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概述.ppt
《教育测量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测量概述.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一、教育测量的含义 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由于教育测量主要是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比对物体的物理特性的测定要因难得多,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精神时刻在发生变化不易控制,而物体物理特性的测定无论在单位上还是在稳定性上都比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优越得多。所以,教育测量与物质测量有着根本的区别教育测量有它自己独具的特点。,二、教育测量的特点,(一)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 教育测量所要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智力发展水平及才能等,这些都是不易触及的心理品质。因此,
2、教育测量主要用于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即不能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实体。对学生精神特性的测定,只能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从行为上表现出来,或根据学生对测验题目的反应,运用推理和判断的方法去间接测定这些行为属性。正因为教育测旦是间接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无关因素的影响,产生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再就是对测量内容的界定比较困难。因此,要求测量者在编制测量和实施测旦时采取谨慎的态度,结合有关专业知识科学进行。,(二)教育测量具有不确定性,教育测量的不确定性是指教育测量所使用的工具的单位和标准是相对的。教育测量不同于物理测量,在一般情况下物理测量的度量单位是比
3、较稳定的,也是较确定的。教育测量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测量尺度的相异性。即对于教育测量来说,对同一被试的测量,不同的测评者使用的尺度不一样必然使测量产生误差因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第二,教育测量活动的不易复验性。即对于教育测量来说,由于工具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因而很难再次使用尺度对先前的测量进行检验,这是由影响教育测量的多因素决定的。第三,测量单位的相对性。即在教育测量中测验分数的价值是相对的。一方面,由于试题的难易度不同,评分标准不同,班上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不同,因此,不同班级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不同试题的考生分数价值并不相等;另一方面,同一试题的考生分数,如59分比60分少1分98分
4、比99分少1分,这两个相差的1分,并不是由相等的标猴来确定的,因此,单位是相对的。,(三)教育测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育测量既是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重要工具,又是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旦的保证。因此,教育测量的内容、难度、实施程序等都必须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以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来制定。教育测旦的员终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在学业、智力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以便合理地组织教育活动,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贯彻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种不顾教育目的的要求,为测量而测量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测量的要求的。因此,这更加显现厂教育测旦的严肃性。,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业成
5、绩、学习能力及思想品德等方面是可以测量的,但由于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不稳定性以及为教育目的的服务性,就要求教育测量者必须了解测量的方法和编制技术,掌握测量工具的科学使用方法和策赂。,第二节 教育测量的发展史,教育测量源远流长。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教育测量起源于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教育测量起源于我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教育测量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国,19世纪以后在教育测量方面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也有不少可借鉴之处。,一、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1864年以前是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在很久以前、西方各国学
6、校广泛采用的考试方法是口试,对学生逐个进行口试,以评定学生的知识程度。后来学生日渐增多、这种口试方法显然对大批学生的评定带来困难。公元606年即隋炀帝大业二年我国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通过分科考试来选取人才,采用贴经、墨义、策问、诗赋等方法去测试学生这对西方产生很大影响。欧洲学校的笔试开始于1702年英国的剑桥大学,1845年美国麻省波斯顿市教育委员会开始采用笔记的方法考查该市所属学校的毕业生。以后,西方各国相继采用笔试来测评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由于试题所覆盖的知识面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爱好等进行评分,不能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因而这一阶段的测量不是科学的教育测量。
