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的组织和管理.ppt
《对象的组织和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象的组织和管理.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对象的组织和管理,4.1 对象的叠放顺序4.2 对象的对齐与分布4.3 群组与结合4.4 锁定与解锁4.5 造形对象4.6 实例操作,对象的叠放顺序 对齐与分布设置 群组与结合对象 对象造形操作 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经常击要对图形对象进行组织和管理,Core1DRAW X3中就提供了一些对多个图形进行组织和管理的相关工具和命令,可以使用户更方便、更精确地进行图形的编辑。,4.1 对象的叠放顺序,下一页,返回,在Core1DRAW X3中,绘制的图形都具有贡叠的关系,如果在绘图页面的相同位置先后绘制两个图形,则先绘制的图形在后绘制的图形的下面,即后绘制的图形将覆盖住先绘制的图形,使其部分
2、或全部不可见。如图4-1所示,先绘制太阳,后绘制花朵就会得到图小结果。在Core1DRAW X3中,通常将下面的叫做“后面”,将上面的叫做“前面”。使用Core1DRAWX3的排序功能可以对多个图形对象进行前后排序,也可以使用图层来管理图形对象。图形对象排序 在绘图页面中先后绘制如图4-2所示的三个图形对象(太阳、叶子、花),下面结合这个例子讲解一下图形对象的排序。,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 图形叠放顺序,返回,图4-2 原图效果,返回,(1)利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选中“叶子”对象,然后执行【排列】|【顺序】命令或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顺序】菜单,将打开如图4
3、-3所示的子菜单,在其中选择“向前一层”(Ctrl+PgUp快捷键),可以将“叶子”向前移动一层,如图4-4所示。(2)再次选中“叶子”对象,然后利用步骤(1)相同的方法选择“顺序”子菜单中“向后一层”(Ctrl+PgDn快捷键),可以将“叶子”向后移动一层,如图4-5所示。(3)选中“太阳”对象,利用前面相同的方法选择“顺序”子菜单中“到图层前面”(Shift+PgUp快捷键),可以将“太阳”移动至该图层最前面,如图4-6。(4)选中“太阳”对象,利用前面相同的方法选择“顺序”子菜单中“到图层后面”(Shift+PgDn快捷键),可以将“太阳”移动至该图层最后面,如图4-7。,下一页,返回,
4、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3“图形排序”子菜单,返回,图4-4 叶子“向前一层”的结果,返回,图4-5 叶子“向后一层”的结果,返回,图4-6 太阳“到图层前面”的结果,返回,图4-7 太阳“到图层后面”的结果,返回,(5)选中“太阳”对象,选择“顺序”了菜单中“置于此对象前”,当光标变为 形状后,单击“叶子”,则“太阳”将移动至所选的“叶子”的前面,如图4-8所示。(6)选中“叶子”对象,选择“顺序”子菜单中“置于此对象后”,当光标变为 形状后,单击“花”,则“叶子”将移动至所选的“花”的后面,如图4-9所示。注意:“顺序”子菜单中的“到页面前面”、“到页面后面”是和图层有关的命
5、令,将在下节讲解。(7)选择如图4-10图(a)所示的所有图形,再选择“顺序”子菜单中“反转顺序”,将得到如图4-10图(b)所示结果,所有图形将按原来相反的顺序排列。注意:“顺序”子菜单中的“到页面前面”、“到页面后面”是和图层有关的命令,将在下节讲解。,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8 太阳置于叶子前的结果,返回,图4-9 叶子置于花后的结果,返回,图4-10“反转顺序”结果,返回,图层对象管理器 当绘制比较复杂的图形时,我们通常可以分图层来绘制,以便于管理。Core1DRAW X3提供了“图层对象管理器”来控制和管理对象图层。执行【窗口】|【泊坞窗】|【对象管理器】
6、或【工具】|【对象管理器】命令,可以打开如图4-11所示的【对象管理器】泊坞窗,该泊坞窗显示了当前绘图页面中的对象图层和页面的组织结构。使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可以通过创建、复制、移动、删除图层以及隐藏、锁定和打印选定图层来控制绘图页面中的图形对象彼此之间的重叠方式;当绘制的图形对象较多时,还可选取和编辑图层。(1)在绘图页面中绘制多个图形对象,如图4-11图(a)所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1 对象管理器,返回,执行【工具】|【对象管理器】命令,打开【对象管理器】泊坞窗,可以看到如图4-11图(b)所示图形对象的信息。在默认状态下,新绘制的图形都会出现在同
7、一个图层(即“图层1”)中,选择图层或图形对象前的“”,可以将其展开,在每个绘制对象后详细列出了当前图形对象的状态和属性。(2)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中单击某图形对象,可以将其选中,直接拖动可以改变图形间的叠放顺序。如图4-12(a)所示,将“9对象群组”拖动至6对象群组”的下面,得到如图4-12(b)所示结果。(3)单击泊坞窗左下角的 按钮,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图层2),新增图层将显示在泊坞窗的列表中。在图层2中绘制如图4-13所示图形。提示:单击泊坞窗右上角的 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图层】选项,也可创建一个新的图层。,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2利用【
