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谈乡村振兴之道采访提纲.docx
《县委书记谈乡村振兴之道采访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书记谈乡村振兴之道采访提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委书记谈乡村振兴之道采访提纲问题1:归纳: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问: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怎样因地制宜制定措施?答:一是准确把握自身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优势和短板,确保措施精准管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东施效颦二是准确分析区域内“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分清主次轻重,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三是把全面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破瓶颈。以我县为例,我们XX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县内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政底子薄,通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但在农业机械化、农民职业化、村集体经
2、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因此,我县聚焦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明确把“产业振兴”作为首要突破环节,统筹推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是大力推动产业振兴。紧扣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完善XX、生猪、藤椒和优质粮油、蔬菜“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主引擎,生猪种业、XX种养循环产业园成功入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管理体系),自此我县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持续推进绿色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唯一获评首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荣誉的县(市、区)。20
3、22年全县粮食总产居全省第三,生猪出栏、油料总产均居全省第一,XX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70%、80%以上,“涪城XX”为全市首次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申报中央财政制种大县(油菜)奖励政策项目。同时,我们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发展思路,全力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领旗食品、铁骑力士绿溪优食谷等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唯三、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的县。二是大力推动人才振兴。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育村级后备干部1800余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2400余名。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着力解决基层干部待
4、遇保障、职级晋升、权责匹配等问题,让广大基层干部既有“干头”、更有“奔头二深入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红领计划”,加快打造“一廊四区多园多点”的返乡创业体系,建成创业示范园(区、点)20余个。积极探索用活用好新乡贤队伍,制定出台关于探索实施XX新乡贤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300万新乡贤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县级新乡贤馆和11个新乡贤产业顾问团,形成完善的新乡贤发掘、培育、管理和激励制度。三是大力推动文化振兴。深入开展“最美半边天”十大杰出青年”“梓州工匠”等典范选树活动,2022年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文艺轻骑兵惠民村村行”送戏下乡、农民丰收节等活动40余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万余
5、场,服务群众200余万人次,全县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非遗馆、家谱馆、萧公馆、梁时民美术馆等特色文化阵地建成开放,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激情进一步激发。在县乡村三级建设应急广播平台464个、播放点位8805个,成功纳入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县。四是大力推动生态振兴。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工383个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55%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培育“宜居乡村”达标村193个。全域推广“猪一沼一粮(药)”循环模式和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6.8%、96%,
6、成功列入全国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五是大力推动组织振兴。圆满完成乡镇党委和村(社区)换届工作,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和“一肩挑”比例呈现出“一降两升”,平均年龄下降6.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88.53%,“一肩挑”比例达99.1%、居全市第一;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3.6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9.3个百分点。积极探索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模式,完善村规民约、开办法治讲堂、推广道德评议,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工如古XX镇“四治并举”、潼XX镇“一主三治”等模式,都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问:这些措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答:我县通过上述工作措施,
7、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工作扎实有力、效果十分明显。2022年全县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省级先进镇1个、示范村12个,市级先进镇2个、示范村17个,县级先进镇8个、示范村34个,2022年全县经济总量位居XX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成功荣获XX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三农”工作先进县。近期,又成功进入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2023年)地方典型范例候选名单,有望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县。问:是否形成了具有典范效应的乡村振兴模式?答:目前,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亮点的乡村振兴模式。如XX镇五柏村依托藤椒产业园创建市级五星级现代农
8、业园区、涪城村依托XX种养循环园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振兴模式;永明镇永明村等以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为引领的生态振兴模式;景福镇宋观庙村以创业人才引进、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的组织振兴模式等。问:有哪些全国可借鉴的经验?答:一是把系统谋划贯穿始终。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系统谋划、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4个方面16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把党政群联动贯穿始终。乡村振兴是一项人才、资源、战略有效统一的系统工程。我县经过前几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县委统筹部署、政府牵头推动、镇村主体实
9、施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凝聚起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广泛合力。三是把因地制宜贯穿始终。实施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搞同质化,而是探索出适合各地实际的振兴路径,实现因地制宜、各美其美。比如,我县立足自身实际,鲜明提出了持之以恒擦亮农业大县农业强县金字招牌和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的发展路径。四是把压实责任贯穿始终。我们坚持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及巩固提升,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层层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年度考评激励,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因素。五是把示范引领贯穿始终。整合省市县涉农资金项目优质资源,集中向基础优势明显的镇村倾斜,鼓励梯次申报省市乡村振兴先进镇、
10、示范村,形成梯度联创、分级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开展乡村振兴创建的活力动力。问题二:探索: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问:县域经济对于乡村振兴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答:从城乡发展关系来看,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既能够加快推动城市发展红利流向农村,又能够加大城市吸引和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深入推进实施。从乡村振兴动力来看,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但目前大部分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差,依靠自身力量很难配套形成稳定性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因此
11、乡村经济发展必须紧紧融入县域经济大环境,围绕县域经济产业总体规划,积极发展产业链长、配套完善、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才能加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要素来看,人才储备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但目前农村“外出务工热”导致人才流失明显,县城在“人才争夺战”中缺乏新鲜血液补充,阻碍了高质量发展势头。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储备力和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外来人才、本土能人回归县域施展才华。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辐射力就越强,对乡村振兴的拉动力就越大。在具体工作实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委书记 乡村 振兴 采访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