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ppt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1,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课程目的,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有一个总体认识什么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其目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对基本概念、程序、内容、方法进行学习、理解和掌握,2,目 录,前言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评价依据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评价程序与内容评价方法,3,1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的时机和评价的目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可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两类。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2、的建设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有害性与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的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建设项目完工后、竣工验收前,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效果等做出的综合评价。,4,2 常用术语,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职业禁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5,2 常用术语,工程分析评价单元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工作地点最小频率风向(全年/夏季)主导风向,6,2 常用术语,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
3、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超限倍数,7,2 常用术语,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日写实,8,2 常用术语,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9,2 常用术语,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
4、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10,2 常用术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漂移限值,EL):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
5、,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11,3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国家实施职业病前期预防政策的基本途径,是推动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设计阶段及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之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12,3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预评价目的明确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并为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以及
6、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控制效果评价目的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等,并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以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3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评价意义用法律手段强化建设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积极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贯彻“预防为主”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有效途径。直接或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4,3 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评价原则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遵循国家法
7、律法规的有关规定。,15,4 评价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本质是一种符合性评价。因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应依据我国现行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项目基础资料,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等予以实施。,16,4 评价依据,法律法规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签署)法律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规(国务院,总理签署;省级人大及常委会)规章(部委;省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17,4 评价依据,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8、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6号),18,4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预评价)第十八条(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第十九条(评价机构)第二十七条(日常检测)第二十八条(检测机构)第七十条(建设单位法律责任)第八十条、八十一条(机构法律责任),19,4 评价依据,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
9、院令2005第449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97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20,4 评价依据,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50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51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10、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第189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21,4 评价依据,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第八、九、十、十一、十三、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一条施行说明其他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2,4 评价依据,建
11、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23,4 评价依据,标准和规范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职业接触限值
12、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防护用品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护标准工效学标准检测、检验方法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24,4 评价依据,标准和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AQ/T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AQ/T80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25,4 评价依据,建设项目基础资料可行性研
13、究报告、初步设计等设计文件;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审查文件;建设项目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等。,26,4 评价依据,常见的问题引用不全(地方、行业)非现行有效(失效、非正式版本)避重就轻前后不一致,27,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预评价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要求的内容。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以及所有设备设施的利旧内容。控制效果评价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
14、容为准。对于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项目,还应包括有关的利旧内容。,28,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合理、准确地确定评价范围,不仅能够保证评价内容完整,防止重要内容的缺失,而且能够使评价工作目标明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评价范围应从“人、机、料、物、环”五个方面来进行确定。,29,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人指作业人员,包括建设项目中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按工作性质划分,包括生产人员、巡检人员、检维修人员、管理人员等;按劳动用工形式划分,包括正式工、合同工、零时工、派遣工、外委工等。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只考虑主要生产工艺岗位的操作人员,而忽视了巡检、检维修人员,或只考虑被评
