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11章.ppt
《微观经济学第1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11章.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和最后的发展。它将采取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来考察一个社会所有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数量,将如何在相互作用下趋向整个社会的全面均衡,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福利经济学原理。,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在假设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供求只取决于该产品或要素自身的价格,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孤立地研究一种产品或要素的市场价格,而不考虑这种价格与其它价格的关系。事实上,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特别是有替代或互补作用的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会影响我们讨论的产品或要素的供求。同时,其他产品的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消
2、费者的实际收入从而影响其对我们讨论的产品的需求。,(原油市场),(煤市场),(汽油市场),(汽车市场),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该理论强调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存关系。,某一局部市场的非均衡变化会引起其他局部市场的均衡变化,从而引起整个市场的一般均衡及其变化。因此,我们应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即由局部均衡分析发展为一般均衡分析。,二、一般均衡理论,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在经济学说史上最先充分地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他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
3、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即是否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均相等。,模型的基本假定,(一)对于产品的假定 1.整个经济中有r中商品,各种产品的数量用Q1,Q2,Q3,Qr表示,其价格则分别为P1,P2,P3,Pr;2.假定整个经济中有n-r种要素,各种要素的数量用Qr+1,Qr+2,Qr+3,Qn表示,其价格分别为Pr+1,Pr+2,Pr+3,Pn;3.假定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二)对于家户的假定,模型的基本假定,1.假定整个经济中有H个家户,每个家户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2.假定每一家户从要素供给中得到收入,并在要素收入的约束条件下购买各种商品
4、以使效用得到最大。且全部收入均用于消费,即既没有储蓄,也没有负储蓄;3.假定每一家户的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1.假定整个经济中有K个厂商;2.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它在生产函数的约束条件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利润达到最大;3.假定每一厂商的生产函数为既定不变,没有中间产品,没有投资或负投资。,(三)对于厂商的假定,模型的基本假定,v1、可以论证市场任一商品的需求取决于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是价格体系的函数;即论证 di=di(P1,P2,Pn),(i=1,n)v2、可以论证市场任一商品的供给也取决于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是价格体系的函数;即论证 si=si(P1,P2,Pn
5、),(i=1,n)v3、又令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即令Qdi=Qsi,构筑一组方程组;v4、求解方程组,看是否存在一组价格向量(P1,P2,Pn)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供求相等。,商品需求和要素供给,商品供给和要素需求,一般均衡,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条件,Qdi(P1,P2,Pn)=Qsi(P1,P2,Pn),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一般均衡的调整过程,瓦尔拉斯认为在一般均衡条件中,需要决定的未知数是n-1个,独立方程的数目也是n-1个。依据假定:只要独立方程式总数等于未知数的总数,就必定有解,他论证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着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亦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
6、并且该均衡价格可通过瓦尔拉斯的“试探过程”来实现。,“瓦尔拉斯拍卖人”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阿罗和德布鲁应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方法证明了,在一组较为严格的条件下,完全竞争的经济里存在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些假设条件包括:任何生产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每一商品的生产至少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
7、;任何行为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不大于它的初始存量;各行为者应具有足以获得正收入的要素禀赋;经济个体的偏好应该是连续的,严格凸的和不饱和的,等等。,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市场经济的均衡状态是否具有经济效率?,1、经济效率的含义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3、实现经济效率所要具备的条件,一、福利经济学概述,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福利目标和判断福利大小的标准,用以评判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优劣。福利经济学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以基数效用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新福利经济
8、学以序数效用学说理论基础,它避开收入分配问题,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唯一标准。,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认为: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资源配置状态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利用帕累托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二、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
9、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有效可分解为在三个方面有效:在交换方面有效(交换效率);在生产方面有效(生产效率);以及同时考虑生产和交换时的有效,即资源在不同的产品之间的配置有效(配置效率).,我们首先通过分析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最优分配,来考察一种人们具有固定商品拥有量的经济,考察他们如何交换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不涉及生产,是纯交换问题。,三、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