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doc
《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ife is a mirror. Whatever your heart is, your life will be like that.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 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
2、: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内容的回顾来训练孩子们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3.发现课文分总的结构。(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思考题及观察勾画句子的位置,来初步掌握*结构)二、精读指导:(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为什么治水?2.抓“淹没”、“倒塌”、“冲走”、“冲毁”、“四处逃荒”来理解洪水的凶猛、无情。3.齐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
3、让孩子抓感受洪水凶猛的词语,教师渲染,学生再读从而深刻体会洪水无情而凶猛)(二)学习二自然段1.面对无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更坚定地投入治水之中?理解:父亲鲧临死时叮嘱儿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初步树立人物形象,从理解鲧的心系百姓转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点理解“叮嘱”,引读“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志向。)(三)学习三自然段1.勾画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与父亲鲧的治水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大禹科学治水。2.抓“常常”、“天蒙蒙亮”、“长年”、“脚跟都烂了”、“只好”等词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设计意
4、图:着重由学生自读自悟,圈出重点词语,自己说说体会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让人物形象逐渐高大、丰满)(四)学习四自然段1.两个句子对比,自己体会“才”、“仅仅”、“就”、“却顾不得”的意思。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汇报,练读(设计意图:力图通过两个句子的对比,体会副词的作用,从中感受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朗读批注。)(四)学习五自然段1.通过和第一自然段洪水来时的场景对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2.理解“欣欣向荣”。三、归纳小结:1.为什么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回答问题)2.全文都是称呼“禹”,为什么题
5、目是“大禹”?(设计意图:力图成功塑造大禹这一英雄形象。)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
6、字中受到熏陶。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二、自主读文,独立识字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
7、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
8、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设计意图围绕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默读思考、解决问题,理清*的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
9、字词,学生交流、改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整体,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理清*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
10、渎情况:(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
11、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感情,学会通过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三、讨论探究,升华情感1.孩子们,
12、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发端,引导学生围绕重要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2.读后交流体会。设计意图树立大语文观,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板书设计洪水肆虐大禹治水治水过程智慧超群无私奉献洪水退却设计意图提炼*的重点,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的内涵。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3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教学目标
1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
14、有()。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2、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指名试读。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莲山课件)地址是:5ykj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_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五、课堂小结。六
15、、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二、继续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
16、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3、指导朗读。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3、指导朗读。上述数量词要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17、?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三、练习背诵课文。1、引导背诵。2、自由练背。3、指名背诵。4、齐背课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给多音字组词。没倒2、扩词。治久理伟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1、教学生字字形。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2、指导书写。3、学生练习描红。三、课堂练习。1、读一读,再抄写。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地形引导父亲伟大英雄2、按要求填空。洪:有
18、()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五画是()。理:有()画,第六画是()。姓:有()画,第四画是()。四、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鲧禹治水名师教学实录4第一课时1.课文小结: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2.板书课题:鲧禹治水。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认识人物。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
19、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自学反馈,交流互动1.分段指名轮读课文。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3.强调字词难点。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 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要对齐写紧凑,注意有下方有三个横。形近字:禹( ) 旺( ) 壤( ) 汤( ) 陕( ) 寓( ) 汪( ) 嚷( ) 烫( ) 浃( )词义: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息壤:是传说中天帝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
20、洪水,露出陆地。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领。形容汗出得很多。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上古时代,鲧与禹父子两代人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洪灾之苦,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治理洪水。鲧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用以赶退洪水,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率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最终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
21、概括段意。2.指名反馈分段情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洪水的折磨,苦苦诉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会。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鲧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偷息壤驱赶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杀死。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继承你志,带领人们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治服了洪水。五、学习课文,了解鲧治水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水 名师 教学 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