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高山仰止复习课件.ppt
《诲人不倦高山仰止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诲人不倦高山仰止复习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问:“性相近,习相远”的“习”指是的什么?为什么“习”会相差很远的?,答案:习染。教育可以改变人,让人变得习惯良好、品行高尚,让人变得聪明而富有智慧。,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教育的作用】1539子曰:“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育的内容】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问:从11.3章,可看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因材施教。,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2、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本章内容是教育的内容。】提问:陈亢“问一得三”得到了哪三方面的见识?,答案:人要学诗,也要学礼,还知道了自己的老师教的知识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有偏爱。(“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本章内容是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问:这一章,可看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启发式(诱发启导),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3、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问:这一章,可看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谈话式(对话式、激励式、讨论式),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提问这两章,可看出孔子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答案:谈话式(对话式、激励式、讨论式),提问:“绘事后素”,其中“绘事”“
4、素”分别指什么?,答案:“绘事”指礼,“素”指仁义。,二、章节梳理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提问: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方法?,答案:因材施教,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提问: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诲人不倦 高山仰止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8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