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软件讲稿10.ppt
《PKPM软件讲稿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软件讲稿10.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邵 弘,钢结构的特点及分析控制,1。钢结构的特点2。分析模型3。钢结构的设计控制4。混合结构的设计控制5。总结,1.1。一般钢结构的特点,结构方案的随意性:结构没有明显的楼层概念,它只根据需要而设置钢梁、支撑、楼板等。建模时,采用大量的特殊手段:如层间梁、修改节点高度、错层梁、坡梁、斜柱、楼板开大洞,等等。建筑设计只满足功能的需要:不考虑结构的要求,如层、层刚度、薄弱层、位移比、侧移刚度,等等的概念。所以结构布置大多为空旷的、不规则的、刚度不均匀的空间结构。给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结构薄弱点:由于结构存在较多的不规则、不连续性,多层钢结构大多都会产生多处局部振动,造成多处薄弱部位。给结构设计带来
2、难度。,水平支撑加变截面柱,变截面梁柱,多层钢结构工业厂房,空间塔围结构,普通多层钢结构,普通多层钢结构,特殊工业钢结构,1.2。高层钢结构的建模特点,高层钢结构往往带有,型钢构件、钢管构件、钢板剪力墙等等特殊的结构形式,设计时,应分别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规程。对一些特殊工程,还应作模型试验。高层钢结构的建模,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基本上符合,尽量避免错层、楼板不连续、平立面不规则、扭转不规则。高层钢结构往往采用大量的支撑,超高层钢结构大量采用支撑转换层、刚性层。建模时应尽量避免越层支撑。在高层混凝土结构的顶部加有钢塔时,建模要根据这类结构合理分析的需要。如:整体建模分析、分开建模分析等等。更
3、要考虑等效质量、荷载的合理作用。应特别注意混合结构的建模方法。如剪立墙与钢梁的连接。,高层钢结构支撑为主要抗侧力结构,2.1。钢结构的局部振动,结构分析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规程。结构分析一般可以选择:弹性楼板、P-效应、总刚模型计算结构的振型、振型数应取得足够多满足有效质量系数,等等。结构的振型分析,可以观察到结构的薄弱部位,应尽量减少结构的面外振动、局部振动。采用面外加强的方式,减少局部振动和薄弱部位。当梁的高差较小(在梁高范围内)时,应简化成同一标高,这样可避免短柱的应力突变,造成设计超限。当结构为抗震控制,应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突变,减少薄弱层。,板厚为0,产生大量的空旷结构,振型数要多
4、取,振型需要取到60个才能满足要求,振型需要取到60个才能满足要求,局部振动的处理,当局部振型靠前,说明在此处形成薄弱部位的可能性越大。当第1振型就是局部振动时,可以肯定该部位是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将首当其冲遭到破坏。局部振动产生的薄弱部位,往往是局部的刚度失却。如:楼板开洞太多;只有平面内支撑,没有平面外支撑;或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异太大造成。等等。改善结构的刚度,使之均衡,以避免局部振动。如:增加平面外的刚度等。建模的不当或计算模型的不合理,也会造成局部振动。通过增大振型数、保证有效质量系数等,产生局部振动的结构虽然是可以分析的,但是在设计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2.2。钢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5、,在钢结构分析时,应考虑P-效应,即简化的几何非线性。当结构受力特殊时,还应考虑材料非线性,即弹塑性分析。钢结构由于其材料的一致性、各向同性性、均匀性等,其材料非线性性能是比较容易模拟的,分析结果的真实性较高。所以,一些特殊钢结构工程(如:体育场馆、重要的构筑物等)都应考虑弹塑性分析。非线性分析也可以找到结构的薄弱部位。可以确定结构在大震下的承载能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P-效应的计算选择,软件采用的计算方法,软件采用等效几何刚度的有限元法 来考虑P-效应。P-效应是一种简化的几何非线性计算方法。一般结构还是属于小变形,所以P-效应是可以满足设计需要的。当需要考虑材料非线性时,应采用弹塑性
6、分析,即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或弹塑性动力分析(EPDA)。以得到结构大震下的承载能力。,不考虑P-效应,不考虑P-效应,考虑P-效应,考虑P-效应,2.3。钢结构分析模型的简化,屋架的模型简化。,刚性杆或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柱顶铰接,屋盖计算模型简化,平板网架的模型简化。,定义超大房间按刚性楼板假定分析,网架荷载按集中力作用到四周,网壳的模型简化。,网壳荷载按集中力作用到四周,超大房间按板厚为0考虑,注意网壳传给四周的水平推力,柱脚连接刚度的简化。一般上面两种柱脚连接,都按刚接处理。但是,实际情况却有出入。因为高强螺栓不能完全约束柱脚的位移,计算时按刚接处理,柱底约束偏刚,结构位移计算偏小
7、,柱底内力偏大、柱顶内力偏小。,箱形刚接柱脚连接,H形刚接柱脚连接,梁腹板高强螺栓连接刚度的简化。梁柱刚接的连接方式:翼缘焊接、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在计算时按刚接处理是合理的。柱梁铰接的连接方式:腹板用高强螺栓连接。这种连接实际上腹板还是有承载能力的(约是刚接的40%),按铰接处理梁的跨中弯矩将偏大,梁支座处截面(腹板)没有进行强度验算,存在隐患。,梁柱刚接,梁柱铰接,主次梁的连接同梁柱的铰接类似,也有刚度模拟问题。严格地说,钢结构的铰接是一种半刚接,如何合理的模拟这种半刚接,是需要研究的课题。,3。钢结构的设计控制,在分析高层钢结构时,P-效应一般总是要考虑的,其它的设计选择应根据相应的规范
8、、规程而定。梁柱节点域的变形问题:目前程序没有考虑梁柱节点域的剪切变形,这也是一个复杂问题。如考虑节点域变形,而梁柱采用节点以外的长度,与不考虑节点变形,而梁柱采用形心长度。这两种分析模型,对结构影响变化有多大,目前研究较少。节点剪切变形与节点域的加固程度有关,所以也不容易合理地估计。总之,只要对节点域加固,一般可以不考虑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偏心支撑:在高层钢结构中设置偏心支撑,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延性,避免支撑附近构件内力突变,通过耗能梁吸收地震作用,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强柱弱梁的要求:根据抗震规范对钢柱作“强柱弱梁”的验算。但是可以有三个放松条件。所以用户可以对验算结果酌情参考、调整。长细比
9、验算:当结构设计是抗震设计控制,则长度系数可以取1.0。层间位移:抗震规范规定,当地震力作用下的位移应小于1/300,当为高层钢结构时,可以放松到1/250。同时还应考虑舒适度的要求,控制顶点的加速度值。有侧移无侧移:1。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小于1/1000时,可以按无侧移设计;2。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大于1/1000但小于1/300时,柱长度系数可以按1.0设计;3。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大于1/300时,应按有侧移设计。,结构有侧移无侧移的判定,有侧移、无侧移实际上与荷载作用有关。荷载组合基本按以下四类:(1)恒+活;(2)恒+活+风;(3)恒+活+地震;(4)恒+活+风+地震。其中,2、3、4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KPM 软件 讲稿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