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完整.ppt
《教师职业道德完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完整.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高 闪,一、课程结构,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道德1、道德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 mrlt)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2、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
3、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一、职业与教师职业,1、职业 职业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职业具有:专门性,稳定性、独立性、特殊性等特点,2、教师职业(1)、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师:是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特别强调教师的阶级性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袁腾飞,生于1972年2月8日,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精华学校教师,他以幽默犀利的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向学生们传授历史知识。被中国
4、某些人奉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编写者之一,曾参与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工作。于2009年7月13日8月11日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两宋风云”。出版图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两宋风云、塞北三朝。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和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邀请录制节目,并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1位,引发广泛关注。,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长期性和复杂性 任务复杂、对象存在差异、工具复杂、过程复杂,结果多样(2)延续性和艰苦性:时间和空间(3)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中创新(4)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熟练掌握内容传达学生,在日常身体力行为学生做
5、典范(5)个体性和群体性:课堂教师独立完成;课下团队协作,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1)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而重要的作用A、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为社会的延续发展贡献巨大B、教师是人类智力的积极开发者,为科学文化事业进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C、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为社会整体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D、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2)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间接而巨大的作用(3)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引导作用,二、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
6、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以及适用对象的限定性2、教师职业道德 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的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意识水平高层性2、道德境界高尚性3、道德意识自觉性4、行为举止示范性5、道德影响广深性6、道德内容先进性,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一、调节作用二、教育作用三、导向作用:教育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的重心和对象四、促进作用,一、调节作用,1、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通过
7、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4、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二、教育作用,1、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三、导向作用,1、激励作用2、控制作用3、调整作用4、矫正作用,四、促进作用,1、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一节 教师职业
8、道德原则概述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三、教书育人原则四、乐教勤业原则五、教育民主原则六、教育公正原则七、人格示范原则八、依法执教原则,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在某一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或阶级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二、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1.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2.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要求3.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主导地位4.必须符
9、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该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其原因是1、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2、集体主义正确的解决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3、集体主义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4、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抗击非典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该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
10、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教育则作为过程主体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2、其客观依据主要体现在(1)教育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其他教育活动参加者的关系(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3)教育过程的一切参加者,都需要调节好自己与别的参加者的关系主要是参加者自己与其他的参加者,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3、坚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2、真诚的与其他教育者
11、合作,斯霞,当代初等教育女专家。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2004年1月1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她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她的床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斯霞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三、教书育人原则,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其名言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教师在其
12、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四、乐教勤业原则,1、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做崇高的事业来追求2、勤业精业,勇于探索,五、教育民主原则,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具体要求1、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2、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3、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宁鸿彬的“五个允许”北京某学语文教师宁鸿彬在接到一个新班后第一课就向学生宣布“五个允许”,同时他还向学生宣布给自己的“四条守则”。五个允许是:1、在课堂上听、说、读、写