8、对象管理器】改变图形顺序,返回,图4-13 新建图层,返回,(4)利用前面所讲的,利用拖动的方法将“图层1调至“图层2”的上面,如图4-14所示。提示:如果想要删除一个图层,只需先选中将要删除的图层,然后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图层】选项,或按Delete键即可。也可以选择要删除的图层或图形对象,然后按泊坞窗右下角的【删除】按钮。(5)在泊坞窗列表中每个图层前都有四个小图标,它们的意义分别如下。【显示或隐藏】:单击该图标可以设置显示或隐藏图层,当该图标为灰色则表示此图层是不可见的。【启用还是禁用打印与导出】:单击该图标可以设置打印输出时是否打印该图层,当该图标为灰色则表示此图层是不可打印的。,下
9、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4 改变图层顺序,返回,【锁定或解除锁定】:单击该图标可以设置是否可编辑该图层,当该图标显示为灰色则锁定了该图层,该图层中的任何对象均不可编辑。【图层颜色】:双击该色块可在显示的颜色列表中设置图层的颜色,以区分不同图层。此外,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中,当前正在使用的图层名称将呈现红色显示状态。(6)在泊坞窗列表上面有三个小按钮,它们的意义分别如下。【显示对象属性】:单击此按钮,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中将显示对象的填充色、轮廓色以及形状等属性。【跨图层编辑】:单击此按钮,可以在不同图层之间编辑对象,否则只能在一个图层中编辑。如图4-15所示,要
10、将“太阳”图形放在“树”的后面,因为它们分处不同图层,只有将此按钮激活才能操作。,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5 跨图层编辑,返回,【图层管理器视图】:单击此按钮,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中将只显示所有图层,而不显示图层中的对象。(7)在【对象管理器】泊坞窗中可以对多个页面进行管理,在其列表下面还有一个“主页面”,默认情况下,包括导线、桌面和网格。“主页面”中的内容将显示在所有的页面中。可以通过单击泊坞窗左下角的 按钮,创建一个新的主图层。如图4-16所示,在“主对象图层3”中输入一段文字、绘制一些图形。则“页面1”,“页面2”的相应位置都将显示“主对象图层3”中的内容
11、,如图4-17(a),图4-17(b)所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6 主页面编辑,返回,图4-17主页面内容在其他页面中的应用,返回,(8)选择如图4-17(a)所示的“树择在“到页面前面”(Ctrl+Home快捷键),对象,再执行【排列】|【顺序】命令,在其中选将弹出如图4-18(a)所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后,可以跨图层操作,将“树”移动至最上面图层的最前面的位置,结果如图4-18(b)所示。(9)再次选中“树”对象,利用步骤8相同的方法选择“顺序”子菜单中“到页面后面(Ctrl+End快捷键),也将弹出如图4-18图(a)所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12、后,可以将“树”移动至最下面图层的最后面位置,结果如图4-19所示,“树”被隐藏在“天空”之后了。,返回,上一页,4.1 对象的叠放顺序,图4-18“到页面前面”效果,返回,图4-19“到页面后面”效果,返回,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击要将绘制的图形进行对齐和分布设置,以达到更精确的效果。在Core1DRAW X3中就提供了这样一些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很好地设置对象的对齐和分布。下面就来具体讲解一下这些方法和技巧。4.2.1 辅助工具的使用 Core1DRAW X3中提供了标尺、网格、辅助线等一些强大的辅助绘图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精确地绘制图形。尤其是一些尺寸要求严格的图形,更是离不开它们
13、的帮忙。如图4-20所示的标志,借助辅助工具便可以轻松地绘制完成。注意:有关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在“第1章Core1DRAW X3基础”中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参见节。,下一页,返回,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0 利用辅助工具绘制标志,返回,对齐与分布 对于多个对象同时操作时,我们经常击要对其进行对齐和分布设置,利用Core1DRAW X3中的对齐、分布设置可以很容易地实现。1.多个对象的对齐 对齐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进行的操作。在绘图页面中绘制如图4-21所示的三个花的图案,使用【挑选工具】同时选取三个要对齐的图形对象,执行【排列】|【对齐和分布】命令,或单击属性栏中的【对
14、齐和分布】按钮,打开如图4-22所示的【对齐和分布】对话框。在【对齐和分布】对话框的【对齐】选项卡中,可选择两组对齐方式,即“水平对齐”与“垂直对齐”。两组对齐方式可单项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1 原图效果,返回,图4-22【对齐和分布】对话框,返回,注意:对齐需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进行操作;对齐时,点选是以最后选择图形为准,框选以最底层的图形对象为准,此例喇叭花为最底层图形。(1)【水平对齐】:该组复选框可以设置水平对齐方式。分别为“项端对齐”(T快捷键)、“水平居中对齐”(E快捷键)、“底端对齐”(B快捷键)。如图4-23所示,分
