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ppt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接口电路的基本概念、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两种I/O端口的编址方式、32位微处理器采用I/O编址的译码、微处理器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查询式输入输出方式以及中断方式输入输出 熟悉32位微处理器保护模式下的I/O空间,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以及I/O处理器控制方式,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重点:I/O端口的编址方式 CPU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查询式输入输出方式以及中断方式输入输出难点:微处理器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几种方式,本章重点、难点,6.1 接口及接口技术,6.1.1 接口电路的概述 所谓接口就是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连
2、接电路,它是两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时的必要通路,不同的外设有不同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例如,键盘输入有键盘接口电路,CRT显示器有显示器输出接口电路,打印机也有打印输出接口电路等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类接口如图6-1所示,图6-1 微型计算机各种接口框图,I/O接口是位于系统与外设间、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控制任务的逻辑电路PC机系统板的可编程接口芯片、I/O总线槽的电路板(适配器)都是接口电路,什么是I/O接口(电路)?,微机的外部设备多种多样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信息格式、以及工作速度方面彼此差别很大它们不能与CPU直接相连必须经过中间电路再与系统相连这部分电路被称为I/O接口电路,为什么需要
3、I/O接口(电路)?,处理微机系统与外设间联系的技术注意其软硬结合的特点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使用和构造相应的接口电路,编制配套的接口程序,支持和连接有关的设备,什么是微机接口技术?,6.1.2 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设备选择功能数据缓冲功能接收和执行CPU命令的功能寄存外设状态的功能 信号的转换功能 数据宽度变换的功能可编程功能,6.1.3接口技术的发展及分类,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微处理器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按照接口技术与接口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可将接口电路分为四类:固定式接口电路可编程接口电路智能接口与通用外围接口功能接口板,一、固定式接口电路,早期的微处理器多采用PMOS工艺,
4、集成度低,系统结构与指令系统均比较简单,受半导体工艺的限制,接口芯片的集成度也不高,大都采用TTL与MSI工艺,计算机接口由小规模或中规模集成电路组合而成,要改变其功能与工作方式必须改变硬件连线才能实现,将这种简单接口电路称之为固定式接口电路,二、可编程接口电路,16位微处理器(例如8086CPU)的出现,使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代,第二代微处理器采用了NMOS工艺,集成度明显提高,Intel公司推出的与此相适应的接口芯片有中断控制器8259A,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定时/计数器82538254,DMA控制器8237A以及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0等,这些芯片都是采用NMOS工艺的大
5、规模集成(LSI)芯片,而且都是可编程的接口芯片,用户可以通过对接口芯片的在线编程,方便灵活地改变接口的工作方式,三、智能接口与通用外围接口,Intel公司于1985年首次推出第三代微处理器80386,1989年又推出X86系列的第四代微处理器80486,这时代的芯片大都是采用了NMOS或CMOS工艺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芯片。与此相应,也开发出了大批集成度更高的接口器件。这一时期接口芯片的显著特点是应用了单片机作通用接口,使接口电路智能化 智能化接口集单片机技术与接口技术于一体,可直接与外围设备相连,它是一种结构与功能接近于CPU的专用控制器,有独立的指令系统,通过编写完整的I/O管理程
