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十大员.ppt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十大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十大员.ppt(3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十大员(上),主讲:王康华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ISO9001、ISO14001、GB/T28001审核员、咨询师,施工员岗位主要职责,1、负责施工图、标准图及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联系工作,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做好会审记录及联系会审后的变更通知。同时做好技术核定和签证工作。2、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方案,负责技术交底、检查、督促各班组贯彻执行。3、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及时向工地主任汇报反映施工情况,参与解决工程在施工、质量、安全各方面的存在问题。4、参与隐蔽工程、各分部分
2、项工程和竣工验收,并负责整理竣工图纸,办理竣工验收手续。5、贯彻执行现场施工规范标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验收工作,负责、做好施工合成材料的级配资料、材料试验工作。6、负责对发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调查工作,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分清责任提出补救方案和整改措施。7、努力完成上级领导部门布置、下达的各项任务,履行岗位职责,搞好协作配合。,地基及基础的概念,建筑物,上部结构,基 础,地 基,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基 础,上部结构,地 基,建筑物三部分示意图,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
3、根本,它们一旦出现问题,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然受到影响。建筑物的事故,绝大多数都与地基和基础有关。组成地层的土或岩石是自然界的产物。建筑物建造在地层上面,所以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决定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先决条件。,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是三相体。,土,液相(水),固相(土颗粒),气相(气),巨粒:60mm,细粒:0.075mm,土的粒组,粗粒:0.07560mm,1 基础工程,1.1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基础施工的重要施工过程,其工程质量和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基础工程乃至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P1,土方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因此,在土方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及
4、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所处的季节与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P1,建筑工程的基础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坑(槽)沟的开挖、基础土方的回填与夯实等施工过程。土方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和土的边坡处理问题,应遵照国家规范予以施工。,P1,1.1.1 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土的工程分类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即硬度系数大小),土共分为8类。,P1,2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天然密度是指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土的天然密度按下式计算:,P1-2,式中土的天然密度,kg/m3;m 土的总质量,kg;V 土的体积,m3。,2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
5、度土的干密度,即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即土体孔隙内无水时的土的重度。常用干密度作为填土压实质量的控制指标。,P1-2,式中d土的干密度,kg/m3;mS 固体颗粒质量,kg;V 土的体积,m3。,在一定程度上,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排列紧密程度。土的干密度愈大,表示土愈密实。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来控制。,(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为获取最大干密度,而最大干密度的获得必需有最佳含水量,方能将土夯压密实。所以应使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之内。,式中:m湿含水状态土的质量,kg;m干烘干后土
6、的质量,kg;mW 土中水的质量,kg;mS固体颗粒的质量,kg。,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重度参考值见下表,(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挖掘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这里讲的回填压实土的体积是在上述开挖的土的体积。,P3,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最初可松性系数 最终可松性系数,(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也称透水性,是指土体透过水的性能。不同的土透水性不同。一般用渗透系数K作为衡量土的透水性指标。渗透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
7、水穿透土层的能力,以m/d表示;它同土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等有关,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选择各类井点的主要参数。土的渗透系数见下表所示。,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5)松土的压缩性 松散土经压实后体积减少的性质,影响填土土方量。,由于在一般的压力作用下,土粒(土的固相)和水(土的液相)的压缩量与土的总压缩量相比十分微小,故可近似认为土粒和水是不可压缩的。,P4,土的压缩源于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少(气体压缩、气体排出、孔隙水的排出)。饱和土由土粒和水组成,当其被压缩时,随着孔隙体积的减少,土中孔隙水被排出。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中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在排水条件下,随着时间发展,土体中水被排出,超静孔隙水压
8、力逐步消散,土体中有效应力逐步增大,直至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这一过程称为固结。,1.1.2 基础土方的施工准备,(1)准备全套工程图纸和各种有关基础工程的技术资料,进行现场实地调查与勘测。(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和现场实际条件,制定基础工程施工方案。(3)平整场地,处理地下地上一切障碍物,完成“三通一平”。(4)测量放线,设立控制轴线桩和水准点(5)如在雨期施工,应在场内设排水沟,准备排水设施和机具,阻止场外雨水流入施工场地或基坑内。如需夜间施工,应按需要数量准备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明显标志。,P45,1.1.3 基坑(槽)土方的开挖,基础土方开挖,中心问题是:正确决定土方边坡和工作面
