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ppt课件.ppt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ppt课件.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主讲人:黄珍玉 周 锐 刘桂华,2,目 录,一 生平简历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与背景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 四 观察学习理论 五 自我效能感理论,3,一 生平简历,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4,(一)基本信息,5,(二)学 习 经 历,6,“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班杜拉后来回忆中学时代,7,(三)学 术 生 涯,1953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 20世纪50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心理问题研究)3 20世纪8
2、0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4 80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8,(四)工作经历,1969-1970年,受聘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受聘为斯坦福大学约丹荣誉教授;1976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8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士,9,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授予的名誉主席;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此外,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
3、杂志等20余种杂志的编辑。,10,(五)荣誉和奖励,1972年,获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the Guggenheim fellowship)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卡特尔奖;1979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杰出贡献桑代克奖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 展学会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11,(六)主要著作,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So
4、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与RHWalters合著)行为矫正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1969)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1997),12,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传统行为主义(激进派)认知学习理论(吸收)(继承批判)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仍然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稳健派行为主义者),13,理论产生的背景,(一)心理学发展背
5、景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革命的兴起(二)社会背景-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14,(三)受生活学习背景的影响(四)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Dollard)的影 响,15,早期行为主义(华生)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行为主义,16,社会学习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区别,注重内部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注重观察学习(间接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作用(以人为研究对象),17,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理论的提出: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2.对特质理论的批判(行为是特质决定的)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环境决定论),18,三元交互决定论,(p)内部认知
6、因素 行为(B)(E)环境,19,个人因素环境效应(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20,2,(P)(B)人的期望与价值 行为 个人期待 行为结果,影响,改变,21,行为引发环境的偶然事件,3,环境,行为,环境改变活动的强度与方向,(E),(B),22,三元交互理论在学校教育上的启示,(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营造和美化教育环境 规范和优化教育行为 改善和提升教师素质,23,(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激发内部动机营造和美化家庭环境,24,(三)对自我发展的启示努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向榜样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监视自我行为,25,
7、用三元交互理论来分析道德失范行为的必然性,家庭,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环境提供了基础和环境.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人们心目中凸显.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现实反馈与评价影响了道德行为的再次发生,26,观察学习理论,概念过程攻击行为教学中的应用评价,27,大多数社会性行为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而获得。但并不能在接触到社会性行为后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要经过一定的观察认知过程。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是依据一些实验的结论,如:攻击行为的实验,,28,攻击行为的实验,第一组,攻击奖赏组第二组,攻击惩罚组第三组,控制组,29,观察学习的概念,观察学习: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已
8、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有时候也称:无尝试学习、替代学习、间接学习。,30,观察学习的特点,1,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2,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3,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31,观察学习的类型,1,直接的观察学习:对行为的简单模仿。2,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3,创造性观察学习: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行为方式。,32,模仿,概念: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向所观察情景中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方式:1,直接模仿 2,综合模仿 3,象征模仿 4,抽象模仿,33,即时模仿和延时模仿区别,即时模仿
9、:指模仿反应有榜样的行为直接地、即时地引起。不十分需要认知机能发挥作用。延时模仿:是对校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很长时间后所进行的模仿。需要对观察过的行为进行内部的想象和回忆进行,依靠表象记忆指导。,34,模仿对行为的影响,学习新行为。促发潜在的行为。改变抑制。唤醒情绪。,35,观察学习与模仿的区别,模仿是对学习榜样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不仅仅是模仿,还是一种更复杂的学习形式,包含中介的认知因素。要通过四个过程才能完成。,36,榜样,概念: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基本类型:1,活的榜样。指具体的活生生的人。2,符号性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3,诫例性榜样。即语言描绘或形
10、象化表现的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37,榜样的选择,1,有能力的人,2,有威望和权势的人。3,有性别恰当的行为。4,有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关的行为。,38,如何合理的运用榜样,多种榜样将激发学习者创造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接触多种榜样的人更具有创新性。榜样要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榜样完美化理想化。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虚假骗人。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降低士气。,39,行为习得,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的两种途径:1,直接经验的学习,依靠个体的直接经验活动,2,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40,学习情景的刺激,名义刺激,刺激所显示的外观特征是客观的,可测量的。对每个