6、序和预处理程序,来实现对许多外设频繁的I/O进行管理,从而减轻了CPU管理I/O设备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微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四、功能接口板,由于微型计算机使用了各种统一的总线标准,例如:ISA、PCI、SCSI、USB等各种总线,因而从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及通信协议等方面都已标准化,开发商已为各种总线开发出了不同功能的专用接口板,可供用户选购,例如:PCI总线的ADC和DAC功能板,PCI的网卡,基于PCI的RS-232串行通行卡等,6.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端口是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由于有的寄存器寄存的二进制信息专门用来被CPU读取,有的寄存器用于专门接收CPU发出来
7、的数据,因此,被CPU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分为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故称为I/O端口 微机给接口电路中的每个寄存器分配一个端口,即给每个寄存器分配一个地址,当CPU访问这些寄存器时,通过执行I/O指令,由I/O指令中给出的地址就从地址总线上发出去,经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器译码后,便可以选中I/O指令中所指定的寄存器进行R/W访问,6.2.1 两种I/O端口的编址方式,一、统一编址 从内存空间划出一部分地址空间留给I/O设备编址,CPU把I/O端口所指的寄存器当作存储单元进行访问,直接用访问内存的指令访问I/O寄存器,这种I/O端口的编址方式被称之为统一编址,或称为存储器映像的I/O编址方式,优点:
8、不需要设立专门的I/O指令,用访问内存的指令就可以访问外设,指令类型多,功能齐全,还可以对端口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以及移位操作等。I/O端口空间不受限制 缺点:是I/O端口占用了内存空间,减少了内存容量,统一编址优缺点,二、专门的I/O编址方式,接口电路中所有的I/O端口统一编址,而所有I/O端口建立的地址空间与内存地址空间是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也常称这种方式为独立编址方式,优点:不占用内存空间,使用专门I/O指令访问I/O端口,I/O速度快 缺点:CPU的引脚上必须具有能区分出访问内存还是访问I/O端口的信号,作为I/O接口电路中端口译码电路以及存储器片选译码电路的输入信号,专用I/O编址
9、的优缺点,6.2.2保护模式下的I/O空间,在实地址模式下,80486CPU采用存储器映像I/O编址方式访问I/O端口时,I/O端口占有物理地址从0地址开始的1MB存储空间中的任意地址,在实模式下,采用专门I/O编址方式时,占用0地址开始的64KBI/O地址空间中任意地址,当80486CPU运行在保护模式下,用存储器映像的I/O编址方式寻址,I/O端口可以被映像到物理地址从0地址开始的4GB存储空间中任意地址(0000 0000HFFFF FFFFH),而采用专门I/O编址方式,I/O寻址的地址空间是从0地址开始的64KB(0000 0000H0000 FFFFH)I/O地址空间中任意地址,3
10、2位机在保护模式下,CPU对以上两种I/O寻址方式提供不同的保护机制 对于存储器映像I/O的保护由存储器分段与分页保护机制完成,同时还要避免使用系统数据缓冲地址空间被映像来作为I/O操作地址 对于专用的I/O编址方式,只有当前的特权级(CPL)大于或等于I/O特权级(IOPL)时,即此时的CPL值必须小于或等于IOPL的数值,I/O指令才能被执行,反之,则I/O指令将不被执行,相应还要产生一个普通的保护故障,在保护模式下,32位机任务状态段(TSS)中的I/O允许位,提供了另一种保护机制。I/O允许位中的每一位分别与一个8位的I/O端口相对应。当执行I/O操作时,虽然当前的特权级(CPL)大于
11、或等于I/O特权级(IOPL),但CPU要检查I/O允许位中与该I/O端口对应的那一位,若该位为1,则禁止当前I/O操作的形成,若为0,则允许形成当前的I/O操作在虚拟8086模式下,所有的I/O操作均要受I/O允许位的限制,6.2.3 32位微处理器采用I/O编址的译码电路,一、8位数据端口与低8位数据线的连接,二、8位数据端口与32位数据线的连接,例如:MOV DX,3E0HIN AL,DX;BE0*有效,只读端口IN AX,DX;BE1*、BE0*有效,;读端口1与读端口IN EAX,DX;BE3*BE0*均有效,;读端口3端口,6.3 CPU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几种方式,6.3.1I
12、/O接口电路的基本结构一、I/O接口电路的连接,二、I/O接口电路中的基本寄存器,I/O接口电路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基本寄存器,它们是用于存取数据的寄存器,存取命令信息的寄存器以及存取外设所处状态的寄存器,习惯上把这些寄存器称为端口1、数据端口2、命令端口3、状态端口,1数据端口,用于中转数据信息。一种情况是CPU通过数据总线,将待传送给外设的数据先传送到数据端口,然后由I/O设备通过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数据线取得该数据另一种情况是I/O设备首先将输入数据锁存于数据端口,然后,CPU通过数据端口将该数据读入CPU中。数据端口一般既有输出寄存器(或称输出锁存器),又有输入寄存器(或称输入锁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计算机 外设 之间 数据传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