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四章-光学仪器.ppt
《教学课件:第四章-光学仪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四章-光学仪器.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了解人眼的结构以及非正常眼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措施;2.明确视角的物理意义;3.明确助视仪器放大本领的物理意义,区别角度放大率与放大本领;4.掌握放大镜、目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放大本领的计算;5.了解光阑在光学仪器中的作用和地位;6.掌握有效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的计算;,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教 学 目 标,主要内容,本章围绕衡量光学仪器的三个本领进行教学,其中着重介绍望远镜、显微镜的放大本领和分辨本领,扼要介绍聚光本领。简单介绍光度学、像差的基本概念。,7.了解光通量、发光强度、光照度和光亮度的概念及其单位,特别是作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8.了解球差和色差的
2、形成和矫正;9.理解物镜聚光本领的物理意义;10.结合显微镜聚光本领的讨论理解数值孔径的意义,结合望远镜和照相机聚光本领的讨论理解相对孔径的意义;11.掌握瑞利判据、分辨极限和分辨本领的概念;12.掌握成像仪器的像分辨本领,熟悉人眼、显微镜和望远镜分辨本领的计算;13.掌握分光仪器的色分辨本领,熟悉棱镜分光计、光栅分光计色分辨本领的计算,一、光学仪器及分类,1、定义:,多种光学元件按一定的要求组成的系统光学仪器。,2、分类:,按性能:显微镜、望远镜、照像机和分光镜,按成像性质:,成实像的光学仪器。如照像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等。,成虚像的光学仪器 助视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3、,二、理论基础,主要: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其它:衍射理论、加工工艺学、材料科学等。,三、实际光学仪器,1、理想成像的要求:,近轴:近轴物点、近轴光线,单色:物体所发光线是单色的,4.0 概 述,实际光学仪器情况:非近轴和复色光。会造成如下矛盾:,2、两大矛盾,像的清晰度与像场能量聚集程度的矛盾,几何光学观点:必须满足单色、近轴条件,复色色差 非近轴象差,能量观点:不宜限于近轴区域。,要得明亮像,必须使进入光学仪器的光束尽量宽。,成像清晰度与细节分辨程度的矛盾,波动光学观点:光线越近轴光束受限越突出 衍射越明显像的清晰度越低,几何光学观点:减小象差满足近轴条件,像的清晰度与像面亮度、分辨本领不能
4、同时兼得,而矛盾不可避免。因而,实际光学仪器要根据用途,权衡轻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制造。,一、人眼的构造,1.巩膜:白色坚韧,厚0.40.8mm,2.角膜:透明,R:8mm,3.脉络膜:黑色不透光,4.虹膜:带色的彩带,5.瞳孔:直径:1.48mm,6.水晶体眼珠,折射率为1.42的胶状物,前后曲面半径:10mm,6mm,7.睫状肌,8.前房液水状体:淡盐溶液,折射率1.337,9.后房液玻璃体:含大量水份胶状物,折射率1.336,10.视网膜:视神经网,11.盲点:不引起视觉,12.黄斑点直径:2mm,13.中央窝:最敏感直径0.25mm,14.视神经,4.1 人的眼睛,二、简化眼,从上面
