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井田的开拓方式.ppt
《教学课件:第二章-井田的开拓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章-井田的开拓方式.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开采方法第一篇 井田开拓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一、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二、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形式分(1)立井开拓(2)斜井开拓(3)平硐开拓(4)综合开拓,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2.按阶段内布置方式(1)采区式(2)分段式(3)带区式3.井筒形式+开采水平+阶段内布置方式4.在开拓方式的构成因素中,井筒形式占有着突出的地位,常以井筒形式为依据,把井田开拓方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
2、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等几种方式。,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井田开拓的主要问题:1.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2.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3.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集中,简单 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 3、减少煤柱损失,提高回采率,减少维护量 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 5、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 6、考虑煤质、煤种,第二节 斜井开拓,主、
3、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称斜井开拓。一、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段式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典型的片盘斜井如下图所示,其井下部分是一个下山采区。井田沿煤层倾向按标高划分为数个分段,每段相当于采区的一个区段,习惯上称为片盘,适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1.井巷掘进顺序自地面向下沿煤层开一对斜井,直至第一片盘下20-30m,在第一片盘上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第一片盘回风巷,在第一片盘下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片盘运输巷(注:底板岩石巷道),然后,经平或斜石门掘进上煤层的超前平巷及开切眼,即可开始第一片盘的回采。,第二节 斜井开拓片盘斜井开拓煤层群,第二节 斜井开拓,2.生产系统包括:运煤系统、通风系
4、统、运料排矸系统对通风要求:主斜井用胶带运煤时,可兼作进风井,但V 4m/s。胶带斜井不得兼作回风井。,第二节 斜井开拓,3.优点:系统简单,工程量小,投资少,工期短,斜井沿煤层掘进易施工,能够补充地质资料,进一步了解煤层赋存情况。缺点:矿井内不能布置较多的工作面,矿井生产能力小;容易出现掘进与生产相互干扰,对地质变化适应性差。4.适用范围:适用于煤层埋藏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井田走向长度和倾斜宽度不大,煤层埋藏不深的小型矿井。,第二节 斜井开拓,二、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若干个采区,每个采区沿倾向划分为若干个区段。与片盘斜井相比优点:矿井内能布置
5、几个采区,不容易出现掘进与生产相互干扰,对地质变化适应性强。缺点:井巷工程量大,建井期长,系统复杂。,第二节 斜井开拓,三、斜井盘区式开拓近水平煤层,一般采用盘区式布置。斜井盘区与斜井单水平采区式的区别在于斜井盘区的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可以并列布置在井田倾斜的大致中央。,第二节 斜井开拓,四、斜井井筒层位选择、井筒装备及坡度(一)斜井井筒层位选择1.沿煤层布置 适用于煤层赋存稳定,煤质坚硬及地质构造简单的矿井。2.沿煤层底板岩层布置 斜井布置在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中,岩层距煤层距离不小于1520m,一般用于开采倾角较大的煤层。3.穿层布置当斜井倾角与煤层倾角不一致时,可采用穿层布置,即斜井从煤层顶
6、板或底板穿入煤层。,顶板穿层斜井从顶板穿入煤层的斜井称为顶板穿岩斜井。反斜井如图所示适用于倾角小的煤层,第二节 斜井开拓,当煤层埋藏不深、倾角不大、井田倾斜长度较小,因施工技术和装备条件等原因不宜采用立井开拓时,或采用斜井开拓,但受地貌和地面布置限制井筒无法与煤层倾斜方向一致时,可使用斜井井筒倾斜方向与煤层倾斜方向相反布置,这种方式称反斜井。与一般顶板穿岩斜井和底板穿岩斜井相比较,反斜井的井筒较短,但要向井田深部发展时,往往需用暗斜井开拓,增加了提升段数和运输环节。故采用反斜井时,反斜井以下煤层斜长不宜过大,开采水平数目不宜多。当煤层倾角较大,采用底板穿岩斜井受到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折返式
7、”斜井,,第二节 斜井开拓,反斜井,第二节 斜井开拓,底板穿层斜井从煤层底板穿入煤层的斜井称为底板穿岩斜井适用:较大煤层倾角,(二)井筒装备及坡度表2-1 各种斜井提升方式的适应条件,第二节 斜井开拓,第三节 立井开拓,一、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内带区式布置一般带区式布置多采用对拉工作面:两个工作面共有一条运输平巷(斜巷),两个工作面中的煤相向运输。1、井巷开掘顺序:2、生产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3、优点: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简单,运输环节少,通风线路短并有建井速度块、投产早。缺点:上山阶段的分带回风是下行风。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埋藏较深的矿井。,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课件 第二 井田 开拓 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9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