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名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推荐教材 教师姓名:李树清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课程邮箱:课程邮箱密码:shifanxueyuan,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可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与出勤(占10%)、作业(占30%),平时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可采用撰写课程论文考试的方式,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考核实行百分制。,教育部 学科门类分类,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 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
2、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04 教育学0401 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2一级学科: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一级学科: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第一章 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3、的基本认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一、对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意义 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三、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一)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幼教质量(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三)促进教改,推动幼教实践的深入,一、科学研究(一)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二)科学研究的特征1.客观性对象的客观性。过程的客观性。结果的客观性。2.系统性3.创造性4.艰巨性,二、教育科学研究,(一)教育
4、科学研究的概念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育科研与生活中一般的认识活动相比其特殊性在于,它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它能够想到前面,走在前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而能够缩短认识过程,减少认识错误,使认识的效率更高,(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最复杂的,从对某人或某团体的研究中获得的结论,应用到另一个人或团体时不一定有效。2.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教育研究要涉及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又要涉及教育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各种外部关系,因此不仅要研究教育的对象儿童,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如教师
5、、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与社会、家庭、社区的协调、配合等等。,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研究教育现象,常常不能运用单一的方法获得结论,而必须把多种研究方法、手段,甚至把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起来。否则,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站不住脚的。一些大型的课题研究都不可能只用某一种研究方法。4.研究的伦理性 这是教育科研最特殊的特点。是指教育科研一定要遵循人道主义精神。因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更符合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因此,研究过程中不能妨碍或有害于研究对象(尤其是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指
6、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学前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二)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1.总体来看,重视程度不够 2.研究水平较低(1)经验主义盛行、科学性不够(2)基础理论研究尚不系统(3)脱离实际严重,解决实际问题不够 3.研究方法落后(1)轻实验、重思辩(2)轻实证研究、重书斋式研究(3)对新兴的研究方法重视不够 4.研究态度不端正、功利主义倾向 5.结合国情不够 6.协作研究不够,(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1.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即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景中研究学前教育的问题与现象,研究儿童与自
7、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基本规律。2.研究思路的综合化 多种研究方法互为补充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3.早教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4.研究方法的引进、移植与数学化 模糊数学、数量化理论的引入 计算机统计技术和统计软件的运用5.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化6.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体系,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一)根据研究的样本范围及推广程度 1.普适研究 2.个案研究,(二)根据研究的层次(或研究目的)由高到低可分为五个层次:1.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纯学术研究,注重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
8、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结果不能拿来就用,但能对教育工作提供普遍性指导。2.应用研究 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去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3.开发研究 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出的结论,开发出能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如教材、教玩具、音像资料、教案等。4.评价研究 为了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而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资料。5.行动研究 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即时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主要特点是能立竿见影地应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研究方法的界定 1.“方法”的词源分析 2.“研究方法”的含义 一般而言,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
9、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研究方法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1)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方法的方法),主要是研究者所依据的哲学基础、认识论等。(2)具体方法或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风格。(3)辅助方法(或操作技术):指在研究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各种具体方法中可能用到的一些具体的手段、工具或技术技巧。,(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 由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1.方法论(1)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逻辑学(2)一般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 2.具体方法(1)量的研究(定量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等。其中,与观察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还有:临床法、行为矫正法;与调查 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还有:经验总结法、预测法。(2)质的研究 主要方法为:人种学研究、叙事研究等。(3)定性研究(非量的研究,但又不同于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其中与历史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还有:文献法、内容分析法。,3.辅助方法 包括:统计方法与技术、测量方法与技术、图表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上述研究方法的层次体系中,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方法主要指第二个层次,即具体方法。本课程所要探讨的也主要是具体方法。目前对具体研究方法的分类尚无统一的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