺乏匿名性。有些敏感性问题,被研究者可能会隐藏起来不配合研究。,观察法的类型,1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2根据评价者是否
3、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依据感观来进行观察,它还包括:参与性观察、部分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三种。参与性观察就是一种“融入”式的研究,是一种局内人的角色;非参与观察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客观的观察记录。间接观察法。通过仪器来进行的观察,通常在实验室观察中最常用。,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其中一员,并进行观察,从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自然加入到被观察者群体中进行的观察。完全参与观察能深入地了解到被观察者的真实资
4、料,但如果参与过深,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立场.,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进行的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避免了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的疑虑,可以进行自然地观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或是隐瞒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大某种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非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方法不容易深入了解到被观察者的内部情况。,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的比较,总体来说,参与观察要比非参与观察效果好。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既
5、有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所观察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及时发现一些新的研究信息。,教育观察的取样技术,(1)时间取样(2)事件取样(3)活动取样,时间取样法,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着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把被研究者在每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看成是一般通常情况下的一个样本,如果抽取充分多的时段,在这些时间段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便可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例:,如每周二、四、六上午第一节课,通过观察一节课内,当老师提出的问题时,男女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来研究男女学生的成就动机。,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
6、究方法。如对小学生争吵行为的研究,每当小学生出现争吵行为时的观察就属于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记录。记录方法可采用行为分类记录系统与对事件前因后果及环境背景等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教育观察法的实施步骤,确定研究目的。需要制订研究计划、明确观察任务。(不适用于非结构性观察)决定拟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观察手段以及记录方式等;获准进入观察领域(或邀请被试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接触观察对象;与被研究者形成友善的关系;进行为期几天、周、月,甚至年的连续性观察从观察研究中退出进入分析资料阶段,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1、开放和集中相结合(聚焦
7、式观察)观察的步骤一般是从开放到集中,先进行方位的观察,然后逐步聚焦。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变换使用狭窄和视野和开阔的视野,同时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获得比较丰富的对象资料,即先观察局部,再观察整体,或反而行之。聚焦式观察不同于全结构封闭式观察,它目的单一、问题集中,但观察的方式始终是开放的。,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2、回应式反应。回应式反应是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发起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自己主动采取行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观察者比较自然地融入被观察者日常活动,是当他们在年龄、职位等方位处于低位时。回应式要求观察者很少主动地提问,也不特意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始终保持被观察者原有的互动模式和
8、行为节奏,力争通过回应式反应将自己融入对方现有的活动之中。回应式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深入地理解被观察者的文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有深入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才可能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如果我们死死抱住自己的思维图式,就无法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现场观察的具体作法,3、观察内容的选择与变化。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如下问题:我到底打算观察什么?什么内容对我比较重要?我观察的内容应宽泛到什么程度?应该具体细致到什么程度?无论对什么现象进行观察,我们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研究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观察,就会重点突出。观察内容与问题之间不仅仅是后者决定前者,在诸多质性研究的材料收集中,前者也可以改变后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科学研究 观察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