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之 正截面受弯构件.ppt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之 正截面受弯构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之 正截面受弯构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同时受到弯矩 M 和剪力V 共同作用,而N 可以忽略的构件。,第一节 一般构造要求,一、截面形式,受弯构件截面类型:梁、板,二、截面尺寸,1、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梁高h和梁宽b,梁的截面尺寸宜取整数,以50mm作为级差;梁高h常采用200、250、300、350、400750、800、900、1000mm。梁的宽度b常采用120、150、180、200、220、250、300、350mm等。,2、梁的高跨比,h/l 符合规范要求,应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3、板厚,现浇板厚度以10mm作为级差,常用的厚度有60、70、80、90、10
2、0、120mm等。,板的高跨比(h/l0),三、混凝土保护层,净距25mm 钢筋直径d,净距30mm 钢筋直径1.5d,净距25mm 钢筋直径d,四、纵向受力钢筋,1、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与截面有效面积bh0 的百分比,2、梁的纵向受力钢筋,h0梁截面有效高度;,一排钢筋时 h0=h-(3540)(mm)两排钢筋时 h0=h-(6575)(mm),至少2根。梁跨度较大时,一般不少于3根;常用直径1028mm,种类不宜过多,且同一截面不同直径相差不应小于2mm;若排两排时,上下对齐;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用来固定箍筋并与受力钢筋形成钢筋骨架.,3、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通常配置受
3、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直径:6、8、10mm HPB235级间距:当采用绑扎网时,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分布钢筋,4、梁的纵向构造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梁侧的构造钢筋应以拉结筋相连,拉结筋直径一般与箍
4、筋相同,间距为500700mm,常取箍筋间距的整数倍。,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适筋破坏,min max,混凝土压碎,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受拉区钢筋屈服,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混凝土后压碎。梁的破坏始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破坏前裂缝、变形有明显的发展,有破坏征兆,属延性破坏。钢材和砼材料充分发挥。设计允许。,特点:,少筋破坏,min,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钢筋应力迅速达到屈服强度或进入强化段,梁发生断裂,而受压区混凝土未被压碎,一裂即坏,由砼的抗拉强度控制,承载力很低。受压混凝土未压碎;破坏很突然,属脆性破坏;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设计不允许。,特点:,超筋破坏,max,受拉区混凝土开
5、裂,受拉区钢筋承担拉应力,但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特点:,裂缝多而细,钢筋应力不高,最终由于压区砼压碎而崩溃;,裂缝、变形均不太明显,破坏具有脆性性质;,钢材未充分发挥作用;,设计不允许。,超筋梁,适筋梁,少筋梁,不同配筋率梁得M-f,受压砼的应力图形从实际应力图,理想应力图,等效矩形应力图,D,D,D,Mu,Mu,Mu,Asfy,Asfy,Asfy,实际应力图,理想应力图,计算应力图,等效原则:,1.受压区混凝土合力大小不变2.受压区混凝土合力作用点不变,等效应力图形的应力与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应力的比值,系数 和 也仅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有关,称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规范规定:,1
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时,=1.0;=0.8;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0.94;=0.74;3.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三)基本计算公式,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该参数不仅反映了钢筋与混凝土面积比,而且同时反映了两种材料的强度比。它本质上反映了两种材料匹配是否合理,仅与材料性能有关,而与截面尺寸无关.,(二)最小配筋率(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min 最小配筋率,是由配有最少量钢筋(As,min)的钢筋混凝土梁其破坏弯矩等于同样截面尺寸的素砼梁的所承担的弯矩所确定的。,规范规定:,防止少筋破坏,2.公式的适用条件,1)防止超筋破坏,2)防止少筋破坏,四、基本公式的应用,截面设计:,截
7、面校核:,As=?,bh,fc,fy,M,已知:,求:,M,bh,fc,fy,As,已知:,Mu=?,求:,(一)截面设计,由结构力学分析确定弯矩的设计值M,由跨高比确定截面初步尺寸,由受力特性及使用功能确定材性,由基本公式求x,验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x xb(b),由基本公式 求As,选择钢筋直径和根数,布置钢筋,求x(或),验算适用条件,求Mu,若Mu M,则结构安全;否则,结构不安全,当 x xb,Mu=Mmax=1fcbh02b(1-0.5b),(二)截面复核,【例42】已知矩形梁的截面尺b*h=250mm*500mm;环境类别为一级,弯矩设计值M=150kN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8、,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求纵向受拉筋As。,【解】(1)设计参数 查表 fc=14.3N/mm2,ft=1.43N/mm2,fy=300N/mm2,c1min=25mm,故设 as=35mm,则 h0=500-35=465mm,(2)计算配筋,(3)最小算配筋验算,故满足适筋梁条件,(4)配筋构造验算,25mm,d=20mm,故满足配筋构造要求,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概述,一般情况下,必须设架立筋;不满足单筋截面适筋梁要求,且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或建筑功能受限;在多荷载组合下,同一截面弯矩变号;提高结构构件的截面延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1、的取值,虽然受压钢筋的屈服点
9、与受拉钢筋相同,但设计强度的取值却不同,2.受压筋充分发挥作用的充要条件,(1)横向箍筋的构造要求,在双筋梁中,在荷载作用下,纵筋将产生侧向弯曲,当箍筋间距过大或刚度不足时,受压钢筋可能会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压曲而外凸,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脱落、混凝土抗压能力降低,即构件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规范: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必要条件-防止曲屈,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倍受压钢筋最小直径或4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受压钢筋最大直径1/4一层内当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采用复合箍筋,(2)保证受压钢筋达到设计强度条件,充分条件-屈服,0.002,若取,则近似可得:x2
10、as,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基本假定及破坏形态与单筋相类似,以IIIa作为承载力计算模式。,As fy,M,As fy,As fy,As fy,(a),(b),(c),(d),由计算图式平衡条件可建立基本计算公式:,或:,1.计算公式,为便于利用单筋矩形梁系数法,可以采用分解方法求解,M=M1+M2,As=As1+As2,2.适用条件,防止超筋破坏,保证受压钢筋屈服,可近似的取,当x 2as,计算方法,1.截面设计,(1)已知M、b、h和材料的强度等级,计算所需As和As,验算是否能用单筋:Mmax=1fc bh02b(10.5b)当M Mmax且其他条件不能改变时,用双筋。,双筋用钢量较大,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正截面受弯构件 建筑结构 分析 截面 构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