5、的图中可看出:人眼是一个由角膜、水状液、晶状体和玻璃液所组成的,物、像方折射率近似相等的,可变焦距的,共轴复杂光学系统(光具组)。它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所以人眼是一个能自动调节精密的光学仪器。其结构相当复杂。在许多情况下将其简化成如下的模型:,高尔斯特兰简化眼,光心,三、人眼的调节功能,1、定义:为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而改变眼睛的焦距的过程。,人眼的调节方式有两种:自动调节(自调节)和被动调节(矫正)。,2、自调节:,正常人眼靠睫状肌的松驰或紧张来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变人眼焦距的过程。由人眼自动完成的。,说明:,自调节有一定的限度:在近点和远点之间。,远点:人眼能
6、看清楚物体的最远点。人眼看远点处的物体时,睫状肌处于完全松驰的状态,晶状体曲面的曲率半径最大。,近点:人眼能看清楚物体的最近点。人眼看近点处的物体时,睫状肌处于最紧张的状态,晶状体曲面的曲率半径最小。,人眼疲劳程度与睫状肌的松紧程度有关:,看远物时,肌肉松驰,不易疲劳;看近物时,肌肉紧张,容易疲劳。,近点、远点和调节范围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近点变远:幼年78cm;中年25cm;老年12m。远点变近:幼年无限远;老年数米。随年龄的增长,肌肉衰老,自身调节范围变窄。,适当照明下,正常眼观察眼前25cm处的物体是轻松的,且能看清物体 的细节。称25cm为明视距离。,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助视仪器时一般
7、都使虚像成于明视距离、无穷远处或其间的某一位置处。,3、人眼的缺陷及矫正被动调节:外加辅助仪器改变焦距的过程。,具备完善的自调节功能的人眼称为正常眼;反之,称为非正常眼。,近视眼:远点在有限远处的人眼。,特点:晶状体曲率半径比正常眼小,外形凸出;像方焦点在视网膜 前,焦距短。,矫正前,矫正后,例4-1 一个远点为0.2m的近视眼戴上眼镜后远点可恢复到无穷远。求所戴眼镜的光焦度。,远视眼:近点比正常眼远的人眼,特点:晶状体曲率半径比正常眼大;像方焦点在视网膜后,焦距长。,矫正前,矫正后,例4-2 求一个近点为125cm的远视眼所戴眼镜的光焦度.,散光眼:角膜为椭球面的人眼。也称为像散眼。,由于椭
8、球有两个对称平面,分别包含长、短轴,因而具有两个不同的焦 距。主轴上的一个物点将成两条像线。像散。,矫正方法:戴柱面透镜。利用其像散作用,与散光眼的像散相抵消。,近视(或远视)+散光:戴一付一面为球面、一面为柱面的透镜。球面用于矫 正 近(远)视,柱面用于矫正散光。,四、人眼的视角,定义:被观察物对人眼光心的张角称为人眼的视角。,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是以该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对光心所张角度的大小衡量的。,表达式:,说明:,A、在人眼的可调节范围内,人眼对物体大小的感觉取决于其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因而取决于视角U的大小,当U1 时,人眼已无法区分物体了。,一切助视仪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增大人眼的视
9、角.,助视仪器:帮助人眼(正常、非正常)看清物体(远、近、大、小)的光学仪器。,一、放大本领的概念,1、定义:如右图示,物体PQ经助视仪器成虚象P Q,再经人眼成像于视网膜上,其像长为;去掉助视仪器后将同一物体置于原虚像所在处,对人眼直接所成像长为,则两个像长的比值称为该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用M表示。,2、说明:,必须将物放在同一特定位置比较两像大小。,放大镜和显微镜:明视距离处(25cm);望远镜:无穷远处。,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由上式可看出:助视仪器的作用就是增大人眼视角,从而改善和扩展视野。,注意放大本领 与角放大率 的区别。,在近轴条件下,即:M等于两视角之比,二、放大镜,1、
10、定义:帮助人眼看清微小物体及其细节的助视仪器。,2、放大本领:,使用放大镜的视角:,未用放大镜的视角:,以最简单的放大镜-凸透镜为例:,简单放大镜的放大本领:,作用:将被观察物体成一放大虚像,从而增大其对人眼的视角,并非将物体移近。,例:f=10cm,则 M=2.5倍,记为2.5。,M 与f 成反比。由于短焦距透镜像差大,所以M很大的放大镜没有实用 价值。常用的放大镜M3;若采用复合透镜,可使M达到20。,作业:P207 4.1、4.2,一、目镜的作用,从以上可知,放大镜是一种通过直接放大实物达到增大视角的助视仪器。下面将介绍一种放大像的助视仪器目镜。,1、定义:目镜也是放大视角用的仪器.通常
