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综合实验.ppt
《微波综合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综合实验.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波综合实验,实验摘要,微波是种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大约为1mm1m。与普通电磁波一样,微波也存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但因为其波长、频率和能量具有特殊的量值,微波表现出一系列即不同于普通无线电波,又不同于光波的特点。微波的波长比普通的电磁波要短得多,因此,其发生、辐射、传播与接收器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波长又比X射线和光波长得多,如果用微波来仿真“晶格”衍射,发生明显衍射效应的“晶格”可以放大到宏观的尺度。,实验目的,了解微波分光仪的结构,学会调整它并能用它进行实验进一步认识电磁波的波动性,测量并验证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及布喇格衍射的实验规律。学会如何利用实验理论,通
2、过比较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仪器介绍,实验原理,1.单缝衍射实验 将平面微波垂直地投射到一块开有缝的铝板上,根据波动光学的结果,其强度分布为:当=0时,u=0,此时衍射波强度最大为,是中央主极大。其他次级大的位置由下式给出:,暗条纹的位置为:,单缝衍射示意图,2.双缝干涉实验 平面微波垂直投射到双缝的铝板上时,由惠更斯原理可知会发生干涉现象。当 时为干涉相消(强度为极小),当 时为干涉相长(强度为极大)。以上两式中,d=a+b,a,b分别为缝宽和缝间间距,见下图:,双缝干涉示意图,3.布喇格衍射实验 晶体是由离子、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排列而成。当波束射到晶面上时,相应地
3、每一个晶面都将发生反射。当 时,两波同相位,相互加强。上式称为布拉格公式,式中d为晶面间距,与双缝干涉中的d不同。由该式可知发生布拉格衍射的条件是。k=1 时,就是此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满足布拉格公式,可以有不止一群平面入射微波产生反射,因此对某群平面作相对强度 的关系曲线时,较弱的反射峰可以作为背景存在。,实验内容与步骤,准备工作 将微波分光仪的工作电流选择在预热档,接通电源,预热20min。然后拨向等幅档,调整工作电流及衰减器,使微安表读数适中。调节接收喇叭,使两喇叭对正,使之接受信号最大。本实验的微波波长为32mm。,单缝衍射实验将固定臂和活动臂的指针分别指向180o和0o线处。装上
4、单缝板,使其表面与圆盘上的90o线重合,缝宽控制在70mm。衍射角从0o开始,转动活动臂,每隔2o记录一次表头读数,做到70o为止,左右各一次。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求出一级极大和一级极小,并且与理论计算出来的相应角度进行比较。,双缝干涉实验按单缝衍射步骤进行(使缝宽a=40mm,间隔b=49mm)。应用公式计算比较出相长干涉角和相消干涉角,与实验求出的相应角度进行比较。,布喇格衍射实验将模拟晶体排成方形点阵,放在圆盘上,使待侧面法线与圆盘上0o垂直,并固定。转动圆盘,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即入射角,将活动臂转至反射角方向,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读出微安表读数。改变入射角,每隔2
5、o测一次数据。画出衍射角曲线,并求出相应的衍射角。(晶格常数a=40mm,波长为32mm),实验数据表格,单缝衍射实验数据,双缝干涉实验数据,布喇格衍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图表分析 显然,这必与理论曲线有明显差别。本应该出现中央主极大值位置却出现极小值,而中央的两侧出现了两个极大值;在两个一级极小与两个一级极大之间,均存在一个微微突起的极大。分析实验过程,单缝衍射板的尺寸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单缝板的宽度有限,出射微波除了通过单缝进行衍射之外,有一部分绕过单缝板的两边达到接收端,与通过单缝的微波发生干涉效应,从而导致图1中畸变的发生。在中央位置,绕过来的微波刚好与通过单缝的微波干涉相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波 综合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