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1[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ppt
《教育1[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1[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教 育,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内容纲要:,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章 教 育,一、教育是什么?,二、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第一节内容纲要:,三、教育的历史形态,一、教育是什么?,汉语“教育”溯源,甲骨文中的“教”和“育”;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一)“教育”词源分析,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
2、而教育之,三乐也”;,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西方“教育”,把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引导出来,使其成为现实。,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狭义的教育:,(二)“教育”的定义,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3、:,二、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一)教育者,(二)学习者,(三)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其它要素:如教育环境、教育效果等,三、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1.神话起源说:观点: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评价:这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错误的,非科学的。,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动
4、物界;评价: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评价: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者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基本)职能: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评价: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特点:,1.教育同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内容贫乏,形式简单;3.教育的平等性。,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一)原始形态的教育(人类社会
5、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特点:,1.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2.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四书五经、六艺、教会七艺、骑士七技4.教学方法呆板,主要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二)古代形态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 社会形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会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樊迟问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选读:,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义务教育英国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建立5-12岁的七年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日本于1872年颁布学制,规定6-14岁的八年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法国于1881年和1882年先后颁布教育法令,规定对6-13岁儿童实施免费的、世俗的初等义务教育。3.教育形式多样化4.教育具有科学性,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三)现代形态的教育(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二次世界大战),特点:,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四)当代形态的教育(
7、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1965年,保罗朗格朗率先提出;保罗朗格朗:被誉为“终身教育之父”终身教育的含义: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2.教育的全民化:,所谓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对象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是一种必须。全民教育更多侧重于普及教育,而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包括
8、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4.教育的整合化:,当代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5.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既表现为教育要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又表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与科研上的运用。,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及举措:2000年,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通知;2000年,关
9、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2年,“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3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名词:学校教育、终身教育2.教育的本质是_。3.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_。教育平等包括_、_和教育结果平等。其中_是基础。4.下面哪一位教育家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A杜威B保罗朗格朗C赫尔巴特D凯洛夫5.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可以把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复习题:,补充: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补充:教育的功能:,功能体现:,1.教育最首要的功能
10、是促进个体发展;2.教育最基础的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3.教育最直接的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4.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二、人的发展的规律,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节内容纲要:,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含义:,人的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适应与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一)发展的统一性(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三)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四)发展的
11、不均衡性(五)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六)发展的互补性,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和谐统一,(一)发展的统一性,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为对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综合育人,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充分、和谐地发展。,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对教育者的要求:,例如: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古人云:喜伤心,悲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也就是说,喜、怒、哀、乐、思、忧、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情感体验,但如果太过于强烈,都会伤及身体。总之,心理健康与躯体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疾病并不可怕,如果这种疾病引发了心理问题,或者由心理问
12、题引发了疾病则没有单纯的疾病那么容易解决了。,例如: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例如:运动对婴幼儿高级心理活动的影响:例如爬行取物这个动作:看见玩具后想要思维,爬过去的过程中要付出努力意志力,拿到后很开心情感体验,第一次拿到后还会很有兴趣的接着拿兴趣,获得爸妈的表扬后会有成就感。这些高级心理活动在不能爬行以前发展比较缓慢。,顺序性:,(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循序渐进,例如:身体动作的发展顺序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规律。从上到下:头、颈躯干四肢手、脚由近及远:躯干四肢手、脚由大到小:大动作发展细小动
13、作发展 例如:儿童抓的过程 一把抓,三指抓,二指抓,例如:心理发展方面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一般情绪(喜怒哀乐)高级的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意志力的发展:23岁开始有意识地行动或抑制某些行动,(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表现出质的变化,从而使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诸阶段,可以有出现时间的早晚,但没有顺序之间的颠倒。,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个阶段皮亚杰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14、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例如:根据生理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划分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18岁);,(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依据年龄特征,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对教育者的要求:,稳定性:,(三)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 本质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