11、人都是一样的。功能刺激,指足以引起个体产生内在的认知与知识。对每人而言是不同的。,41,观察学习的过程,42,1,注意过程,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示范者的行为不注意就无法习得行为,影响注意因素:1,行动本身的特征。2,观察者的认知特 征。3,观察者和示范者的关系。4,榜样的特点。,43,2,保持过程,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即将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保存过程依存的储存系统:1,表象系统。2,言语编码系统。,44,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对于言语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尤为重要)。2.言语编码系统,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语言编码的形式更准确的习得,保持和再生。以容易储存的
12、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45,示范行为的复述,对示范行为的复述会提高保持的效果。复述的形式:1,内心复述(象征性复述)利用示范行为的表象在心理上反复出现和保持。2,动作性复述,通过重复示范行为的外部动作来复习和巩固习得的行为。,46,3,动作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过程:反应的认知组织 反应的发起 反应的监控 很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47,4,动机过程,观察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习得的行为受到强化的影响。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强化:1,外部强化 2,内部强化 3,替代性强化,48,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就是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罚的方
13、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过程:行为操作,对自己行为结果评价 判断过程,以自我标准判断行为 自我反应,对自己进行奖罚调节,49,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作用:1,传递信息,避免做受惩罚的事。2,激起观察者的动机。3,榜样的情绪反应影响观察者。4,观察者形成个人价值观念,并 改变先前的。,50,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观察学习被假设为通过分化强化而获得,即观察学习有示范刺激引起。2.观察者做出与示范一致的反应,如果得到正强化,反应就得以巩固和保持。3.如果观察者做出了与示范不一致的反应又得不到正强化或者受到惩罚,反应就消弱。,51,观察学习的作用,认知个
14、性的形成。2.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3.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52,观察学习的应用,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示,使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产生激励鞭策的力量。3.教师要为人师表。如身教胜于言教。,53,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观察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有多种形式。示范类型:,真实的示范。(具体的人),象征性示范。(语言或影视的图像),创造性示范。(多种榜样行为),54,观察学习的教学步骤,1分析拟示范的行为。2.建立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并选择行为的示范者。3.发展教学序列。4.实施引导者认知和动作再现过程的教学。,55,观察学习理论的评
15、价,贡献: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2.实现了学习理论参照有行为向认知过度。3.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56,局限: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2.以研究动物行为的模式去研究人的社会行为。3.在攻击行为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57,五.自我效能理论,(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二)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三)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途径(四)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和培养(五)自我效能理论小结,58,(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Bandura,1977,59,具体解释,自我效能是一个与能力(ability)有
16、关的概念,是指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efficiency)。,60,具体解释,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self-referent thought)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直接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题自我把握与感受。,61,具体解释,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sense of adequacy and efficiency)及其自信(self-confidence)、自珍(self-worth)与自尊(self-esteem)等方面的感受。,62,相关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期待,Perceived se
17、lf-efficacy Sense of self-efficacySelf-efficacy beliefsSelf efficacy expectancy,63,之前的三种行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不足:从有关已获得的行为知识到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表现的中介控制过程被忽视。,64,问题的表现,拥有相同行为技能的人,在执行同一行为方式时,其表现的出色程度是不同的即使就同一个人而言,若需要多次重复执行同一行为方式,在不同条件下,其实际表现也是不同的。出色 平庸 拙劣,65,自我效能的机制,Self-efficacy mechan
18、isms就行为的表现而言,在人的心理的机能活动中有上述三种研究 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 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 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尚未触及的领域,即班杜拉称为的自我效能机制。,66,实验,科林斯(Collins,1982)在一项经验研究中考察了个体自我效能感与其实际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任务:数学问题的解决,67,68,实验结论,“对实际行为表现而言,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相对独立于行为技能的重要决定因素。”-Bandura,1986,69,效能的主体判断与反应的结果预期,区别:效能的主体判断,即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任务或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获得某一成绩的预期或判断。反应的结果预期,即结
19、果期待,是个体对这一成绩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的预期和判断。,70,(二)自我效能感的 主体作用机制,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决不是简单地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状况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在执行后的实际状况没有因果的关系。实际上,它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71,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Self-efficacy mechanisms in human agency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对个体行为及其人生的影响作用的。,72,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几个方面,1.选择
20、过程2.思维过程3.动机过程4.身心反应过程,73,1.选择过程,产物 人 环境 营造者,74,1.选择过程,人作为环境的营造着,除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当个体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什么环境,则主要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个体会选择那些自认为能够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避免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75,1.选择过程,个体一旦选定了他的生活环境,这些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他的行为和人格的发展。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这一选择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个体人生轨迹和事业的成功与否。,76,1.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另一个途径是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ppt课件 班杜拉 社会 学习理论 及其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