9、尺寸;选择土壁支护设施;选择排水或降水方法;确定土方开挖方法和钎探验槽。,1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撑,在建筑物基础或管沟土方施工中,对永久性或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放坡和坑壁支撑。,P5,土方边坡与土壁支撑,土壁稳定,主要是由土体内摩阻力和粘结力保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土壁就会塌方。造成土壁塌方的主要原因有:,边坡过陡,使土体本身稳定性不够,尤其是在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坑槽中,常引起塌方。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重力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基坑(槽)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由于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1)
10、土方边坡土方边坡的坡度用坡高(即基础开挖深度)H与坡宽B之比表示。土方边坡坡度=H/B=1:m(m为坡度系数)土方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长短、排水情况及附近堆土等有关。,m的确定原则:保证土体稳定、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P5,土方边坡的形式有直坡式、斜坡式和踏步式。,P6,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深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坚硬的粘土:2m。挖土深度
11、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放坡或做成直立壁加支撑。,当超过深度时,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塌方。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坑底面宽度来决定,基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1530cm,以便施工操作。,当挖地基坑较深或晾槽时间较长时,应根据实行情况采取护面措施。常用的坡面保护方法有帆布、塑料薄膜覆盖法,坡面拉网法或挂网。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且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4规定。,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表1.4 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
12、沟边坡的最陡坡度,永久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2)坑壁支撑场地狭小地段施工不允许放坡时,一般可采用支撑护坡。坑壁支撑的形式,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开挖方法、相邻建筑物或构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P8,常用的坑壁支撑形式:(a)衬板式;(b)悬臂式;(c)拉锚式;(d)锚杆式;(e)斜撑式。,P8,1)衬板式支撑衬板式支撑多用于较窄且较浅的坑、槽施工中。该法缺点是需用较多的木料。,P8,2)护坡桩支撑一般用于城市深基础施工,大型基坑垂直下挖而不放坡。护坡桩可采用现场灌注桩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挡土桩的
13、锚固方式取决于基坑深度即挡土的高度,当挡土高度在35m时,宜取悬臂桩式,桩尖入土深度约为挡土高的1/21/3,靠桩入土嵌固部分抵抗坑边土方对桩的压力。如果基坑深度超过10m时,则需在桩的中间部位用锚杆将桩固定。,P8,采用护坡桩施工的程序是:先按挖土区尺寸放线定位,然后打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或钻孔灌注桩),待桩打完或灌注桩达到要求强度后,再进行土方开挖。,P9,2基坑排水与降水,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坑内,不但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下降。因此,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多采用明沟集水井抽水、井点降水或二者相结合的办法排除地
14、下水。,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1.上层滞水:指埋藏在地表浅处,局部隔水透镜体的上部,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上层滞水地带只有在融雪或大量降水后才能聚集较多的水,因而只能作为季节性的或临时性的水源。,2.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直接受雨水渗透或河流渗入土中而得到补给,同时也直接由于蒸发或流入河流而排泄。因此,潜水位的变化直接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3.承压水:指充满于两个连续的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它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由于承压水的上面存在隔水顶板,它的埋藏区与地表补给区不一致。因此,承压水的动态变化
15、,受局部气候因素影响不明显。,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受到土骨架的阻力,作为反作用力,水对土骨架的作用力称为渗流力。竖向渗流的作用可使土的有效重度发生变化。,向下渗流使有效应力增加,增大土的抗剪强度;向上渗流则使有效应力减少,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向上渗流的水力梯度增加到使有效应力减少为零的某一数值icr,此时,土中的有效应力降低为零,砂土因抗剪强度丧失而“液化”。这种渗透液化现象称为流砂。,防治流砂措施,在一定动水压力作用下,松散而饱和的细砂和粉砂容易产生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改变水流方向,消除动水压力,是防治流砂现象的重要途径。其具体措施有:(1)枯水期施工 地下水位低,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减
16、小,不易产生流砂。(2)抛大石块法 基坑开挖中出现流砂现象,挖至标高后,立 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以平衡动水压力。此法解决解决局 部或轻微流砂现象是有效的。,(3)打钢板桩法 将钢板桩打入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由坑 外流入坑内的渗流路线,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浇筑地下连续 墙可起到同样的效果。(4)井点降水法 采用井点降水法可使地下水渗流方向朝下,向下 的动水压力增大了土粒间的压力,从而有效地制止了流砂现象。,当土中渗流的水力梯度小于临界水力梯度时,虽不致诱发流砂现象,但土中细小颗粒仍有可能穿过粗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渗流挟带而去,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比较长,在土层中将形
17、成管状空洞,使土体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管涌”。,(1)基坑明沟排水法定义:在基坑或沟槽开挖时,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设置:四周的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础范围内设置盲沟。,排水沟和集水井是随挖土逐层加深,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基坑底12m。集水井应围设木板、铁笼、混凝土滤水管等滤水设施,井底铺设30cm左右的滤料(碎石、粗砂),防止抽走井底土粒。,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3040m设置一个;基坑四个角应各设一个。集水井大
