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第七-九章.ppt
《宪法学第七-九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第七-九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国家性质,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家性质的概念,了解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正确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国家性质;难点是如何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性质的关系。,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说,一、国家性质的概念目前,我国宪法学界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1、阶级本质说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反映出来的国家属性(韩大龙)。2、国家主权归属说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实际上取决于国家主权的归属。主权在哪个阶级手中国家性质就是什么(李龙)。3、国家根本制度说 宪法学上的国家性质应区别于政治学上
2、的界说。宪法学上所称的国家性质是对特定的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的总结,表现特定国家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反映特定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周叶中)。,二、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首先,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直接体现和决定着国家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根本的决定因素。再次,社会文化制度也是影响和体现国家性质的重要因素。三、各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一)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回避(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明确(三)各民族主主义国家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复杂,第二节 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一、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是国家性质的政治要素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是指国家政权掌握在哪
3、个阶级手里,或者说哪个阶级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它反映着国家的阶级本质。,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二)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第一,二者所表示的是同一种性质的国家政权,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二者反映了同一种新型国家内部的阶级关系,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第三,二者担负着相同的历史使命,即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进而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三)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成1、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2、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3、
4、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四)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人民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社会主义劳动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三、爱国统一战线性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保卫世界和平服务。毛泽东说,统一战线就是把支持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期:五年,四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定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它是长期革命与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及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中国致公党致公;九三学社九三;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经济制度的概念及其在各国宪法中的表现经济制度是指一
6、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原则、规则和政策的总和。第一,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经济计划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以宪法加以肯定。第二,福利政策成为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的最主要部分,并被规定在宪法中。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经济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并将它写入宪法。第四,为了摆脱苏联经济模式,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五,一些民族民主主义国家宪法所确定的经济制度具有“泛社会主义”倾向。,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
7、)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三)经济制度的形式: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和基本制度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利息收入、有价证券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并存。,四、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经济制度的修改,1、宪法第10条第3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宪法
8、11条第2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3、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4、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
9、:“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一、文化制度及其在各国宪法中的表现二、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文化制度的规定1、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国家发展教育事业。3、国家发展科学事业。4、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5、国家发展文学艺术及其它文化事业。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美亚力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中国宪政网http:/中国公法网法律思想网http:/law-【习题及讨论思考】1、请课后同学们认真做宪法习题集(光盘)上关于
10、本章的练习题;2、讨论思考:简要阐述我国国家的性质。简要评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经济制度的修改,第八章 国家形式(上),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国家形式、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了解现代国家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家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概念。难点是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国家形式的概念国家形式就是一国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它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二、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体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国家主权的宏观体制。即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政权组织形式则指
11、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它实际上是指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如何分配、配置的重大问题,三、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政体君主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或成为国家象征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或象征可继承;政权组织形式:二元君主制、议会君主制;共和政体国家元首和国家权力机关定期由选举产生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共同拥有(共)相互制约平衡(和),不可继承,制度化转移。政权组织形式: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委员会制(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共和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
12、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概念: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权力机关,通过权力机关,组织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其它国家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权原则。基本内涵:(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二)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三)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第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