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第六讲新.ppt
《家庭教育心理学第六讲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心理学第六讲新.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第六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班,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婴儿期:一个月到第一年先学前期:1-3岁,学步儿阶段学前期:3-6,7岁,童年初期学龄初期:6,7-12,13岁,童年中期少年期:12,13-14,15岁,童年晚期青年早期:14,15-17,18岁。,里克纳:道德推理阶段(Thomas Lickona,1983),0阶段:34,以自我为中心。“我应该得到我想要的。”得到奖励,避免惩罚阶段1:幼儿园高年级和小学低年级,无原则服从。“我应该按照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惹麻烦。,道德推理阶段,阶段2:小学中低年级,甚至成人。“其中有我什么好处
2、”的公平观。“我应该为我自己打算,只公平地对待那些公平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工具性。,道德推理阶段,阶段3:高年级小学生和青少年,人际顺从。“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为我所认识和关心的人对我的期待。”好孩子。,道德推理阶段,阶段4:高中阶段。对系统负责。“我应该为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运转,维护自我的权利。,道德推理阶段,阶段5:良知阶段。“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的制度体系。”根据良知判断,尊重所有的人。,阶段0 阶段1,0阶段:34,以自我为中心。“我应该得到我想要的。”得到奖励,避免惩罚阶段1:幼儿园高年级和小学低年级,无原则服从。“我应该按
3、照大人告诉我的去做。”服从权威,避免惹麻烦。,讨好成人!,阶段1的孩子一般都喜欢自己的老师。认为老师很了不起,并力图去取悦老师。他们不仅仅想讨好老师,也想讨好爸爸和妈妈。父母及教师(等权威人物)是阶段1儿童的世界的中心。教育者成为儿童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人。做父母在儿童这时愿意尊重你时,多多享受这一待遇。当他们再长大一点,可能就要挑妈妈的刺了。,阶段1概况,1从喜欢自作主张突然变得更听话,更容易与人合作。2能考虑其他人的观点,但认为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即大人的话。3尊重父母的权威,并且相信:按大人说的去做就是对的;听话的理由是避免受惩罚。4认为大人什么都懂,并常常能抓住淘气不听话的孩子。,阶段1
4、概况,5认为某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是自己做了某件坏事应得的惩罚。6喜欢告状,因为他们视大人为道德法庭的审判官。7很难同时考虑两件事情,如同时顾及两种观点。8尽管知道自己应该遵守规则,但大人不在跟前时却常常犯规,因为他们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需要规则。,打小报告,阶段1(通常是4-7岁的孩子)认为大人是无所不知的超级侦探,他们常常抓那些行为不轨的淘气孩子!所以他们常常爱打小报告,认为老师或父母应该知道也已经知道,自己也么汇报会得到权威的好感或奖赏。,他律,阶段1的孩子的行为规则和判断标准依然是外在的,是基于对成人的恐惧,认为成人无所不知。规则既没有进入内心,也没有在内心被确信无疑。所以成
5、人不在场时他们常有一些违规行为。阶段1的思考者并不能从内心理解人类关系中为什么需要规则,所以规则并不能牢牢地支配他们的行为。,严厉的惩罚,阶段1的孩子还相信,如果某种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了,一定是你做了什么事情应该得到这样的惩罚。皮亚杰通过给孩子讲一个从果园偷苹果的男孩的故事,揭示了有关阶段1儿童道德判断这方面的情况。当男孩拿着偷来的苹果跑过一座小木桥时,桥垮了。阶段1的孩子说,桥之所以塌下去,是因为男孩偷了苹果。当孩子长大一些后,他们更喜欢说桥塌仅仅是一种巧合,它与偷苹果并没有关系。,严厉的惩罚,阶段1的思考者是这样强烈地相信,违反规定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至少对其他破坏规定的人而言是这样!)
