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2章供求理论.ppt
《微观经济学第2章供求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2章供求理论.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 观 经 济 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1.理性人假设或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其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完全信息 经济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充分的信息。,三、微观经济学主体的基本关系,1.消费者既是产品的需求者又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生产者既是产品的供给者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公
2、众消费者,企 业生产者,产 品,生 产 要 素,消费者需求,企业供给,生产要素供给,生产要素需求引致需求,货 币 流,消费者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供给者,包括:工人 劳动 工资借贷资本家资本 利息土地资本家土地 地租企业家 企业家才能利润,2.从公众看,其经济行为是公众在要素市场提供生产要素(L、N、K、E)得到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产品,获得效用最大化。从企业看,其经济行为是从要素市场购买要素:雇用工人、租用土地、购买机器设备、雇用企业家,生产出一定量产品,出售产品以获利润最大化。调节其行为的机制是价格机制,即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产品价格是由产品市场上产品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是
3、由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和供给决定。,第二节 需求曲线,一、需求的概念二、需求函数三、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四、需求规律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一、需求的概念(Demand)1.定义: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需求的两个条件 愿意购买购买的欲望 能够购买购买的能力,3.两种需求 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于某商品各 种可能价格下的需求量。市场需求:某一市场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于 某商品各种可能价格下的需求量。4.两个概念 需求量: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 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状况):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数量。,
4、二、需求函数,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P 两者存在反方向的关系。一种商品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少。(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Y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旺盛。,(3)相关商品的价格。Px 替代品:可以相互替代消费。如猪肉价格上升,对牛肉的需求量会 加大;面粉价格下降,对大米的需求量会 减少。互补品:共同使用才能发挥效用。如:汽车价格上升,汽油的需求量会 下降;相机价格下降,胶卷的需求量会 上升。,(4)消费者的偏好 T 偏好增强,需求量上升。广告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的偏好。(5)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Pe 若预测原油将要涨价,现在会增加原油的购买。
5、,2.需求函数 反映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函数(1)Qd=f(P,Y,Px,T,Pe)(2)简化形式:Qd=f(P),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三、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描述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例:2003年第1季度威海市场上,鸡蛋市场需求状况如表2-1所示,2.需求曲线,3需求函数的线性形式:,Qd=P,为常数,且大于0。P=/(1/)Qd 例如:如图3 Qd=800100P 斜率=-100 P=8(1/100)Qd 斜率=-1/100。,斜率=Qd/P,即价格变化一单位引起的需求量变化量:y=f(x)=Limx0y/x=dy/dx f(p)=Lim
6、p0Qd/P=dQd/dP=-2 斜率=P/Qd,即需求量变化一单位需要的价格变动量。f(Qd)=dP/dQd=-1/2,四、需求规律,1.需求规律的内容: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关系,即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在其作用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需求规律存在的原因(1)替代效应: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人们用另一种商品替代该种商品,从而减少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若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人们用该种商品替代其他商品,从而增加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例:如果大米价格下降,面粉价格不变,人们用增加大米购买量,减少
7、面粉购买量。说明了大米价格下降引起了人们用大米替代面粉,从而导致大米需求量增加。,(2)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人们实际收入的反方向变化,从而改变了商品的需求量。例:白金价格下降,意味着用同量的货币收入可以买进更多的白金,即白金降价引起了用白金数量表示的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对白金需求量上升。,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1)定义: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2)图上表现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沿曲线)如图4,2.需求的变动,(1)定义: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2)图上表现 如图5 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例:人
8、们收入提高了,需求曲线从D2D3,右移,消费者在每种价格水平下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增加。反之左移。,第三节 供给曲线,一、供给的概念二、供给函数三、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四、供给规律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一、供给(Supply)1.定义: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2.供给的两个条件 愿意生产和销售-有供给的欲望;能够生产和销售-有供给的能力。,3.两种供给 个别供给:单个厂商在某种商品的不同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市场供给:某一市场上所有生产者在某种商品各种价格水平下对该种商品的供给量。4.两个概念 供给量:一
9、个特定的数量,在某种商品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卖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到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生产者在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数量。,二、供给函数 1.影响供给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P 两者同方向变化,一种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供给量越多。(2)生产的成本 C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生产成本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生产技术水平。若要素价格下降,或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供给量增加。如钻石,(3)相关商品的价格 Pr 例如:对一个既能生产冰箱又能生产冰柜的厂商奥柯玛来说,在冰箱价格不变而冰柜价格上升时,厂商就会增加冰柜的产量而
10、减少冰箱的产量。(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Pe 若预期某产品价格将上涨,生产者就会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增加产量,减少现期供给量。,2供给函数,反映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对应关系的函数(1)Qs=f(P,Pr,c,Pe)Qs商品供给量(2)Qs=f(P)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三、供给表和供给曲线,1 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相对应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表格。如表1 以杯子为例,2003年1季度 价格数量组合 价 格 供给量 A 2 0 B 3 200 C 4 400 D 5 600 E 6 800,2供给曲线(1)定义:描绘某种商品的价格与相应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如图6(2)形状:向
11、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3.供给函数的线性形式 s+P 或P=/+(1/)Qs 斜率是 或 1/例:s400+200P,65432,200 400 600 800,四、供给规律,1.内容: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2.原因:因为资源稀缺,某商品价格上升,才会吸引生产者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源,生产这种商品,使供给量增加。,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1)定义: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供给量Qs变化。(2)图上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2.供给的变动:(1)定义:其他因素变动引起,如技术进步,或要素价格下降,成
