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培训课件.ppt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培训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主讲人:王老师,施工工艺流程培训,2015-02-05,SHI GONG GONG YI LIU CHENGPEI XUN,基建编制,2,目录 CONTENTS,第一节:地勘流程第二节:试桩流程第三节:砼道路施工工艺流程第四节:旋挖钻孔后压浆灌注桩施工流程第五节:土方开挖第六节:钢筋工艺流程第七节:柱模板施工工艺第八节:梁模板工艺流程第九节:混凝土浇筑流程,第十节:砼结构回弹流程第十一节:砌筑施工工艺流程第十二节:抹灰工程工艺流程第十三节:水泥楼地面施工工艺流程第十四节:卫生间地面砖施工工艺流程第十五节:内墙砖施工工艺流程第十六节:外墙砖施工工艺流程第十七节:内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第十八节:
2、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3,第十九节:微孔铝板吊顶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节:门窗套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一节:木墙裙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二节: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三节:钢板门、钢制防火门工艺流程第二十四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五节:聚氨酯防水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六节:不锈钢栏杆扶手及不锈钢电动伸缩门材质验收流程,第二十七节:楼、地面砖铺贴施工工艺流程第二十八节:石材面层铺贴工艺流程第二十九节:干挂石材施工工艺流程,目录 CONTENTS,4,1、勘察工作目的是详细勘察阶段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
3、、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支护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第一节:地勘流程,5,2、勘察任务及要求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参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应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
4、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第一节:地勘流程,6,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对沉桩可行性、施工时对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意见。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意见,并提出所需计算参数。3、勘察方法:勘察主要采用工程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工程钻探采用机械回转钻进;取土采用上提橡皮垫活阀式敞口取土器静压取土;标贯试验采用机械提升自由落锤标贯试验;静力触探采用双桥探头,计算机采集数据及
5、资料整理。土工试验由地勘单位土工试验室进行常规项目测试,并对部分土样作三轴剪切试验。,第一节:地勘流程,7,4、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选址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 详细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选址)大型工程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选定建筑场址(或线路方案)。通过勘察对其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经过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优方案。初步勘察阶段选定场址后进行,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作出工程地质认证。,第一节:地勘流程,8,详细勘察阶段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目的是提供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各
6、项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作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结论。详细勘察的主要工作要求:(1)取得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包括地面整平标、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基础形式和预计埋深等)(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提出评价和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治理方案;(3)查明各层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作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出地基变形参数,预测建筑的沉降或差异沉降等;,第一节:地勘流程,9,(5)查明地下水的性质,提供地层的渗透系数;(6)提供深基坑开挖所需的岩土参数,认证和评价基坑
7、开挖和降水对临近工程的影响;(7)对桩基础作出桩的承载力和群桩沉降计算。详细勘察的手段主要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第一节:地勘流程,10,第一步:总平面图确定第二步:设计院提供详勘任务书第三步:详勘任务书交技术处审核第四步:技术处审核通过后由地勘公司进行布孔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是在建筑场地地形图上,把建筑物的位置、各类勘探及测试点的位置、编号用不同的图例表示出来,并注明各勘探、测试点的标高、深度、剖面线及其编号等。第五步:布孔平面布置图经设计院、技术处审核通过第六步:地勘单位进行勘测:(地质勘探包括钻探、坑探及物探),第一节:地勘流程,11,钻探是利用钻探机械和工具在岩土层中钻孔的勘
8、探方法。可直接探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类型和厚度、滑坡位置及岩溶情况,还可取岩心,在钻孔中试验。,第一节:地勘流程,12,第七步:按照合同出具地质报告勘察报告包括的内容(详细):1.勘察的目的、任务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拟建工程概况;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第一节:地勘流程,13,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0.岩
9、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11.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和建议;12.勘察成果表及所附图件。第八步:地质报告由分公司分别给设计院、技术处、企管部、基建处、施工科各一份,第一节:地勘流程,14,1、工程试桩的目的:试桩是为了大范围的沉桩作业提供第一手的首次施工参数资料,包括有效桩长、入岩深度、沉渣、灌入度、桩焊接、承载力等。同时,试桩一方面可以验证地勘单位报告中土层分布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验证桩型选择的合理性。能够给设计、施工选择沉桩工艺、沉桩机械、沉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还可以验证成品桩的质量差异。2、当设计有要求或有以下
10、情况之一时,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桩检测并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无相关试桩资料可参考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地基条件复杂、基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成桩的桩基,第二节:试桩流程,15,第一步:设计院根据地质报告出具试桩图(试桩任务委托书)试桩任务委托书应包含:试桩目的、试桩的具体技术要求、试桩报告应包含的内容等要求第二步:试桩图经技术处审核通过第三步:施工科根据合同安排施工单位施工第四步:桩身龄期满足后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要求进行测桩桩基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桩基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桩基的设
11、计条件、成桩工艺等,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相互补充、验证,能够有效的提高桩基检测的可靠性,第二节:试桩流程,16,第二节:试桩流程,17,试桩检测方法:采用堆载法或锚桩法进行承载力检测(破坏性试验),观测系统采用自动记录仪,主机上时刻显示桩顶所受荷载大小和桩顶各观测点的位移数据。试验系统能够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荷载控制根据检定获得的公式由控制计算机根据油压自动换算,每级荷载的控载精度优于10%,记录每级荷载试加过程中每间隔一小时和本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的读数。试桩检测的原理加荷分级: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
12、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沉降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桩顶沉降量,第二节:试桩流程,18,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得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二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分钟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分钟的沉降值计算);卸载时每级荷载应维持1h,分别按15min、30min、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0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不少于3h,测读时间分别为第15min、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桩顶残余沉降量。终止加载的条件:(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
13、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总沉降超过40mm,如果当桩顶沉降能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第二节:试桩流程,19,(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值且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4)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当桩端阻力尚未充分发挥时,可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试桩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应符合右表要求:,
