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ppt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的社会关系,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与成人的关系,一、幼儿与同龄伙伴的关系,1、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2.同伴交往,(1)同伴关系的发展 45岁开始,同伴关系冲破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逐步成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幼儿的同伴关系主要表现在合作游戏中,3岁开始,单独游戏减少,集体游戏增加,4岁后合作游戏成为主要游戏类型。,(2)同伴交往的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3)影响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家居环境托幼机构:师幼关系、游戏
2、儿童自身:社会性行为、社会技能、身体吸引力,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何意义,同伴交往使儿童体验到一种新的社会经验(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使他们锻炼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如何对待敌意,如何对待竞争与合作等等。(3)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4)同伴关系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二、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亲子互动产生双向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1)什么是教养方式
3、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教养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是亲子交往的实质。(2)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反抗有的孩子在幼儿期会开始变得叛逆,经常将“不要”挂在嘴边,这时候,父母不必忧虑,先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反抗,从宝宝第18个月起,就开始有反抗意识,此时宝宝对自我有了认识,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就是常说“不要”。人生的第一次反抗期,大约是在2岁左右出现。幼儿会开始和爸妈作对,妈妈叫他不要做某一件事,他偏偏就要去做,而且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处理,却又经常把事情搞砸,让妈妈很头痛,不知如何是好。6岁左右的孩子,虽
4、然颇具独立性,但自尊心强,不愿受批评,有强烈的反抗性,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处理方法:,面对宝宝的反抗行为,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成为“叛逆小子”。据研究显示,如果婴幼儿时期没有过反抗行为的孩子,可能会成为意志力薄弱的小孩,所以孩子出现反抗行为,其实是件好事。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味地放纵宝宝,否则会将事情搞得更糟。正确的处理方式应为:有技巧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首先父母先深呼吸,做和宝宝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接着经常使用赞美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例如,夸赞宝宝:“你会自己收玩具,好棒啊!可不可以再帮妈妈一个忙呢?”最后要提醒,千万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因为若用威胁、打骂来解决的话,可能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 幼儿 社会性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