12、本降低,引起供给变动。(2)图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如图7。,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与 均衡价格的决定一、均衡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四、供求定理的扩展,一、均衡,1.均衡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各种对立的、势均力敌的力量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2.均衡分析方法,指假定自变量为已知且固定不变,分析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情况和为此所需具备的均衡条件。例如:考察一商品的均衡价格。价格受两种力量的作用:需求和供给,若需求大于供给,商品价格上涨;若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会下降;只有当供求相等时,价格才会稳定下来,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相应的价格
13、叫做均衡价格,商品数量叫做均衡数量。,3.均衡分类,(1)局部均衡分析: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假定该市场不受其他市场的影响。(2)一般均衡分析: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表1,1.均衡价格定义: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数量。,如图8,D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一点,决定了均衡价格为p,均衡数量为Q。,2.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1)P1=6,供大于求,产品过剩,生产者竞争,迫使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直到价格下降
14、到4元为止,达到均衡。(2)P2=3,供不应求,产品短缺,消费者竞争,迫使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直到价格上升到4元为止,达到均衡。,3.总结,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上商品供求不相等,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市场供求两种力量的作用,使得偏离的市场价格自动回到均衡价格水平。(1)当市场价格P1均衡价格P,供 求,产品过剩,生产者之间竞争,降价,Qd上升,Qs下降,Qd=Qs,P=均衡价格P。(2)当市场价格P2 均衡价格P,供 求,产品短缺,消费者之间竞争,提价,Qd下降,Qs上升,Qd=Qs,P=均衡价格P。以上是静态均衡分析。,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
15、的影响 需求变动是指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需求的变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假设供给状况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引起了某一商品的需求增加,这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 9,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均衡价格P1,均衡量Q1。此时,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了,引起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至D2位置,D2与S相交与E2 点,在E2点,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若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左移至D3,D3与S交与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结论:说明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供给变动指影响
16、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图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如原材料价格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如图10,假定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右移至S2,S2与D相交与E2,均衡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左移至S3,与D相交于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结论: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四、供求定理的扩展,1.需求供给同时增加 如图11(1)若需求增加量大于供给增加量+Qd+Qs
17、,(D2和S2)E2交点,则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2)若需求增加量等于供给增加量+Qd=+Qs,(D2和S3)E3交点,则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变。(3)若需求增加量小于供给增加量+Qd+Qs,(D3和S3)E4交点,则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总结:需求供给同时增加,则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取决于需求变动量是否大于供给变动量。,2、供给需求同时减少 如图12(1)若供给减少量大于需求减少量,-Qs-Qd,则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S2与D2交于E2点。(2)若供给减少量等于需求减少量,-Qs=-Qd,则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不变。S2与D3交于E3点。(3)若供给减少量小于需
18、求减少量,-QsQd,则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S3与D3交于E4点。总结:需求供给同时减少 则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变动量是否大于需求变动量。,3、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如图13,(1)若需求增加量大于供给减少量,+Qd-Qs,如S2与D2交于E2,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2)若需求增加量等于供给减少量,+Qd=-Qs,如S3与D2交于E3,与E1垂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不变。(3)若需求增加量小于供给减少量,+Qd-Qs,如S3与D3交于E4,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总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取决于需求变动量是否大于供给变动量。,4、供给增加
19、,需求减少 如图14(1)若供给增加量大于需求减少量,+Qs-Qd,如D2与S2交点E2,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2)若供给增加量等于需求减少量,+Qs=-Qd,如D3与S2交点E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不变。(3)若供给增加量小于需求减少量,+Qs-Qd,如S3与D3交点E4,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不变。总结: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变动量是否大于需求变动量。,习 题,1.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
20、都可能。,3.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B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C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 D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又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4.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之外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购买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5.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6.一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1、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7.某种商品的某生产者的正斜率供给曲线表明了()A生产者愿望的最大限度,B生产者愿望的最小限度,C在一种意义下是生产者愿望的最大限度,在另一种意义下是生产者愿望的最小限度,D以上都不对。,65432,200 400 600 800,8.若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A 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9.生产者预期未来某商品价格要下降,则对该商品当前的供给会()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10.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
22、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1.市场上某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B产品是优质产品 C产品供不应求 D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第五节 弹性理论,一、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三、需求交叉弹性四、需求收入弹性五、供给价格弹性,一、弹性,1.含义:弹性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来表示,叫弹性系数。弹性系数e=因变量变动率/自变量变动率=(Y/Y)/(X/X)=(Y/X)*(X/Y)e=(dY/Y)/(dX/X)=(dY/dX)*(X/Y),2.弹性的分类,(1)需求弹性: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
23、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ed=-(Q/Q)/(P/P)=-(Q/P)*(P/Q)简称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em=(Q/Q)/(M/M)=(Q/M)*(M/Q)需求交叉弹性:edxy=(Qx/Qx)/(PY/PY)=(QX/PY)*(PY/QX),(2)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es=(Q/Q)/(P/P)=(Q/P)*(P/Q)供给交叉弹性:esxy=(Qx/Qx)/(PY/PY)=(QX/PY)*(PY/QX),二、需求价格弹性,(一)定义(二)需求弧弹性(三)需求点弹性(四)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五)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一)定义: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 该商品价格变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供求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