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6讲.ppt
《教育学原理第6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第6讲.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目的,第6讲,本章主要内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四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常见命题方式:辨析题2007年考研试题 辨析题 46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2008年考研试题:辨析题 47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2008年考研试题:辨析题 47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答题技巧小贴士 之:辨析题,错误。分析:此题为概念辨析。概念辨析类题目的答题关键是讲清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各自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最后根据题意说明教师应该怎么做。,2007年考研试题 辨析题 46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
2、的制定的。分析:仍然是概念辨析。(类似的如“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答题要点: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指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规定和要求。,一、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它们在对教育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区别:教育方针所含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目的重在阐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则重在说明“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一
3、、教育目的,(二)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 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社会是铸模,个人是金子”,评价: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在探讨社会和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和过强的观念意识,无视人发展的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极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一、教
4、育目的,2、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勒,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评价: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正确的,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把人当工具,造成对人的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原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