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瓦斯突出煤层方法培训.ppt
《开采瓦斯突出煤层方法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采瓦斯突出煤层方法培训.ppt(1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采瓦斯突出煤层方法培训,第1讲 矿井瓦斯概述,内容:一、瓦斯概念、瓦斯的形成、物理与化学性质二、瓦斯的赋存状态三、矿井瓦斯的涌出四、矿井瓦斯等级与鉴定五、矿井瓦斯管理,一、瓦斯概念、物理与化学性质、瓦斯的形成,1、瓦斯概念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煤矿术语中的瓦斯一般常指的是甲烷(CH4)。,2、瓦斯物理与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轻,微溶于水;甲烷的分子直径为0.375810-9m,可以在微小的煤体孔隙或裂隙里流动;在标准状态(气温为摄氏0度、大气压力为101361.53P)下,1立方米甲烷的质量为0.716 8k
2、g,而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为1.293kg,甲烷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为0.554;甲烷的扩散性很强,扩散的速率是空气的1.34倍。,3、危害 爆炸(瓦斯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如5%16%后,遇到高温热源能燃烧和爆炸)是矿山的威胁性灾害;突出;人员窒息、环境污染。4、作用 矿物资源,可以做燃料(能源)和化工原料。,5、矿井瓦斯的生成 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成气过程两个阶段一是生物化学成气时期;二是煤化变质作用时期。,(1)生物化学成气时期 植物沉积,有机物在隔绝氧气进入不高于摄氏65度状态下,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为CH4、CO2和水,而沉积植物遗体渐渐形成泥炭,这属于生物化
3、学成气时期。(2)煤化变质作用时期 随泥炭层的沉降,上覆盖层增厚,压力和温度上升,泥炭转化为褐煤,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褐煤进而变质为烟煤、无烟煤,这属于变质作用成气时期。由于在生化成气时期泥炭的埋藏较浅,覆盖层的胶结固化也不好,因此生成的气体通过渗透和扩散很容易排放到古大气中,一般不会保留在煤层内。留存在现今煤层中的瓦斯,仅是变质作用生成的气体总量的3%24%。,二、瓦斯的赋存状态(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状态)煤体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性固体,包括原生孔隙和运动形成的大量孔隙和裂隙,形成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孔隙表面。(一)煤层中 瓦斯赋存两种状态:1、游离状态 2、吸附状态 吸着状态 吸收状态,(二)
4、煤层中瓦斯垂直分带 1、形成原因: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时,由于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渗透,使煤层内的瓦斯呈现出垂直分带特征(瓦斯风化带与甲烷带)。2、四带(1)瓦斯风化带:CO2-N2、N2、N2-CH4带(2)甲烷CH4带。,3、确定瓦斯风化带和甲烷带深度的重要意义 确定瓦斯风化带和甲烷带的深度是很重要的,因为:(1)在甲烷带内,煤层中瓦斯含量、瓦斯压力、以及在开采条件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的瓦斯涌出量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大;(2)研究这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防治矿井瓦斯灾害的基本工作之一。,4、瓦斯风化带下界深度确定依据:可以根据下列指标中的任
5、何一项确定:(1)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等于23m3/t处;(2)煤层内的瓦斯组分中甲烷及重烃浓度总和达到80%(体积比);(3)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为0.10.15MPa;,(4)煤的瓦斯含量达到下列数值处:长焰煤1.01.5 m3/t(C.M.),气煤1.52.0m3/t(C.M.),肥煤与焦煤2.02.5m3/t(C.M),瘦煤2.53.0m3/t(C.M.),贫煤3.04.0m3/t(C.M.),无烟煤5.07.0m3/t(C.M.)此处的C.M.是指煤中可燃质即固定碳C和挥发分M。,三、矿井瓦斯的涌出,(一)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二)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三)矿井瓦斯涌出量及分源治理,(一)
6、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1、煤的瓦斯含量概念 是指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含有的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单位为 m3/m3(cm3/cm3)或 m3/t(cm3/g)。煤的瓦斯含量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含量之和,其中游离瓦斯约占10%20%,吸附瓦斯约占80%90%,2、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1)煤的吸附特性 煤的吸附性能决定于煤化程度(煤的变质程度),一般情况下煤的煤化程度越高,存储瓦斯的能力越强即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气体量就越大,煤体的微孔隙就越多,吸附瓦斯的量就越大,含瓦斯能力(煤的吸附特性)就越强。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变质程度高的煤层,瓦斯含量就越大。