14、第二节:试桩流程,20,第五步:测桩报告提供给技术处审核通过桩基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工程概况,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地基条件描述受检桩的桩型、尺寸、桩号、桩位、桩顶标高和相关施工记录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叙述受检的检测数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第二节:试桩流程,21,第六步:各分公司将测桩报告交设计院第七步:设计院修订桩基施工图,第二节:试桩流程,22,第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纸目的是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了解具体施工做法,有效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15、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纸会审为了优化施工图纸及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工程变更,造成工期延误第二步:施工方案审批,施工所用原材的检测,并按照规定取样送检原则上原材合格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混凝土原材包括施工用水、水泥、砂、石子等,(一)水泥必检项目为: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强度取样规定散装水泥: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水泥为一检验批,但一检验批的总量不超过500T;取样方法:随机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实验;,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3,袋装水泥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水泥为一检验
16、批,但一检验批总量不超过200T;取样标准:随机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试样(二)砂 必检项目: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取样规定: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400m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或600T也按一批计,每一检验批取样一组(20kg)当质量比较稳定,进量较大时,可定期检验取样应均匀分布,在料堆上从8个不同部位抽取等量试样(每份11kg)。然后用四分法缩成20kg,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三)石子 必检项目: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4,取样规定: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
17、400m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或600T也按一批计,每一检验批取样一组当质量比较稳定,进量较大时,可定期检验一组取样40kg(最大粒径10mm、16mm、20mm)或80kg(最大粒径31.5mm、40mm)取样部位分布均匀,在料堆上从5个不同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15份(堆料顶部、中部、底部),每份5-40kg,然后分缩到40kg或60kg送样。(四)混凝土搅拌用水必检项目: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碱含量;,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5,取样规定:取样数量为23L取样方法:井水、钻孔水和自来水应放水冲洗管道后采集,江湖水应在中心位后水面下500mm处取样
18、。施工用水在第一次用水前必须做水样检测,水质要求必须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要求,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碱含量为必检项目(具体标准详见附件15),以后每月检查一次。,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6,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7,第三步:测量放线.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坐标进行放样,并对全线水准控制点进行闭合校核,施工科及监理公司必须要对施工单位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复核,避免道路位置产生偏差。第四步:将施工区域内障碍物清理干净,根据图纸确定雨、污水管道和雨、污水井的位置第五步:先将地下排水管、供水管、电缆沟等地下工程
19、工程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工序,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8,第六步:基槽清理干净并按设计要求压实。地基处理方法根据土方含水率严格按照基建办2013年5月31日下发关于规范厂区道路软地基处理做法的通知执行。,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29,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0,基槽底部进行整平压实、平整度不大于15mm,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严禁有碎石、块石等坚硬凸出物第七步: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并布置标高控制桩。第八步:施工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施工灰土垫层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分层压实,控制灰土比例及石灰用量,最终控制工程量及石灰总用量。现场施工管理中还是主要控制铺
20、灰厚度,并且保证铺灰的均匀性;三七灰土生石灰理论重量计算(根据定额)等于三七灰土的方数*0.245,通过计算理论重量来核对施工单位生石灰用量。,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1,第九步:检查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并现场挂牌,按配合比计量检查。填写基建办印制下发的混凝土原材配比检查表第十步:支设模板,检测混凝土塌落度,进行砼浇筑并制作试块,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质量。模板宜采用钢模板。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模板应选用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的木料。模板厚度宜为5cm,其高度应与混凝土厚度一致。模板内侧面、顶面要刨光,拼缝紧密牢固,边解平整无缺
21、;,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2,模板高度的允许误差为2mm。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允许误差:钢模板为1mm,木模板为2mm;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动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混凝土拌合物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大于22c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2cm时,可分二次摊铺,下部厚度宜为总厚的五分之三;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用人工摊铺,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防止混凝土拌合物离析。,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3,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应符合
22、下列规定:对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当采用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分二次摊铺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拌合物5cm,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初凝以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
23、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4,第十一步:浇筑完毕进行磨光。图为用磨光机磨光:,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5,第十二步:浇水养护,面层保护。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工地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方法。湿治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宜用草袋、草帘等,在混凝土终凝以后复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混凝土板浇筑后3d内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板在养护期间和填缝前
24、,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21d。养护期满方可将复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痕迹。,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6,塑料薄膜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薄膜溶剂一般具有易燃或有毒等特性,应做好贮运和安全工作;塑料薄膜施工,宜采用喷洒法。当混凝土表面不见浮水和用手指压无痕迹时,应进行喷洒;喷洒厚度宜以能形成薄膜为度。宜控制在每千克溶剂洒3m2左右;在高温、干燥、刮风时,在喷膜前后,应用遮阴棚加以遮盖;养护期间应保护塑料薄膜的完整。当破裂时应立即修补。薄膜喷洒后3d内应禁止行人通行,养护
25、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行驶。第十三步:道路分割切缝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规定执行。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基。,第三节: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流程,37,混凝土切缝的工艺:切缝前应检查电源、水源及切缝机组试件运转的情况,切缝机刀片应与机身中以线成90角,并应与切缝线成直线;开始切缝前,应调整刀片件进刀深度,切割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停止切缝时,应后先关闭旋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混凝板面以上,停止运转;切缝时刀片冷却用水,水的压力不应低于0.2MPa;采用切缝机切缝的混凝土,宜采用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程施工 工艺流程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