11、用于观察其它光学系统所成像的放大镜。,性质:放大镜。由复合透镜组构成的放大光具组。,作用:放大其它光具组的像,从而增大视角。,要求:A、具有较高的放大本领和较大的视角;B、具有一定的校正像差和色差的能力。,目镜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透镜组合而成。,复杂的助视仪器总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为物镜;靠近人眼的称为目镜。目镜通过放大物镜所成的像达到增大人眼视角的目的。,2、结构:,场镜+视镜+(分划板或称刻度尺),场镜:面向物体(即物镜的像)的透镜(或透镜组),视镜:接近人眼的透镜(或透镜组),分划板:包含可移动叉丝的透明刻度尺,用于提高测量精度,4.3 目 镜,二、两种目镜,1、惠更斯目镜,结构
12、:如图示,特点:,场镜、视镜均为同种材料的平凸透镜,且均以凸面朝向物体。,场镜焦距为视镜焦距的3倍,两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为视镜焦距的2 倍,所以场镜视镜的象方焦点重合。,光路图:如上图示。可适当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Q刚好在视镜的物方焦平面上,使出射光束为平行光束。,由于场镜的物为虚物,所以这种目镜无法对物镜所成的象进行测量,分划板应配置于F2Q 处,用于测量场镜的像的大小。由于分划板仅对视镜成像,场镜的消像差作用未起作用,因而,视镜的像差将使分划板的像仅在中央部分清晰,测量误差较大。,此目镜的视角大(可达400),结构紧凑,适用于生物显微镜。,2、冉斯登目镜,结构:如图示,特点:,场镜、视
13、镜均为同种材料的平凸透镜,二镜凸面相向,平面朝外。,场镜、视镜焦距相同,两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值的2/3。,光路图:如上图示。可适当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Q刚好在视镜的物方焦平面上,使出射光束为平行光束。,由于场镜的物为实物,所以可用其对物镜所成的象进行测量。分划板即配置在FQ的平面处,由于分划板同物FQ一样既对场镜,也对视镜成像,所以,场镜的消像差起作用,因而,可在大范围内清晰成像,测量精度高。,此目镜既可用于观察象,也可用于观察物,并可由配备的分划板对物镜所成的象进行测量,适用于测微目镜。,注:两种目镜均能放大像,增大人眼视角;但冉镜还可用于直接观察实物,配上分划板可精确测量实物和物镜所成
14、的像的长度。,4.4,4.4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一.显微镜的光路图,帮助人眼观察微小物体的放大镜,称为显微镜。其物镜和目镜均由共轴光具组构成。其放大本领远大于简单放大镜和目镜。,一、结构,-U,O,-U,P,Q,Q,P,y,Q,P,特点:物体PQ置于物镜系统(焦距很短)的物方焦平面F1附近,成实象PQ;PQ位于目镜系统(焦距很短)物方焦平面F2附近,成放大的虚象PQ。整个显微镜系统最终成放大倒立虚象于明视距离处。,二、光路图,惠更斯目镜,明视距离,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1、表达式:,设显微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物镜像方焦点和目镜物方焦点之间距离为。,物镜的横方放大率:,得:,从此式
15、可知,欲使物镜所成的像尽量大,物镜的焦距f1必须很短。,整个系统的像方焦距为:,显微镜作为一个放大镜,其放大本领为:,为保证成尽量大的像,物镜和目镜焦距均很小,将目镜作为放大镜,将物镜的像放大,从上可知f2必须很短。,从图中可知:,代入物镜横放大率值,得:,此式是显微镜所成像的视角。,若不用显微镜而直接看位于明视距离处的这个物体,则视角为:,于是显微镜的放大本领为:,P204(3-54),2、讨论:,即为物镜的横向放大率,其中,“”号表示物镜成倒立像,显微镜也是将物体直接放大,达到增大视角的目的。,显微镜放大本领等于物镜横向放大率与目镜放大本领 的乘积。,显微镜将微小物体成放大的象,常用于观察