7、煤的变质程度增高的顺序是:褐煤、烟煤、无烟煤。根据实验室测定:煤层含有瓦斯的最大能力,一般不超过60 立方米/吨。此外,煤层中的灰分和杂质会降低煤层吸附瓦斯的能力;煤中的水分,不仅占据了孔隙表面,也降低了煤的含瓦斯能力。,(2)煤层露头:煤层有露头时一般存在着瓦斯风化带,在该风化带内瓦斯沿煤层向大气中运移阻力较小,煤层的瓦斯很容易放散到大气中去。(3)煤层的埋藏深度:深,瓦斯大。煤层埋藏深度增加,保存瓦斯的条件就变好,煤层吸附瓦斯的能力就加大,瓦斯放散就越困难。在甲烷带内,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可用瓦斯压力梯度指标来表达。瓦斯压力梯度是指煤层埋藏深度每增加1m,煤层内
8、瓦斯压力的增加值。瓦斯压力梯度gp=p/h(MPa/m),(4)围岩透气性:煤层被透气性很低的岩层包围,煤层的瓦斯放散不出去,瓦斯含量就高;反之,瓦斯含量就低。如,泥岩、完整石灰岩透气性低。(5)煤层倾角:大,瓦斯小,小,瓦斯大。因为煤层倾角小,瓦斯岩层运移的路径长,阻力大,煤层瓦斯不易流失,导致煤层瓦斯量大;反之,若煤层倾角大,则煤层瓦斯容易放散,含量就会变小。,(6)地质构造:封闭地质瓦斯大,开放则瓦斯小。闭合的和倾伏的背斜或穹窿,通常是储藏瓦斯构造体,在其轴部区域形成瓦斯包,即所谓的“气顶”。(7)煤层的地质升降变迁:一般来说,以下降、覆盖层加厚和海相沉积为主要变化的地质活动过程,会导致
9、煤层瓦斯含量增高;反之,煤层瓦斯含量则降低。(8)水文地质条件:水流,带走瓦斯。,(二)煤层内的瓦斯压力,1、煤层瓦斯压力 煤层瓦斯压力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流动动力高低以及瓦斯动力现象的基本参数。2、瓦斯压力测定 打钻、封孔、测压。,3、瓦斯带内瓦斯压力变化规律:未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内的瓦斯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水压。瓦斯压力梯度表示瓦斯压力变化规律。瓦斯压力梯度 gp=p/h(MPa/m),甲烷带内深H(m)处瓦斯压力计算(预测):或式中 P预测的甲烷带内深H(m)处的瓦斯压力,MPa gp瓦斯压力梯度,MPa/m P1,P2甲烷带内深度为H1、H2(m)
10、处的瓦斯压力,MPa。P0 甲烷带上部边界处瓦斯压力,取0.2MPa。H0 甲烷带上部边界深度,m。,(三)矿井瓦斯涌出量及分源治理 分为普通涌出(持续释放)与特殊涌出(喷出、突出)。1、瓦斯涌出量(1)含义:矿井建设或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瓦斯量(对于抽放瓦斯的矿井,涌出量,还应包括抽放的瓦斯量)。(2)瓦斯涌出量表示方法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体积,单位为m3/d或m3/min:C矿井(或采区)总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是 m3/t,2、影响瓦斯涌出的因素,决定于自然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的综合影响:(1)自然因素煤层和围岩的瓦
11、斯含量,地面大气压变化。,(2)开采技术因素 开采规模(深度、范围和产量)产量与瓦斯涌出量的关系复杂 开采顺序先开采,大;回采率低,大 生产工艺初期大,呈指数下降(见下图)风量变化单一煤层,随风量减(增)而变大(小)煤层群随风量增升始大后小。采区通风系统 采空区的密闭质量,回采方法与顶板管理 机械化采煤,煤的破碎较严重,瓦斯涌出量高;水力采煤,水包围着采落的煤体,对其中的瓦斯的排出起阻碍作用,导致湿煤中残余瓦斯含量增大,其瓦斯涌出量较少;采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由于能够造成顶底板更大范围的松动,以及采空区存留大量散煤等原因其瓦斯涌出量比采用充填法管理顶板时要高;回采率低的采煤方法,相对瓦斯涌出
12、量就高。,3、矿井瓦斯涌出来源分析与分源治理,按划分目的的不同,对矿井瓦斯来源有三种划分方式:.(1)按水平、翼、采区来进行划分,作为风量分配的依据之一;.(2)按掘进区、回采区和已采区来划分,它是日常治理瓦斯工作的基础;.(3)按开采区、临近区划分,它是采煤工作面治理瓦斯工作的基础。,例如,按掘进区、回采区和已采区来划分,它是日常治理瓦斯工作的基础:掘进区,即煤巷掘进时从煤壁和落煤中涌出的瓦斯;采煤区,即工作面煤壁、巷壁和落煤中涌出的瓦斯;已采区,即已采区的顶底板和浮煤中涌出的瓦斯。,矿井瓦斯涌出的分源治理:如果瓦斯涌出主要来自采区(采煤区),就应采取合理布置采区、减少煤的破碎程度、预抽瓦斯
13、或边抽边采等措施。如果瓦斯涌出主要来自掘进区,应该采取合理安排采掘比和开拓区的布置、预抽或边抽(边掘边抽)瓦斯等措施。如果瓦斯涌出主要来自已采区,应当采取提高采出率、少留煤柱、采空区充填或封闭及抽放瓦斯等措施。,4、瓦斯涌出不均系数 正常生产过程中,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数值是经常变化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个平均值上下波动,峰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称为瓦斯涌出不均系数。矿井瓦斯涌出不均系数表示为:kg=Qmax/Qa 式中:kg给定时间内瓦斯涌出不均系数;Qmax该时间内的最大瓦斯涌出量,m3/min;Qa该时间内的平均瓦斯涌出量,m3/min;,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瓦斯涌出量的