13、,允许有错误;2、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看法;3、允许跟老师争论问题;4、允许保留自己不同于老师的意见;5、允许在老师讲课中间随时质疑。四条守则是:1、表彰和采纳学生的正确方法和见解;2、肯定学生发言中的正确因素;3、善于处理学生的错误答案;4、老师说错话或有疏漏要做自我批评。,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
14、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
15、能心存感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诚如贝多芬所言:“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美德和善行的成长环境。把美德、善行推荐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六、教育公正原则,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的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宜的教育,满足个体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所应
16、得,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因材施教3、赏罚分明,七、人格示范原则,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人格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人格是一种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教育因素。具体要求1、教育者先受教育2、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3、要有良好的状态,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
17、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八、依法执教原则,依法执教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具体要求1、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3、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4、廉洁自律,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第一节 教师良心第二节 教师公正第三节
18、 教师义务第四节 教师荣誉第五节 教师威信,第一节 教师良心,一、教师良心的含义1、良心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的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2、教师良心教师道德的灵魂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社会想是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的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觉教育行为进行道德的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趣说良心原来,“良心”是“量心”的谐音。有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个王木匠,手艺高明,远近闻名。60多岁了还没有家小。邻村一个叫张全的后生
19、,想把王木匠的手艺学到手,就登门拜师,愿意侍奉王木匠一辈子,做他的儿子,为他养老送终。王木匠答应了。张全很听话,也很孝敬,加上心灵手巧,又很勤快,王木匠很高兴,人们都说王木匠有眼力,有了这么个好徒弟和孝敬儿子。一年过去,张全能独立干活挣钱了,见王木匠也没有更大的能耐,就借口回家探亲,一去不复返。王木匠又伤心,又气愤,心想,幸亏留了一手绝活没有传给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于是就用这绝活做了个木头人,让木头帮助自己拉锯剁木,做家务。这事很快就传开去,无人不夸王木匠的鬼斧神工。张全得知后,急忙买了许多礼物来拜见师傅。他一进门,木头人就给他端茶倒水。张全跪在师傅面前认罪,乞求师傅原谅。王木匠二话不说,就命
20、他照木头人的模样自己动手做一个。张全暗喜,把木头人的大小尺寸,前后左右,上下四角,仔细量了又量,不放过丝毫细节。木头人做好了,同王木匠做的一模一样,但就是不会动弹。王木匠这时开口说话了:“你量的大小尺寸虽然丝毫不差,各部分的榫头也密丝密缝,但就是没量心,没量心,木头人怎么会动弹?!”他语义双关,既是检讨自己当初没有看出对方心术不正,也是责骂张全不安好心。于是“没量心”便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后人便把“没量心”谐音为“没良心”,专门用来责骂不安好心的人和行为。,二、教师良心的社会基础,1、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教师的良心的产生,是以人类教育获得的发展为基础的2、它是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
21、觉反映3、它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教师的自我道德体验、自我道德教育是形成教师良心的基础,三、教师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作用,1、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着指导作用在教师的道德行为抉择中,突出表现出教师良心的指导作用2、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着监控作用符合教师道德的行为予以坚持和鼓励,不符的予以克服3、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结果起着评价作用在一系列的教育行为之后才能从实际的教育效果及影响中得到全面的深刻的认知,从而做出良心上的评价,案例1、福建仰恩大学近日开除了一名以“挂科”名义向学生收钱的林姓教师。以“挂科”为名向学生收钱的,不止林某一人。学生们在网上评论中
22、点了多个教师的名字。据悉,2003年,该校一名即将调往南昌市公安局工作的年轻女教师,因为向学生收取1000多元“挂科费”而被学生拍照,后遭校方解雇问:学校处罚是否恰当?林姓教师都违反了哪些法律?违法了哪些教师道德?2、有一位教师,在第一次收取学生的课补费时,心里久久难安,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在承受着良心的谴责,但他得到了一笔相对于他的工资不少的收入;第二次,他已经比较坦然;第三次,他感觉理所当然 不知多少次的时候,他甚至感觉这钱收得太少 问:从本案中你受到了什么警示?,第二节 教师公正,一、教师公正的含义1、公正,是人的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2、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
23、中,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全体合作者:外部是指教师同社会各界的关系;内部则包括教师个人与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关系,二、教师公正范畴的确立,1、教师公正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的制约科举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2、教师公正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由于教育劳动的特点,教师道德上的公正不仅仅表现在普施爱心,还应该更具体的渗透到对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上。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教学规律,深入了解每个学生,选择最为公正合理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手段3、教师公正的
24、确立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三、教师公正的作用,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进行2、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4、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教师对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说: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在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在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你还没有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差事,这也不算什么,有了好差事,你并不一定就有了好位置;有了好位置,不一定就能扮演好你的社会角色。只有你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了社会财富,你才算成功了,但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这位老师对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说
25、:你小学没考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中学呢;中学没考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大学呢;大学没考第一名,这不要紧,你将来还要走向社会呢;参加工作了,没有谋个好职业,这不要紧,你还可以寻找;一时找不到,这也不要紧,尝试着做几件事,你就会对自己有所发现。你一直没有成功,这不要紧,或许这是好事,这反倒是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不自满、从零开始的良好竞技状态。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从这个教师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案例分析.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道德 完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