16、近距离处肉眼难以看清的 细小物体。,定义:,帮助人眼观察远处物体的放大镜。,作用:将远物从物空间移至望远镜的像空间,从而增大对人眼的视角。,人眼以对望远镜像空间的观察代替了对物空间的观察。,性质:是一种放大镜。只是不是将物体直接放大,而是将远物移近,从而增大视角。,结构及分类,1、结构:物镜系统+目镜系统,2、分类:,按物镜的种类分:,A、反射式望远镜:物镜为反射镜;,B、折射式望远镜:物镜为透镜。,按目镜种类分:,A、开普勒望远镜:目镜为会聚透镜;,B、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以散透镜。,4.5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一、开普勒望远镜 1611年提出,1、结构特点:,物镜和目镜均为会聚透镜,且物镜像
17、方焦点与目镜物方焦点重合。,2、原理:光路如图示,无穷远处的物体PQ发出的平行光入射于物镜系统,成实象P Q于象方焦平面上;因为物镜系统的象方焦平面与目镜系统的物方焦平面重合,故最终由目镜系统出射的光为平行光,成倒立象于无穷远处。(望远镜的结构都这样),3、放大本领,眼睛在O处看像的视角为:,从图中可得:,注:,若不用望远镜而直接看远处物体,则视角为U=PO1Q,从图可知这个视角又为:,A:f10,f20,M0,故成倒立象,B:f1 越长,f2 越短,M越大。,C: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在镜筒内,可以放置分划板叉丝进行测量;,D:眼睛的位置O在镜筒之外,望远镜的视场较大。,E:镜筒长度 L=f1+f
18、2,镜筒较长。,开普勒望远镜的放大本领:,二、伽利略望远镜,1、结构特点:,物镜为会聚透镜和目镜为发散透镜,且物镜像方焦点与目镜物方焦点重合。,2、原理:光路如图示,无穷远处的物体PQ发出的平行光入射于物镜系统,原应成实象PQ于象方焦平面上;但成像前遇目镜,故作虚物对目镜成像;又因物镜系统的象方焦平面与目镜系统的物方焦平面重合,故最终由目镜系统出射的光为平行光,成正立象于无穷远处。,3、放大本领,使用望远镜后,无穷远处的象对眼睛的张角为:,从图中可知,未使用望远镜时,无穷远处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为:,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本领:,镜筒长度 L=f1-f2,筒长较短。,f1为正值,f2为负值,故放大本领
19、M为正值,望远镜成 正立的象;,说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在镜筒之外,无法放置分划板;,眼睛的位置O理论上位于镜筒之内,实际进入眼睛的光束的范围因此 而受限制,故视场较小;,注:望远镜不是将物直接放大,而是将物移近,从而增大视角。,式中的f2为目镜的焦距,三、反射式望远镜,定义:物镜都是用孔径大的反射镜制成的,这种望远镜叫做反射式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1)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特点:,1)无色差;,2)适当组合,可消球差;,3)物镜孔径大,成像明晰,易制造.,(抛物面镜),(2)卡斯格伦式反射望远镜,特点:,副镜用双曲凸面镜,无像差,结构紧凑.,(抛物面镜),(双曲凸面镜),(3
20、)施密特卡式折反射望远镜,特点:,2.用修正板矫正球差,结构紧凑.,(凹球面镜),1.主镜用凹球面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外观象一个5层楼高的圆筒,其主体长13.2米,最大直径4.3米(其中光学主镜口径为2.4米),两块长达12米左右的太阳能电池翼板伸展在镜筒两侧,总重量达11.5吨。这是一座高度自动化的空间天文台,它的主要性能要比通常的地面光学望远镜优越一个量级以上。哈勃空间望远镜从1979年蓝图设计到1990年投入观测,历时10余年,耗资15亿美元。若按重量计算,平均每克造价接近130美元,远比纯金更贵。哈勃望远镜拥有5台主要的科学观测仪器,包括两台照相仪,两台光谱仪和一台高速