18、小:直径或宽度不少于0.8m,深度低于挖土面0.71.0m。,排水沟大小:截面不少于0.20.5m,沟底低于挖土面0.5m以上,集水井方向保持2%-5%的纵坡。,(2)井点降水法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如细砂、粉砂等)的情况下,要考虑用井点降水法施工。,井点降水的作用:1)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内;2)防止边坡由于地下水的渗流而引起的塌方;3)使坑底的土层消除了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因此防止了管涌;4)降水后,降低了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荷载;5)消除了地下水的的渗流,也防止了流砂现象;6)降低地下水位后,还使土体固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力。,井点降水法系统做法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
19、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管和滤水管,挖方前和挖方过程中利用抽水设备,通过井点管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避免产生坑内涌水、塌方和坑底隆起现象,保证土方开挖正常进行。,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井点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井点结构和地面排水管路图;井点降水深度要求和降水干扰计算书;抽水设备规格、数量以及电源等。,1)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就是沿基坑的四周将许多井点管埋入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这样便可将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轻型井点设备是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动画)
20、,井点管的埋设:埋设井管的孔径一般为300mm,埋管时井点管与孔壁间、底部用粗砂填实以利滤水,孔的顶部用黏土填塞严密,以防漏气。,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不大于6m。井点管埋置深度H(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算:,H式中:井点管埋设面至坑底面的距离;降水后的地下水位至基坑中心底面的距离,一般为0.51.0m;水力坡度,环状井点为1/10,单排井点为1/4,双排井点1/7;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无压井:当水井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时。承压井:布置在承压含水层中时。完整井:当水井底部达到不透水层时。非完整井:当水井底部未达到不透水层时。,井点系统的涌水量计算:井点管的数量,是根据其涌水
21、量来计算的。,井点涌水量计算:,无压完整(全)环形井点的涌水量:式中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R抽水影响半径(m);s水位降低值(m);x0基坑假想半径(m),;F基坑的平面面积(m2);,2)喷射井点当基坑开挖较深,在采用多级轻型井点不经济时,可采用喷射井点,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喷射井点的设备,主要是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和管路系统组成。,3基础土方的开挖,基础土方的开挖方法分两类,人工挖方和机械挖方。,(1)人工挖方及注意事项,人工挖方一般多用于住宅建筑槽深在2.5m以内和其他建筑槽宽在3m以内的条形基础,以及在500m3土方量以内
22、的构筑物基础。或无法使用及无条件使用机械的基础土方工程。,1)基槽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步分层下挖,每步开挖深度约30cm,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2)所挖土方应两侧出土,抛于槽边的土方距槽边1m、高度1m为宜。3)挖至距槽底50cm左右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沿槽边相距23m钉水平标高木橛。4)冬、雨期挖方,两期(也包括晾槽时间长)可在槽底标高以上保留1530cm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前再挖。5)挖土发现文物古墓时,应妥善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在埋有电缆地段挖方,应有电缆主管部门代表在场。,(2)机械挖方,一般建筑的地下室、半
23、地下室土方,基槽深度超过2.5m的住宅工程,条形基础槽宽超过3m或土方量超过500m3的其他工程,宜采用机械挖方。,分类: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1)正铲挖掘机挖土。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方工程。它挖掘力大,生产效率高,正铲工作面高度应不小于1.5m,以保证切土装满土斗。它可以用于地质良好或经降水的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挖土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正铲挖掘机的基本作业方法:(a)侧向卸土法(b)后方卸土法(c)分层开挖法,2)反铲挖掘机挖土:反铲挖掘机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方,其挖掘力比正铲小,且机械磨损较大,操作较费力。一般用于深度在4m以内的砂土或黏水的基槽和管沟土方开挖作业。挖土特点
24、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反铲挖掘机的基本作业方法:(a)沟端开挖法:反铲挖土机停在沟端,向后退着挖土。(b)沟侧开挖法:挖土机在沟槽一侧挖土,挖土机移动方向与挖土方向垂直。,4基槽检验与处理,基槽(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必须通知勘察、设计、监理部门会同验槽,经处理合格后签证,再进行基础工程施工。验槽目的在于检查地基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合。验槽主要以施工经验观察为主,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辅以钎探、夯音配合共同完成。,验槽(坑)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核对基槽(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核对基槽(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形状
25、。对整个基槽(坑)底进行全面观察,注意土的颜色是否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无软硬不一或弱土层,局部的含水量有无异常现象,走上去有无颤动的感觉等。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桩基、承重墙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1)观察验槽主要观察基槽基底和侧壁土质情况,土层构成及其走向,是否有异常现象,以判断地基土层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钎探,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将触探杆尖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大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