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站在长城上.ppt
《思品站在长城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站在长城上.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二节,站在长城上,第五单元 第二节,我们来猜一猜这是中国的哪处名胜?它似一条巨龙,俯卧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万里不见尾,蜿蜒崎岖,彰显霸气,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浓缩了无数位工匠们的心血!,学习交流,长 城,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长城,中华之魂!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长城,我想对你说,人们为什么要建造你呢?你身上的石头有1吨多重,人们是怎样把石头运到这高高的山上来的?要知道,在拥有巨型起
2、重机的今天,这也是一个难题呀!经过几千年,你为什么仍然那样坚固呢?,答案:,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三年之后,秦国陷入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由于大批军人转业需要安置,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滞留在咸阳,洛阳等大城市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六国混战时迅猛发展的军工企业也因为订单的突然消失而大量倒闭,大批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只能回到家乡种地。造成大量的民工返乡潮。2.秦始皇,秦始皇,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
3、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是的,雄伟的长城让我们自豪,给我们力量!伟大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深刻的影响了世界,也给我们无限的荣耀.,造纸术,蔡伦东汉人,蔡伦造纸过程:浸泡、捶洗-碱液蒸煮-捣烂调水-挤压纸膜-透火烘干 西汉时期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整整用了三千根竹简,两个身强力壮的人都很难搬动,而汉武帝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它读完。这时候要是有纸该多好!,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
4、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西汉是刘邦建立(公元前202)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公元25),问题:,我国的造纸术是什么时候传到国外的?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造纸术经朝鲜、日本传到了世界各地,它就像一只巨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要是没有纸,我们的学习会是什么样?,指南针,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5、并且中华名族是第一个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民族。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应用于古代中国的陆上测量,还被阴阳家广泛用来看风水。官府在丈量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经常使用指南针。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活字印刷,毕昇北宋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火药(炸药
6、),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火药的作用,开矿,武器,人工雪崩,定向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品站 长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