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场地地下水勘察-岩土工程勘察.ppt
《建设场地地下水勘察-岩土工程勘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场地地下水勘察-岩土工程勘察.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岩 土 工 程 勘 察,教师:徐国栋Email:手机:,防灾科技学院,第8章 地下水勘察,建设场地中的地下水会直接影响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地下水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始终是一下重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时,应着眼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提供地下水的完整资料,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工程措施。,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岩土体的孔隙中赋存着各种形式的水,按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重力水、毛细水和固态水等。(1)气态水 水呈气体状态,和气体一起充填在非饱和土的岩土孔隙中。气态水可由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向
2、较小的地方移动。(2)重力水 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透水岩土层中的地下水,在重力或压力差的作用下在岩土层中流动。对土颗粒有浮力作用,能传递静水压力和动力压力,当重力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分理处时,对所流经的土体施加渗透力。重力水的存在直接影响土体中的应力状态的分布。,(3)吸着水 吸着水是由土颗粒表面分子吸附于土粒表面的一层水。分为强吸着水和弱吸着水。强吸着水性质接近固体,可以抗剪切,但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粘性土仅含强吸着水时呈固体状态。弱吸着水也称为薄膜水,由于距土颗粒表面较远,分子力的作用较小,成粘滞状态,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也不能在孔隙中自由流动。弱吸着水的存在,使土具有塑性、粘性,影响土的压缩性和强
3、度,并使土的透水性变小。,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4)毛细水 毛细水是由于毛细管力支持充填在岩土中细小孔隙中的水。它同时受毛细管力和重力作用,当毛细管力大于水的重力时毛细管水就会上升到地下水面以上形成毛细管水带。毛细水能垂直上下运动,传递静水压力。在工程中,毛细管水上升高度对构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以及地基土的浸湿和冻胀等都有重要影响。此外,在干旱区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小于毛细水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在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造成土壤盐碱化。,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5)固态水 在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当地层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时,岩
4、土体孔隙中的液态水(甚至气态水)会凝结成冰,形成固态水。固态水在水中起到胶结作用,形成冻土。某些细粒土在冻结时,往往发生体积膨胀,即冻胀现象。土体冻胀后,土的孔隙增大,结构变松,解冻后土的压缩性增大,强度降低。,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中的水,包括岩土体饱水带和包气带中所含的水。地下水的赋存特征不同,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有较大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含水介质的类型。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区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的不同,又可划
5、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1)包气带水 指地下以下、潜水位以上,位于包气带中的水,包括土壤水、毛细水等。(2)潜水 指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潜水没有隔水顶板,潜水的表面为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3)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承压水。,第一节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1.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地下水对水位以下的岩土体有静水压力作用,并产生浮托力。当岩土体的节理裂隙或孔隙中的水与岩土体外界的地下水相通时,其浮托力应为岩土体的岩石体积部分或土颗粒体积部分的浮力。当建筑物位于粉土、砂
6、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时,按设计水位的100%计算浮托力;当建筑物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时,按设计水位的50%计算浮托力;当建筑位于粘性土地基上时,其浮托力较难确定,应结合地区的实际经验考虑。,2.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潜蚀作用常产生于粉细砂、粉土层中,即在施工降水等活动过程中产生水头差,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受到冲刷,将细颗粒冲走,使土的结构受到破坏。产生潜蚀作用的条件如下:(1)几何条件:土中粗颗粒所构成的孔隙直径必须大于细颗粒的直径,这是必要条件。当土的不均匀系数d60/d1010时易产生。(2)当上、下两土层的渗透系数K1/K22时,且其中一层为粉土或粉细砂时,在两
7、土层界面处易产生。,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2.地下水的潜蚀作用(3)水力条件。当渗透水流的水力坡度大于产生潜蚀的临界水力坡度时易产生,产生潜蚀的临界水力坡度按下式进行计算:Ic=(G-1)(1-n)+0.5n 式中Ic为临界水力坡降,G为土颗粒密度,n为土的孔隙度,以小数计。,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2.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防治地下水潜蚀作用,一般可从下列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几何条件,在潜蚀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是防止潜蚀破坏的有效措施。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3.流砂现象 流砂现象通常在颗粒
8、级配均匀的粉细砂和粉土层中产生,即饱水的粉细砂和粉土等无粘性土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同时整体浮动而产生的流动现象。流砂产生的条件如下:(1)水力坡度大于临界水力坡度Ic。Ic=(G-1)(1-n)(2)粉细砂或粉土的孔隙度愈大,愈易形成流砂。(3)粉细砂或粉土的渗透系数愈小,排水性能愈差,愈易形成流砂。,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4.管涌 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使地基或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管涌产生的条件:多发生在非粘性土中;颗粒大小比值差异较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磨圆度较好,孔隙直径大而互相连通,细粒含
9、量较少,不能全部充满空隙;有较大的和良好的渗透水流出路等。,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5.基坑突涌 当基坑下部有承压水时,应评价基坑涵盖挖所引起的承压水头压力,冲毁基坑底板造成突涌的可能性,通常按压力平衡进行验算。,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6.地面沉降 进行基坑降水或工程排水时,在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范围内,应考虑由于排水是否能造成地面沉降及其对工程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危害。对于欠固结饱和土体以及部分正常固结的饱和土体,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地基所受的总的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应力之和:=+u,在上式中,地基所受的总的应力(上覆压力)不变,而随着水位的降低,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土骨架
10、间的有效应力增大,引起土层的压缩,导致地面沉降。,第二节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7.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建筑基础通常埋于地下,周围的土和地下水中的有害离子成分会对混凝土和钢筋产生腐蚀作用。这种腐蚀作用对建筑材料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当基础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深度影响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在勘察中,除对有足够经验和充分资料的地区可以不进行水、土腐蚀性评价外,其它地区均应采取水、土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第三节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勘察,1.岩土工程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 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
11、条件。查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类型,判断地下水是潜水或是承压水,根据含水介质的类型,确定地下水是孔隙水、裂隙水或岩溶水。(2)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 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厚度、空间变化情况等。,第三节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水勘察,1.岩土工程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3)区域性气候资料,如降水量、蒸发量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4)查清岩土工程场地及其附近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5)查清地下水的水质、污染程度等。,2.专门水文地质勘察 对于高层建筑及重大工程的岩土工程,例如大型滑坡、边坡、水利工程、深基坑工程等,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岩土工程稳定、基坑降水等有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场地 地下水 勘察 岩土 工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