15、别为选择“上”、“中”、“下”水平对齐后的效果。(2)【垂直对齐】:该组复选框可以设置垂直对齐方式。分别为“左侧对齐”(L快捷键)、“垂直居中对齐”(C快捷键)、“右侧对齐”(R快捷键)。如图4-24所示,分别为选择“左”、“中”、“右”垂直对齐后的效果。,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3 水平对齐效果,返回,图4-24 重直对齐效果,返回,(3)【对齐对象到】:用于指定图形对齐的基准。在其下拉列表中有“活动对象”、“页边”、“页面中心”、“网格”、“指定点”等选项。前面的例子均选择“活动对象”,指在选择的对象范围内设置对齐。如图4-25所示,为“水平”和“垂直”都选
16、择“居中对齐”,“对齐对象到”选择“页面中心”的效果。【用于文本来源对象】:用于指定文本对齐的选项。在其下拉列表中有“第一条线的基线”、“最后一条线的基线”和“装订框”三个选项。默认为“装订框”。2.多个对象的分布 对齐是针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进行的操作。,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5 以“页面中心”为基准对齐,返回,选择如图4-21所示的三个花的图案,使用【挑选工具】同时选取三个需要设置分布的图形对象,执行【排列】|【对齐和分布】命令,或单击属性栏中的【对齐和分布】按钮,打开【对齐与分布】对话框,选择【分布】选项卡,如图4-26所示的。在“分布”选项卡中,可选
17、择两组分布方式,即“沿垂直方向分布”和“沿水平方向分布”。两组分布方式可单项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注意:分布需要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进行操作。可以使选择图形上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T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垂直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E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G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下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B快捷键)。,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6【对齐与分布】对话框【分布】选项卡,返回,可以使选择图形左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L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水平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C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P快捷键)。可以使选择图形右边
18、缘之间的距离相等(R快捷键)。如图4-27所示,分别列出了按“左”、“垂直中心”和“水平间距”进行分布的结果。【分布到】:用于指定图形分布的范围。选中【选定的范围】单选按钮,将会在所选图形的范围内分布图形(此项一般为默认值);选中【页面的范围】单选按钮,选择图形将在当前页面范围内进行分布。如图4-28所示,设置为按水平“中”选项分布时,选定范围选择不同选项的将显示不同的效果。,返回,上一页,4.2 对象的对齐和分布,图4-27 各种分布选项的显示效果,返回,图4-28 不同选定范围的显示效果,返回,在Core1DRAW X3中,提供了群组和结合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使我们更方便地完成绘图工作
19、。下面具体讲解一下这些方法和技巧。4.3.1 群组 使用“群组”功能可以将多个不同的图形对象组合在一起。对两个或多个图形对象执行“群组”后,这些对象就被视为一个整体对象统一控制及操作。Core1DRAW X3可以将对象组成群组,也可以取消群组。1.将对象组成群组。选择需要组成群组的多个对象,执行【排列】|【群组】命令(Ctrl+G快捷键),或单击属性栏中的【群组】按钮,都可以将多个对象进行群组。群组后图形表面没有变化,但将形成一个整体,当对其执行相应操作时,群组中的所有对象都将一起执行该操作。,下一页,返回,4.3 群组和结合,如图4-29所示,绘制图(a)的椭圆形,旋转复制后得到图(b),对
20、其执行【群组】操作。Core1DRAW X3还允许群组与群组之间创建群组嵌套。将图4-29(b)的群组对象多次缩小复制得到图(c),再次执行【群组】,便得到了一个群组嵌套。小窍门:当利用【挑选工具】选择群组对象时,按住Ctrl键,可选择群组中的一个子对象,如图4-30所示。2.取消群组对象。当不需要群组关系时,可以将其取消群组。执行【排列】|【取消群组】命令(Ctrl+U快捷键),或单击属性栏中的【取消群组】按钮,可以取消对象的最后一次群组关系;执行【排列】|【取消全部群组】命令,或单击属性栏中的【取消全部群组】按钮,可以取消对象所有的群组关系。,下一页,返回,上一页,4.3 群组和结合,图4
21、-29 将对象组成群组,返回,图4-30 选择群组中的子对象,返回,如图4-29(c)所示对象是经过两次群组得到的一个群组嵌套。如果执行【取消群组】,将取消后一次的群组关系,得到如图4-31(a)所示结果,变成一片一片的;如果执行【取消全部群组】,将取消所有的群组关系,得到如图4-31(b)所示结果,变成一瓣一瓣的。提示:用鼠标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也可以选择“群组”、“取消群组”和“取消全部群组”命令。4.3.2 结合 使用“结合”功能可以将多个不同的图形对象合并在一起,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当不需要时,还可以将其拆分。1.结合对象。选择需要进行“结合”的多个对象,执行【排列】|【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象 组织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