15、价单位的本单位的员工,而忽略了派遣工、外委工等外包人员,都是不正确的。,30,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机狭义指机器和工具等,广义指工艺过程,包括建设项目中所有的生产设备(或工艺)和辅助设备(或工艺)。评价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如机械加工所涉及的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等生产设备,而忽略了辅助检维修工艺过程,如刀具维护所使用的磨床等。对于技术改造项目而言,我们往往只对新增工艺设备进行评价,而很少考虑新增设备与原有设备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料指物料,包括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料、辅料,生产的产品、联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评价过程中,应当对所有的物料进行识别和分析,避免遗漏。,31
16、,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物指建筑物,应包括建设项目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用途划分,主要包括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储存用房屋、运输用房屋、其它等;按层数划分,包括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次厂房;按生产状况划分,如铸造厂房、机加厂房、焊接厂房、喷漆厂房、装配厂房等。建筑物是具备一定服务功能的载体,是为特定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服务的,往往是与“人、机、料”等要素紧密联系的,因此在评价中,也必须与“人、机、料”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一些搬迁项目改造而言,可能建设内容只是建设厂房等建(构)物,“人、机、料”等要素均不发生变化,但在确定评价范围时
17、,不可能抛开“人、机、料”等要素而只对建筑物本身进行评价,否则就会给出错误的结论。此外,对于一些可能存放有害物料的仓库(如化学品库、废料库等),或可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密闭空间等场所(窨井、管廊等),虽然没有生产过程,但是也可能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当作业人员在这些场所活动时,也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甚至中毒,因此,该类建筑物也应当纳入评价范围内。,32,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环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它不是孤立的,不能只考虑围墙内部的自身环境,还必须考虑与其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影响。,33,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
18、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34,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不仅可以简化评价方法、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有助于对建设项目提出真实、客观的评价结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35,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各单元之间应有机联接,避免重复交叉。没有统一的标准,达到目的即可。,36,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划分方法以工艺特
19、征划分评价单元。按工艺功能划分(反应单元、存储单元、动力单元)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总装车间、涂装车间)按工艺条件划分(高温、高压或开车、卸料)以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主划分评价单元,37,5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燃煤火力发电机组项目(按工序划分评价单元)备煤制粉单元(含输煤);锅炉与汽轮机单元;发电与输变电单元;给排水及化学水处理单元;脱硝单元;脱硫单元;电除尘与除灰除渣单元;检维修单元。,38,6 评价程序与内容,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或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职业病危害评价所需的相关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根据需要编制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职
20、业病危害评价的质量控制措施及要点。实施阶段职业卫生调查与分析(或工程分析、辐射源项分析)。现场(或类比现场)职业卫生检测与分析以及辐射防护检测与分析,或收集与分析现场(类比现场)职业卫生检测数据。现场(或类比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与分析。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报告编制阶段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的编制。,39,6 评价程序与内容,评价内容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及其处置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职
21、业卫生管理措施。其他应评价的内容。,40,预评价程序与内容,(一)准备阶段1收集资料(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包括项目概况、工艺及设备、原辅材料及产品、劳动定员、防护设施、设计图纸、检测资料、体检资料等)。(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选择类比企业3编制预评价方案(较重和严重项目)概述;编制依据;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项目分析;类比企业调查、检测方案;组织计划。,41,预评价程序与内容,(二)实施阶段1工程分析2类比调查(1)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2)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3职业病危害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22、2)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4)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5)总体布局分析与评价(6)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分析与评价(7)建筑卫生学要求评价(8)辅助用室分析与评价(9)职业卫生管理分析与评价(10)职业卫生专项投资分析与评价4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建议5给出评价结论,42,预评价程序与内容,(三)报告编制阶段1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对拟建项目预评价工作的结论性内容与结果,用语规范、表述简洁,并单独成册。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方法
23、、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分析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分析、检测、检查、计算等技术性过程内容,以及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原始资料和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43,控制效果评价程序与内容,(一)准备阶段1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2)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3)项目试运行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项目建设施工期建设施工单位有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与职业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2编制评价方案(较重和严重项目)概述;编制依据;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职业
24、卫生调查内容;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组织计划。,44,控制效果评价程序与内容,(二)实施阶段1职业卫生调查(1)项目概况与试运行情况调查。(2)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4)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6)建筑卫生学调查。(7)辅助用室调查。(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2职业卫生检测(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3)建筑卫生学检测。,45,控制效果评价程序与内容,(二)实施阶段3职业病危害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4
25、)应急救援设施评价(5)总体布局与设备布局评价(6)建筑卫生学评价(7)辅助用室评价(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9)职业健康监护评价4提出措施建议5给出评价结论,46,控制效果评价程序与内容,(三)报告编制阶段1汇总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对建项目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结论性内容与结果,用语规范、表述简洁,并单独成册。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评价依据、职业卫生调查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建筑卫生学等检测过程、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其他评价内容的调查、分析过程等技术性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危害 评价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