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造价10道路.ppt
《市政造价10道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造价10道路.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道路工程,(二)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1快速路一般设置在大城市,主要属于交通性质道路,为城市远距离交通服务。交通组织采用部分封闭,中央设置分隔带。2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以交通运输为主。在非机动车多的主干路上应设置机非分隔带,横断面布置一般为三幅道。3.次干路次干路是城市的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功能,它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城市干道网。其作用为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流。4.支路,第十章 道路工程,(四)城市道路的宽度1城市道路总宽度城市道路的总宽度即城市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也称路幅宽度。它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车行道、人行道、分
2、隔带和绿化带等所需宽度的总和。2车行道宽度(1)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每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54.0。我国大中城市的主干路,除具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双向四车道,次干路则采用双向双车道。对于双车道宽度多用7.58,四车道宽度多用1416。(2)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每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1.02.5,根据设计实践,我国城市非机动车道的基本宽度可采用5.0;6.5;8.0。3人行道宽度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行人步行交通的需要,还要供植树、地上杆柱和地下管线等使用。因此其宽度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一侧人行道宽度与道路路幅宽度之比大体在1715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4分隔带宽度分隔带
3、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0。,第十章 道路工程,(五)车行道的横坡及路拱1路拱横坡从行车安全的角度看,车行道横坡应尽可能小,从路面排水的角度看,车行道横坡就应做大一些。一般城市道路路面横坡度为1至。2路拱型式车行道路拱的形状,一般多采用凸形双向横坡,由路中央向两边倾斜,拱顶高出路面边缘的高度称为路拱高度。路拱曲线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和折线形三种。折线形路拱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第十章 道路工程,3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型式(1)单幅路双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车行道上不设分隔带,机动车在中间,非机动车在两侧,按靠右侧规则行驶,这种断面型式为单幅路,也称为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利用
4、分隔带分隔对向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二,每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这种断面型式称为双幅路,也称为两块板。(3)三幅路利用两条分隔带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将车行道一分为三,机动车道双向车辆混行,两侧非机动车道车辆为单向行驶,这种断面型式称为四幅路,也称为三块板。(4)四幅路利用三条分隔带,使上、下行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全部隔开,各车道均为单向行驶,这种断面型式称为四幅路,也称为四块板。是最理想的道路横断面形式。,第十章 道路工程,二、城市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一)城市道路平面图的内容城市道路平面图主要表达道路的平面位置,道路红线之间的平面布置以及沿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与道路的相互关系。图幅比
5、例一般为1:500。1城市道路平面图应表明的内容有:(1)工程范围;(2)原有地物情况(包括地下、地上构筑物);(3)起迄点及里程桩号;(4)设计道路的中线、边线,弯道及组成部分;(5)设计道路各组成部分的尺寸;(6)边沟或雨水井的布置和水流方向,雨水口的位置;(7)其他(如附近水准点标志的位置、指北针、文字说明、接图线等)。,第十章 道路工程,(二)平曲线道路在线型上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一般城市道路尽可能用较长的直线段以保证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当受到地形、地物等障碍及转弯时,必须要设置一段平顺的曲线,是为平曲线。平曲线一般设计为圆弧形,圆弧的半径,根据地形特点来定,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数值和不应
6、小于有关规范规定的限值。,第十章 道路工程,(三)城市道路纵断面图的内容城市道路纵断面是指沿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道路纵断面图水平方向表示道路的长度,垂直方向表示原地面及设计路面的标高。图幅比例水平向为1:500或1:1000,垂直向为1:50或1:100。1城市道路纵断面图内容包括:(1)拟建道路路面中心标高的设计线(即设计纵坡线);(2)各路段的纵坡度及坡长;(3)各桩号的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及施工高度;(4)曲线半径、曲线长、切线长及其起迄点的桩号及标高;(5)沿线桥梁、涵洞、过路管、倒虹吸管等人工构筑物的编号、位置、孔径及结构型式;(6)街沟设计纵坡度、长度;(7)沿线各临时水准点位