6、,以至于他们常常建议对即使是小的犯规行为,也应采取严厉的制裁。如果一个小孩在给家长帮忙时,不小心打破了碗,或者是自己偷吃东西时打破了碗,这个层次的孩子不认为有什么区别,都要给严厉的惩罚“不许吃饭”、“罚他买一个”等等。,9.3 父母如何对待阶段1的儿童,1)成为孩子需要的权威人物 阶段1的儿童需要视你为权威,是因为他们认为,大人具有主管权,甚至无所不知。在父母认为重要的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大人逃避这种权威角色,阶段1儿童的世界会变得很可怕。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探索他的行为的底线,家长越容忍孩子的顽皮和错误,他们内心越不安全,越顽皮错误,从而得到家长的批评和惩罚。家长要明确而有
7、权威让孩子知道或体验到(最好是言行一致)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9.3 父母如何对待阶段1的儿童,2)明确地表扬讲礼貌以及其他良好行为 你的表扬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显得很重要。孩子常常会问:“我是个好女孩吗?”“我是个好男孩吗?”你可以通过指出你期待的某一特定的行为,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如实地回答他们:“是的,今天下午你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真是个好孩子。”“是的,你帮我摆好晚饭用的碗筷,你真是个好小伙子。”,2)明确地表扬讲礼貌以及其他良好行为,对阶段1的儿童影响最大的是他向父母或老师讨好的愿望。是这一愿望会驱使他遵守对他行为设置的界限,并且帮助他学会自制。你可以通过要求他的合作和告诉他怎么做才
8、会让你高兴,从而利用五岁儿童的这一典型倾向。因为他们想得到父母的欢心,所以会接受规则和约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大量的表扬、正面关注以及鼓励会十分有效的。,不要过分表扬孩子,“度”的问题:不要过分表扬孩子,让孩子以为自己必须变得完美。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信心面对偶尔的失误。如果孩子某一天表现并不好,他们问:“我表现好不好?”你可以反问他们:“你说呢?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好吗?”如果你不了解孩子做了什么,你也可以直说:“今天我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不过我相信你自己会处理的。”,9.3 父母如何对待阶段1的儿童,3)用公平的途径解决家庭冲突平等对话、家庭会议是鼓励阶段1儿童的自主性的一个好方法。这些方法
9、让阶段1的儿童知道,尽管父母有权威,但是他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采取行动时,要采纳每一个人有价值的观点,这不仅包括父母的意见,而且包括孩子的意见,用大家一致认可的公平的方法来解决家庭问题。,9.3 父母如何对待阶段1的儿童,4)倾听、关注和尊重需要记住的是,阶段1的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建立在恐惧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阶段1的儿童不认为:“我爸爸说的是对的,所以我最好按他要求的去做。”他们想的是:“老爸在时,我最好听他的,否则的话,我会有麻烦的!”所以这时父母要更有爱心,对孩子更要倾听和关注。否则,孩子可能在恐惧中生活,并且不能真正里记住和执行制定的规则。,9.3 父母如何对待阶段1的儿童,
10、1)成为孩子需要的权威人物2)明确地表扬讲礼貌以及其他良好行为3)用公平的途径解决家庭冲突4)倾听、关注和尊重,10 小学生阶段的家庭教育,10.1 关于童年中期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皮亚杰艾利克森里克纳,弗洛伊德,口唇期(01)肛门期(13)性蕾期(35)潜伏期(512)这一时期利比多出于休眠状态。儿童的注意中心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儿童白天的活动主要在学校,他们的兴趣主要在同伴而不在双亲。在同伴中,男女界限分明,在游戏中以同性伙伴为主。,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是在前运算阶段建立的大量的表象图式基础上形成的。这时,儿童的智慧活动具有了
11、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空间关系、分类、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但是仍离不开具体事实的支持,能在具体的和观察过的事物中进行逻辑推理,而不能把逻辑运算扩张到抽象概念之中。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进行逻辑推理就会感到困惑。,皮亚杰,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行为受结果支配,不能对行为进行一定的判断。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遵守规范,重视后果,不考虑意向。故可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开始注意内心体验和动机的重要性,知道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结果之外,还要看行为的动机。称为道德相对主义。小学阶段:第二向