14、预测:指根据某些已知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预先估算出矿井或局部区域瓦斯涌出量的工作。瓦斯涌出量的预测的方法:(1)统计法 A、瓦斯涌出量梯度:深度与相对涌出量的比值 B、物理含义 C、计算(2)计算法:以煤层瓦斯含量为基础进行计算。,四、矿井瓦斯等级与鉴定,注意: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过瓦斯,该矿井即定位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的工作制度进行管理。,四、矿井瓦斯等级与鉴定,1.矿井瓦斯等级划分 依据:按照平均日产一吨煤涌出瓦斯量(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
15、min;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采掘中,只要发生一次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该矿井(该煤层)即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注:各矿井每年必须组织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将鉴定结果报省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2、矿井瓦斯等级鉴定(1)测定时间与方法(2)测点选择和测定内容及要求。(3)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1)测定时间与方法 矿井瓦斯等级的鉴定工作应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进行。,(1)测定时间与方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应选择瓦斯涌出量最大的一个月(一般为7月或8月)为鉴
16、定月;在鉴定月的月初、月中和月末各选一天(间隔10天),如选5日、15日、25日,为鉴定日,鉴定日的产量、通风瓦斯管理必须正常;在鉴定日内分早、中、晚三班进行测定,并且在本班正常生产时进行测定;在每一班的时间内,应在班初、班中和班末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在每次测定时,对风流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要在同一断面的上、中、下分别测定,取其平均值,风量测定按测风要求进行;将测定数据及时记入标准格式的记录表中。,(2)测点选择和测定内容及要求,选定测点(测点选择):选点的原则是所选点能反映全矿井、各水平、各煤层、各采区(工作面)等区域的回风量和瓦斯涌出情况;选点位置一般选在矿井总回风道、各独立
17、通风区域的回风道内的合适地点;对测点要求与测风站标准相同,可用原有测风站,如无测风站,可选在断面规整、无杂物、距岔风口15m30m以外的一段平直巷道(其长10m)内。,测定内容及要求:风量;风流瓦斯浓度;风流二氧化碳浓度;气象条件(地面和井下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注:在计算各区域瓦斯涌出量时,要扣除相应的进风流中的瓦斯量。同样,在计算各测定区二氧化碳涌出量时,也应扣除地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重复计算。,(3)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在鉴定月的上、中、下三旬进行测定的3天中,选出瓦斯涌出总量最大的一天,并依此计算出瓦斯的涌出量。根据规程关于矿井瓦斯等级划分的规定,即可确定出该矿井瓦斯的等级。需
18、要说明的是,对矿井的二氧化碳涌出量也要进行鉴定。矿务局(市煤管局)根据鉴定结果,提出确定矿井瓦斯等级的意见,连同有关资料一同报省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五、矿井瓦斯管理,1、意义 加强对矿井瓦斯的检测、监控与管理,不仅对防治发生瓦斯的危险积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掌握瓦斯积聚与爆炸发生的规律,研究防治瓦斯事故的新技术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瓦斯监测、监控与管理,是煤矿治理瓦斯工作的最积极、最根本的措施之一。,2、矿井瓦斯浓度的有关规定及处理要求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见表62。,表62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1,巷道(地点)名称 超限瓦
19、斯浓度/%瓦斯超限(或达到)处理要求矿井总回风巷或 矿总工程师必须查明原因一翼总回风巷风流 超过0.75 进行处理,并报局总工程师采区回风巷风流 超过1.00 必须停止工作,由矿总工程 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 超过1.00 必须停止工作,由矿总工程回风巷风流 师负责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风流 达到1.00 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达到1.50 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处理放炮地点20m以内风流 达到1.00 禁止放炮,表62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2,巷道(地点)名称 超限瓦斯浓度/%瓦斯超限(或达到)处理要求采掘工作面电动机 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附近20m以内风流 达到