7、,二、客观标准化测验阶段,1864年,英国格林威治医学院教师乔治费舍(Fisher Ceorge)收集了许多学生的成绩汇编成量表集一书,试图提供一个可以度量学生各科成绩的参考标准。该书中列有评定各科成绩的等级,评定学生成绩时:可将学生成绩与量表上的样本等级相对照,以确定学生成绩的等第。这可以说是客观标准化测量的萌芽,使教育测量走上了客观标推化测验。所谓客观标准化测验是指以一定的目的为依据,编制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量表给出标准答案、评分标准,以及标明测验常模(即年龄或年级测验平均分),用以衡量被试的所得成绩和地位。,三、客观测验的深入发展阶段,随着教育测验运动的发展,教育测量也暴露出一些弱点。30年
8、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Progressive Education Asociation简称PEA)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测量虽然可使考试客观化、标准化,但对学生的社会态度、兴趣、品德、性格等不能全部把握测量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改革。因此在PEA会长艾钦(wMAikin)为首的领导下,由泰勒(RwTyler)等教授组成了研究委员会,进行了历时8年之久的实验研究,称之为“八年研究”(1933年一1940年)。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全面发展人的才能,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和测验的编制原则,并悉心设计了一套教育评价法,把所有能够用来考查效果的方法综合起来,以评鉴教育是否实现全部目标,从而推动
9、了教育测量的深入发展。,美国的教育测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测量由原来对学生知识的测量发展到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测量;由原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量发展到对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等效益方面的测量;由原来的一双“常模参照性测验”,即根据所得分数的常模,来进行考生之间的分数比较,以选拔人才,发展到选用“目标参照性测验”。由于这种测验是根据学生答对试题的比例来判断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因而在确定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能否升级、毕业等方面被广泛地应用。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出现了许多从事测量研究工作的专业组织机构,最著名的有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它成立于1947年,主要举办高等学校入学考试(SAT)、研究生资格
10、考试(GRE)和“作为外语的英语测验”即“托福”(TOEFL)考试。另外还设计各种职业性考试,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临时设计各种考试,如会计、医生、律师等行业,都运用教育测量来选拔人才、分配工作和鉴定工作效率。,在我国,1917年以后也开始了教育测量的研究,俞子夷曾编写了小学国文毛笔书法量表、小学算术应用题测验等,此外,还有陈鹤琴和廖世承编制的英文、常识、历史、地理以及混合理科测验等。在这一时期,各科测验的编制规则、施测步骤、评分及统计分析方法都有较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测量得到了很大发展许多同志从事这方面向题的研究,如林传鼎、张厚灿等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中国
11、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修订了多项性格记录表,吴天敏修订了斯坦福Bs量表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开展了“初中平面几何学业成绩测定”的研究等等,目前我国有关教育测量的研究,正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第三节 教育测量的要素和种类,一、教育测量的要素(一)参照点 参照点是计算事物数量的起点,又称零点。零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如各种度量衡器上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零点,是人定的零点,如温度的测量以冰点作为零点。在教育测量中,所使用的参照点几乎都采用人定的相对零点。人定的零点的最大限制是不能以倍数的方式解释分数。例如,有两件物品,一件重50KG,另一件重100 KG,可以说,重100 KG的物品是重50 KG物
12、品的2倍。而在教育测量中,甲学生的智商是100,乙学生的智商是50,我们不能说甲学生的智力是乙学生智力的2倍,因为没有真正的零智力的学生。同样甲学生的学科成绩是100分,乙学生的学科成绩是50分,我们不能说甲学生的成绩是乙学生成绩的2倍。这是我们在解释教育测量分数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二)单位 物理测量的单位比较明显,如长度以米、厘米等为单位,重量以牛为单位,时间以月、小时等为单位,缺少单位,数量的多少就无法表示,数量分析也就无从进行。好的测量就必须具有好的单位。一个好的测量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明确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同样的意义;二是有相等的价值,即单位与单位之间距离要
13、相等。物理测量所使用的单位容易符合这两个条件,而教育测量使用的单位严格地讲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如以百分制为单位测量学生学习成绩,50分与51分之间价值差异不等同于99分与100分之间的价值差异。当然,教育测量必须具有单位,我们应当尽量改进教育测量的单位,使之科学化。,(三)量表,量表是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载体。它是测量的工具,是表示数量的方法。如天平是权衡质量的量表,尺于是度量长短的量表,而教育测量则是以文字试题、图形、符号、操作等方式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就、智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教育测量中所使用的量表有四种类型,即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1称名量表,称名量表是一种最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测量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