12、第三阶段过度。,艾里克森,勤奋对自卑(512)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中产生勤奋感,满怀信心地在社会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使他们对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那么就会产生自卑感。,改造世界,取得承认,年龄变大了的儿童便将使自己进入梦想和游戏的驱力忘掉了,或者说不如把他们“升华”了也就是用之于具体的追求和社会承认的目标了。他现在学会了用制造物件以获得承认。他逐渐变得不屈不挠,使自己能适应工具世界的无机规律,并能成为生产情景中一个热情而专心致志的人。Eric H.Eriksion:Identity:Youth
13、 and Crisis,本阶段的危险,本阶段的危险是产生一种对自己和自己任务的疏远即众所周知的自卑感。这可能是由于以前的冲突未能得到适当解决而引起的:儿童可以仍然需要他的妈妈甚至于需要知识;他可能仍然愿意当家中的宝宝而不愿做学校中的大孩子家庭生活可能没有为他的学校生活作好准备直到目前他所学会的一切,在他的同伴和教师看来似乎毫无可取之处。此时他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潜力可挖而脱颖而出。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诱发,也可能发展的很晚或根本得不到发展。Eric H.Eriksion:Identity:Youth and Crisis,一个教师和父母最常犯的错误,你挺聪明的,就是不努力。这句话危害极大!,惩罚勤奋
14、!,老师和家长经常会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不努力学习的学生说:“假使你更努力一点,你就会变成班上最好的学生”,“你很聪明,你就是不努力,你要努力了,你一定能够学好”,等等。正是这样的话使这样的学生更不敢学习了。,惩罚勤奋!,你想想,一个班里有那么多学生,很多学生学习都很努力,学习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这个学生努力了就一定能够成为“最好的学生“呢?所以,这个学生不用功学习,家长和老师这样说:“你很聪明,就是不功”、“你要是不偷懒,一定能成为班上最好的孩子”,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殊荣,“班上最好的孩子”、“很聪明”,那么他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冒着失去荣誉的危险?很可能如果他不再懒惰时,人家便
15、不会再认为他怀才不露了。如果他努力学习了,一时间之内没有成为“班上最好的孩子”,还有可能被人家评价为“脑子笨”。,“我只是懒,不是无能。”,所以,老师和家长上述的评价,使一些孩子对于问题总是尽量逃避,也不肯轻易和人一较短长。别人多少都会认为,假使不是他这么懒的话,他一定能应付他的困难。“懒”孩子自己也在种想法里找到了安慰:“只要我肯做,哪件事我做不了?”而当“懒”孩子失败时,他也能够稍微保持一点的自尊,他会对自己说:“我只是懒,不是无能。”,勤奋=聪明,心理学家认为,每一名少年儿童都有一种追求进步、取得成就的愿望,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和成就。但是,少年儿童也需要周围人的重视和关注,他
16、们也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努力了,仍然得不到成就感,得不到好的评价。所以,家长和教师如果应该给孩子确立正确的观念,如:聪明=勤奋“聪明就是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操劳”努力=幸福“努力是获得自信和幸福的唯一源泉”,聪明=勤奋 努力=幸福,孩子们正是通过努力学习、发展能力、取得成就、赢得赞誉并获得自己独立面对世界和社会所必需的信心;他们也可能对自己做事的能力感到绝望,认为自己不合格的并且因为自卑感而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的敌意。在上面所说的正确观念下,少年儿童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去努力、去操劳、去学习,而不用担心成为“笨蛋”、丧失自信。,“笨鸟先飞”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有句成语叫做“笨鸟先飞”,家长和教师在教
17、育中经常引用这个成语,其实从根本上讲,这个成语是错误的。在自然界中,最先发现危险和食物而最先飞起的大雁通常是最聪明的,首先发现偷袭的狮子并最先奔跑的头羊也往往是最机敏的、最强壮的;在人类社会中,也同样如此,把握先机、最先反应的人永远是有智慧的人,不知疲倦、辛勤工作的人也最聪明、最幸福的人。,柯尔伯格,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年级。又分为两个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根据行动的有形结果判定行为的好坏,凡不受惩罚的行为、服从权威的行为都被看成对的。2 工具性的享乐主义:正确的行为就是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互惠互利,具有即时性和功利性。,柯尔伯格,习俗水平:大约从小学高年级
18、开始,此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好的行为是人们喜欢或赞扬的行为。十分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家庭和儿童所属的小群体变得重要。道德行为是按照别人希望的那样去做,为了表现好而表现好。儿童看重信任、忠诚、互惠等。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取向。注意的中心是权威或规则。这时从关注家庭、小群体转向关注社会团体。“好”意味着履行自己所允诺的责任。除了极端的情况,要遵守法律。,里克纳:道德推理阶段(Thomas Lickona,1983),0阶段:34,以自我为中心。“我应该得到我想要的。”得到奖励,避免惩罚阶段1:幼儿园阶段,无原则服从。“我应该按照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惹麻烦。,道德推理阶