7、置以及注明引自标准水准点的地点、编号及高程;(8)其他有关说明事项。,第十章 道路工程,(四)竖曲线道路纵坡变化处称为变坡点或转坡点。为了使路线平顺,行车平稳,必须在道路的变坡点设置平滑的竖曲线,将相邻直线坡段衔接起来。其线型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为便于计算,一般都采用圆曲线。(五)锯齿形街沟锯齿形街沟是保证城市道路纵坡很小(小于0.3),甚至水平时的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一种措施。,第十章 道路工程,三、道路的交叉(一)平面交叉(二)立体交叉,第十章 道路工程,四、道路结构(一)路面的使用要求路面是指在路基上用坚硬材料铺筑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层,它包括垫层、基层和面层。为保证其使用年限和使用效
8、果,路面应具有充分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并保持足够的表面粗糙度、少尘性和不透水性。,第十章 道路工程,(二)路面的结构层次及其构成的基本原理1路面的结构层次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作用,是随深度而逐渐衰减的,因此,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各层所处位置和作用的不同,路面一般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1)面层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并将车轮荷载压力传递扩散到基层。因此,路面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不透水、稳定性良好。路面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等强度较高的材料铺筑。联结层也包括在面层之内。联结层是在非沥青结合料的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置的一层辅助结构层,它的作用是防
9、止沥青面层沿基层表面滑动,从而有效地发挥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强度。一般在交通量大、荷载等级高的快速路和主干路上采用,联结层主要采用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等。,第十章 道路工程,(2)基层基层设在面层(或联结层)之下,它是路面的主要承重层。一方面支承面层传来的荷载,另一方面把荷载传递和扩散到其下的层次。基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有时基层分为基层和底基层两层。(3)垫层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路段,常在土基(路基)与基层之间加设垫层,以改善路面的工作状态。常用的垫层有砂砾石(作为隔水层或防冻层)等。,第十章 道路工程,2路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根据道路的材料和规格,路面使
10、用要求和设计规定,路面构成的基本原理一般有:(1)铺砌法多用于块石路面,其强度构成主要靠块石间的挤紧及土基的均匀支承作用。(2)嵌挤法多用于各种碎石路面,其强度构成系利用粒料相互嵌挤、摩阻及粘结而产生。通常采用分层散铺,由大到小的石料,经过压实的铺筑方法。如泥结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等。(3)级配密实法此法是用粒径大小不同的石料作骨料,按最佳密实度、最小空隙率原理配合,再掺加结合料经压实或振动捣实而成。它的强度,系靠粒料间的摩阻力和结合料的粘结力的共同作用所构成。各种砂石级配路面均属此列。(4)结合法使用各种粒料作为构成路面的骨料的路面,需要有结合料将粒料结为整体。如粘结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
11、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等。大多数路面的构成,不是基于单一的原理,而是兼及多项原理,不过其中也有主次。如泥结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骨料都是碎石,结合料分别是黄泥,水泥和沥青,但黄泥以嵌挤作用为主(兼有结合),而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则以级配与结合兼重。,第十章 道路工程,(三)路面的分级与分类1路面的分级按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和结构强度的不同,路面可分为四个等级。(1)高级路面特点是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适应较大的交通量,平整无尘,养护费用少。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和条石路面等。(2)次高级路面特点是强度较高,寿命较长,能适应较大的交通量,但需定
12、期养护。如: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等。(3)中级路面特点是强度低,使用期限短,平整度差,易扬尘,仅能适应较小的交通量,需经常维修。如:泥结碎石路面等。(4)低级路面特点是强度低,水稳定性和平整度均差,易扬尘,只能低速行驶,适于较小的交通量,雨季常不能通车,要求经常养护维修。如:粒料加固土路面等。,第十章 道路工程,2路面的分类(1)按路面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柔性路面是由具粘性、弹塑性的混合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压实而成的路面。其力学特性是: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路面结构本身抗弯拉强度较低,车辆行驶时土基仍受到较大的压力,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有较大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 造价 10 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