20、1.50 必须降在1%以下启动井下巷道局部地点 达到2.0体积达到0.5m 停止运转,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必须降至1%以下启动采掘工作面局部(包括冒顶处、背风处、回风角、密柱间及距顶板200mm 积聚瓦斯浓度达到 附近20m范围内,必须停止工作,距煤帮300mm处)2.00体积达到0.5m 切断电源,进行处理临时停工停风掘进工作面(在棚栏处检查)超过2.00 采取风流短路方法进行处理,表62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3,巷道(地点)名称 超限瓦斯浓度/%瓦斯超限(或达到)处理要求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按规定回风巷进度棚最后一架靠冒落侧1m处;达到2.00 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用液压支架工
21、作面上隅角;单体液压支柱以最后一根为准;木垛的靠冒落侧1m处)采煤工作面结束,末次放顶,正常通风系统破坏后,回风侧浓度 达到1.50 在24h内进行密闭采煤工作面结束末次放顶,正常通风系统破坏后,回风隅角浓度 达到2.50,表62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4,巷道(地点)名称 超限瓦斯浓度/%瓦斯超限(或达到)处理要求井下停电后,由主要 超过2.00 救护队员方可入井检查瓦斯通风机排除瓦斯时,不超过1.00 通风人员方可入井检查瓦斯通风机出口扩散器处 不超过0.75 其他人员方可入井采煤工作面尾巷风流 停止工作面工作,由矿总工程师(尾巷棚栏处)达到2.50 负责,采取措施处理井下采煤
22、工作面之间或掘进工作面之间采用串联通风,进入 超过0.50 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串联工作面的风流 进行处理,表62 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的规定和处理要求5,巷道(地点)名称 超限瓦斯浓度/%瓦斯超限(或达到)处理要求井下煤仓(以胶皮管伸入煤仓2m处检查数为准)达到1.50 停止附近20m电气设备运转进行处理主要通风机停电检修恢复通风后电机车架线附 达到2.00,不许给电机车架线送电,近(距架线20m范围内)体积达到0.50m 并立即处理抽放瓦斯泵房内(包括机房顶)不超过0.50 发现超限,立即处理瓦斯泵房内机体附近(机体附近300mm内)超过1.00 立即处理瓦斯泵抽放浓度 低于30.0达到
23、25.0 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禁止利用,立即停止瓦斯泵运转,3、矿井瓦斯管理的一般规定与制度,(1)建立严格的瓦斯检查制度高瓦斯矿井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排放瓦斯尾巷、利用局扇通风的煤仓和巷道,每班至少检查3次;机电硐室、已采区、无人工作区域和全负压通风的煤巷,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变化异常的个别采煤工作面,都必须有专人检查瓦斯,并安设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低瓦斯矿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利用局扇通风的煤仓和巷道,每班至少检查2次;机电硐室、已采区、无人工作区域及利用全负压通风的煤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2)划分瓦斯检查地区 通风区要根据矿井
24、通风系统和检查任务的大小分别划分瓦斯检查地区,根据地区确定检查人员,规定巡回检查路线、检查时间和内容,并制定各区域瓦斯巡回检查计划图表。要求每次巡回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2.5h,检查时间误差不超过20min。采掘工作面主要瓦斯检查点:掘进工作面主要检查主副巷工作面入风、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及分区回风(距联络巷30m)等地点瓦斯浓度。采煤工作面主要检查工作面入风、工作面风流、煤帮和上偶角处、工作面回风、巷尾等点。,(4)检查煤仓瓦斯 使用甲烷检测仪检查煤仓瓦斯时,以用胶皮管伸入煤仓2m处为准,瓦斯浓度达到1.5%时,附近20m内停止电气设备运转。(5)图表、牌板、汇报三对口 各地区瓦斯检查工每检
25、查一个地点,都要将检查的时间和结果分别记录在牌板和图表上(包括检查地区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工作情况),并通知采掘队的有关人员和放炮工,以便加强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通风区汇报,做到图表、牌板、汇报三对口。,(6)瓦斯检查工交接班制度 各地区瓦斯检查工要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跟机跟班瓦斯检查工在工作地点交接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清本班的情况及下班需要注意的问题。各地区瓦斯检查工如当班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未处理完瓦斯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7)通风班(组)长的工作责任 通风班(组)长要审查当班瓦斯检查记录及瓦斯检查工的工作质量,帮助处理问题,并按时填写班(组)长工作图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采 瓦斯 突出 煤层 方法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