21、光度计。每台设备都设计成相互独立的组装插件,可以分别或同时进行观测,也可以单独被撤换而不影响其它仪器。,“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拍到的马头星云AAT36,“哈勃”望远镜拍到的猎户座四边形星群,哈勃望远镜发现的迄今为止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回飞棒星云”(位于人马座,距离地球5000光年)。是一团由正在死亡的恒星排出的气体。人类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宇宙中,绝大多数星云的温度都高过宇宙大爆炸以来的背景温度3K,而这一星云的温度则低至1K(只比理论上的最低温度连原子也会停止活动的绝对零度高1度),温度如此之低,可能是“回飞棒星云”的独特形状造成其气体的高速扩散。,哈勃望远镜发现暗物质环 跨度约有260万
22、光年,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探测到了位于遥远星系团中呈环状分布的暗物质。天文学家们称,这是迄今为止能证明暗物质存在的最强有力的证据。,所谓暗物质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它的电磁放射和折射非常微弱,所以不能被直接探测到。按照天文学界目前流行的理论,暗物质才是宇宙物质的“主宰”,而我们肉眼能见的普通物质如恒星、行星,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不能被“看”到,但可测量到其存在的痕迹。,天文学家介绍说,借助“引力透镜”效应探测到的这个奇特暗物质环位于距地球50亿光年的一个编号为“CL002417”的星系团中。整个暗物质环的跨度约有260万光年。,“引力透镜”效应
23、是指,遥远星系团的恒星发出的光在“路过”被观测区域时,被大质量物质吸引而发生扭曲的现象。科学家借助这一效应来确定暗物质的存在。科学家分析发现,在约10亿至20亿年前,有两个遥远的星系团发生碰撞,并融合为一,它们中的暗物质也因此在猛烈冲击下聚合并重新分布,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由于引力作用形成了这个新的环状结构。,四、激光扩束器,1、定义:,扩束器将光束横截面扩大的光学仪器。,激光扩束器将激光束横截面扩大的光学仪器。,2、装置,倒用的折射式望远镜是很好的激光扩束器;,开氏,伽氏,显微镜的物镜(40、100)也可作简单的激光扩束器。,作业:P208 4.4、4.5、4.6,4.6 光阑 光瞳,一.光阑
24、的概念,作用:,限制光束,从而改善象的质量、亮度、景深、分辨率等.,二.有效光阑和光瞳,1.有效光阑:限制入射光束最起作用的光阑.,求有效光阑的方法:,每个后方光学元件对前方光学系统成象,取张角u最小者所对应的光学元件为有效光阑。,u,u,1、定义:光学系统中凡是对光能量具有限制作用的元件。,注意:有效光阑的确定是以成象物体的确定为前提的,即同一系统中,当物体的位置不同时,有效光阑可能会不同。,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对前方光学系统所成的象.如图AB.,出射光瞳:有效光阑对后方光学系统所成的象.如图AB.,(1)有效光阑是对光轴上某定点 P 而言的;,(2)AB 与 AB 对光束的限制作用是等效的;
25、,因 AB 是AB 的象,由光路可逆原理知从 AB 发出的光线也必须经过AB.,讨论:,2.光瞳,入射光瞳(入瞳)有效光阑经其前方光学系统所成的象。,出射光瞳(出瞳)有效光阑经其后方光学系统所成的象。,有效光阑,入瞳,出瞳,入射孔径角,出射孔径角,例如组合光具组:,三、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对一个确定的物点:,1、求出系统中每一个光阑经其前方光学系统所成的象。,2、由确定的物点对各个象作张角,通过比较确定其中张角最小的象。,3、张角最小的象对应的物(光阑)即为有效光阑。,4、张角最小的象为入瞳;将已确定的有效光阑经其后方光学系统成 象,即可求得出瞳。,四、讨论,1、若有效光阑在整个系统最前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课件 第四 光学仪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