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节排种器理论.ppt
《教学课件第二节排种器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节排种器理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排种器理论,一、对排种器的技术要求,二、排种器的类型,三、外槽轮式排种器,四、水平圆盘式排种器,一.排种器的技术要求,二.排种器的基本类型,三.外槽轮式排种器,四.水平圆盘式排种器,对于任何一种播种机来说,核心就是排种器,他是决定播种机工作质量和工作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播种机能否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或满足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排种器的工作状况。,排种器的工艺实质是:通过排种器对种子的作用,将种子由群体化为个体、化为均匀的种子流或连续的单粒种子。,一.排种器的技术要求,1.播种量稳定;2.排种均匀;3.不损伤种子;4.通用性好且使用范围大;5.调整方便、工作可靠。,二.排种器的基
2、本类型,由于播种要求、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业区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使用的排种器种类繁多,主要是按照播种方法进行分类的。目前,常用的排种器总共分为二大类:,条播排种器:槽轮式、磨盘式、离心式、气力式;,穴播排种器:型孔盘式、型孔轮式、气力式。,在上述这些类型的排种器中,以外槽轮式排种器和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最具有代表性,其他类型的排种器大多是在上述排种器的基础上的演进产物,我们授课的重点将放在外槽轮式排种器和水平圆盘式排种器上。,一阶气送式播种机工作原理图,一阶气送式播种机结构示意图,三.外槽轮式排种器,外槽轮式排种器 内槽轮式排种器,1.基本构成,1.排种杯 2.阻塞轮 3.
3、档圈 4.清种方轴 5.弹簧 6.排种舌 7.排种轴 8.外槽轮,2.工作特点,通用性好;播量稳定;播量调节方便;结构简单;有脉动现象。,种子下排与上排a.下排 b.上排,3.工作原理,外槽轮转动时,种子逐次充满于凹槽内,随之转动,种子在排种轮槽齿的强制推动下经排种口排出(强制层)。同时处于槽轮外缘的厚度为C的一层种子利用种子之间的摩擦力和槽齿凸尖对种子的间断性冲击,以较低的速度被带出,该层种子被称为带动层。,带动层以外的种子被称为静止层。所以,外槽轮排种器每转排量是强制层和带动层的迭加。,FLASH,外槽轮排种器排种能力计算,设:d外槽轮直径,d=40.4,Z外槽轮齿数,Z=8,10,12,
4、L外槽轮有效工作长度,C带动层厚度,小麦:0.30.4cm,种子容重,小麦:0.750.79 g/cm3,种子充满系数,0.60.8,f凹槽断面积,t槽齿间距,强制层每转排量q1,带动层每转排量q2,整理得:,因C太小可忽略,排种轮每转排量 q=q1+q2,从公式中不难看出,影响外槽轮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他的有效工作长度L,所以,目前所使用的谷物条播机的播种量大多是通过改变外槽轮的有效工作长度来进行调整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Lmin(1.52)种子长度,4.提高排种器均匀性的主要措施,排种器工作时,由于本身外槽轮结构的原因,其排种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有脉动现象,不符合谷物种子
5、在行内连续播种的要求,为此,在排种器设计时采取了如下措施:,将排种器排种舌做成斜线状;将排种器由直槽改为螺旋槽。,四.水平圆盘式排种器,圆盘式排种器主要用于中耕作物穴播和单粒精密播种,按照圆盘的旋转方向可分为:水平圆盘排种器、垂直圆盘排种器和倾斜圆盘排种器等三种类型。,水平圆盘排种器:结构简单,低速工作时比较可靠(Vm=67km/h),但由于圆盘一般安装在地轮轴上,从下种口到种沟距离较大(投种高度H),易造成种子在沟内发生弹跳现象,致使株距合格率降低。,FLASH,水平圆盘,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结构示意图1.种子箱 2.推种器 3.水平圆盘 4.下种口 5.底座 6.排种立轴 7.水平排种轴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课件 第二 节排种器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