19、段,阶段2:低年级小学生。“其中有我什么好处”的公平观。“我应该为我自己打算,只公平地对待那些公平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工具性。,道德推理阶段,阶段3:高年级小学生和青少年,人际顺从。“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为我所认识和关心的人对我的期待。”好孩子。,道德推理阶段,阶段4:高中阶段。对系统负责。“我应该为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运转,维护自我的权利。,道德推理阶段,阶段5:良知阶段。“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的制度体系。”根据良知判断,尊重所有的人。,莎朗的两难境地,莎朗和她最好的朋友吉尔去百货公司购物。她们闲逛着,吉尔看见一件很喜欢的短袖衫,她告
20、诉莎朗她想试穿。吉尔进试衣间后,莎朗继续逛。一会儿吉尔穿着外套出了试衣间。她的眼神引起了莎朗的注意,她发现吉尔的外套里的短衫。吉尔不说一句话就转身走出了商店。几分钟后,商店保安、销售员和经理走向莎朗。“就是她其中一个女孩!检查她的包!”店员喊道。保安指着墙上告示,说商店有权检查包和物品。莎朗把包给他。,莎朗的两难境地,保安检查了包后,给经理说“里面没有短袖衫。”“我知道是另一个女孩拿的,”店员说,“我看得很清楚,他们是一伙的。”保安问经理是否想继续调查这个案子。“当然了,”经理说,“装作买东西,顺手偷窃,这已经成了商店的主要损失。我不能让偷窃的人成功。”保安员于是问莎朗:“和你一起来的女孩叫什
21、么名字?”。莎朗不说话。“说吧,聪明点,”保安说,“如果你不告诉我们,你可能被指控违法或包庇犯罪。”,莎朗应该告诉保安吉尔的名字吗?为什么?,阶段1:无原则服从。“我应该按照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惹麻烦。“如果她不说,自己会有很大的麻烦,她应该照着保安员的话做。”“如果她说了,她与朋友的关系会陷入困境。吉尔可能打她或干别的什么。”,莎朗应该告诉保安吉尔的名字吗?为什么?,阶段2:低年级小学生。“其中有我什么好处”的公平观。“我应该为我自己打算,只公平地对待那些公平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工具性。“大部分商店通过它们的价格骗人,如果你从他们那里偷东西,有什么大不了?”“为什么莎朗要替吉尔背黑锅?
22、吉尔注意的是自己,不是吗?莎朗也应该这样。”,莎朗应该告诉保安吉尔的名字吗?为什么?,阶段3:高年级小学生和青少年,人际顺从。“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为我所认识和关心的人对我的期待。”好孩子。“哪种朋友是她最好的朋友?如果说了,她真的会感到难受。每个人都会认为她是个卑鄙的家伙。”“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帮助朋友,即使你必须说谎。”“这真的很难决定。如果她说了,她失去朋友,她会极不舒服,如果她不说,她会是帮凶,将给她怎样的名声?”,莎朗应该告诉保安吉尔的名字吗?为什么?,阶段4:高中阶段。对系统负责。“我应该为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运转,维护自我的权利。“莎朗应该说,尽管很难做到。友
23、情很重要,但对那些偷窃者不用谈公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社会就会崩溃。”“吉尔应该承担她做事的后果。此外,如果她现在被抓住,可能会吸取教训并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犯罪的人。”,莎朗应该告诉保安吉尔的名字吗?为什么?,阶段5:良知阶段。“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的制度体系。”根据良知判断,尊重所有的人。“即使偷窃时没有人在,它也是错的。即使仅有一个小偷和一个受害者也是错的。偷窃侵犯了店主个人的权利,这是法律首先保护人权的理由。”“莎朗有权利不说,她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保护朋友和店主的利益,让朋友得到应有的教训,让店主得到补偿。”,10.2 父母如何与阶段2的孩子
24、相处?,阶段2的特点阶段2具有一种顽固的、斤斤计较的、以德报德的公平意识。他们常常在心中问这样的问题:“这对我有什么好处?”阶段1儿童令人高兴的对父母和成人的崇拜、顺从和尊重经成为过去。阶段2的变化:关于爸爸妈妈,阶段2的孩子会回答说:“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并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阶段2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家庭生活中强调相互尊重和公正的孩子更早表现出阶段2的特点。大约在七到八岁,大多数孩子基本进入了阶段2。在他们完成了向阶段2的转移以后,他们就开始稳定下来。实际上,阶段2在多数成年人身上仍是发挥着作用;“干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阶段2的特点,1个人主义和独立性逐渐增强,对权威的敬畏心减
25、弱。2强烈的“以德报德”的公平意识。3总是不停地比较(“他得的比我多”),要求公平对待。如果觉得不公平,或者受到委屈,可能会偷偷地行动,以得到好处。4缺乏对别人情感的敏感,导致一些潜在的残忍刻薄行为。他们总认为他们必须以牙还牙,他们会互叫绰号、相互辱骂,甚至打架斗殴。,10.2 父母如何与阶段2的孩子相处?,1)耐心阶段2的孩子态度强硬,经常抱怨家长不公平,老爱顶嘴。他们对于公平的强烈要求使他们比以前表现得都更加“放肆”。作为家长,这时更需要坚持尊重原则我尊重你,和你谈话,希望你也能一样。如果你从阶段2的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尽力去理解他们的行为,你会和他们相处得更好。,10.2 父母如何与阶段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教育 心理学 第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