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大赛培训.ppt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大赛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大赛培训.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1,室内覆盖设计技术石家庄惠远邮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魏金生 tel:,P2,交流提纲,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室内覆盖系统设计直放站及常用元器件介绍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制图要求室内覆盖系统设计预算编制要求,P3,室内覆盖设计依据,第一步:室内覆盖指标确定;第二步:天线口功率确定;第三步:分析传播模型;第四步:根据传播模型,结合实际测试,得到各种场景下天线覆盖半径,指导工程设计。,P4,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5,对于CDMA 1X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目标,可按以下标准设计:电磁环境较差区
2、域以及重点覆盖区域,要求导频信号强度-82dBm,导频Ec/Io=-10dB一般区域,要求导频信号强度-87dBm,导频Ec/Io=-12dB地下室、电梯,要求导频信号强度-90dBm,导频Ec/Io=-12dB对于CDMA 1X 增强型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目标,可按以下标准设计:电磁环境较差区域以及重点覆盖区域,要求前向接收功率-75dBm,C/I-9dB(边缘速率76.8kbps)一般区域,要求前向接收功率-80dBm,C/I-10dB(边缘速率76.8kbps)地下室、电梯,要求前向接收功率-85dBm,C/I-11dB(边缘速率38.4kbps),主要指标要求,P6,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3、业务覆盖区域类型划分,由于CDMA主要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不同的区域类型要求提供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其室内覆盖指标要求不一样,因此,要确定室内覆盖指标,首先要划分不同的业务覆盖区域类型。,P7,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8,天线口功率规划,电磁辐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室内天线口发射总功率15dBm。按导频功率占总功率的10%计,天线口导频功率应控制在5dBm左右。,P9,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
4、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10,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对室内覆盖系统,采用电波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结合障碍物阻挡模式进行,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公式为:Ls()2(4dfc)2式中:d为传输距离,单位为;f为电波频率,单位为Hz;c为光速。用对数表示为:Ls(dBm)101g(4df/c)2 201g(/c)201g(f)201g(d)32.45201gf(MHz)201gd(km)上式中:Ls: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传输损耗;f:所选取频率;c:3108m/s。,P11,室内分布系统传播模型,在实际室内环境下,电磁波的传输损耗要综合考虑电波传播中建筑结构的遮挡
5、损耗。即:RSSI=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损耗-遮挡损耗。,主要材质损耗表,P12,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13,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根据现网开通后测试,统计总结得到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工程经验总结),P14,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15,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A,A,P16,一、分布系统覆盖前,假设上图中A点接收室外信号场强为-55dBm;预安装天线距离A点为10米;二、天线到
6、A点的纯空间链路损耗为:32.45+20Logf+20Logd=32.45+20Log900+20Log0.01=51.13dB 隔墙为砖墙,损耗为7dB三、分布系统设计,A点接收信号场强要大于-55dBm,为-52dBm四、天线口设计功率应为:-52dBm+51.13dB+7dB=6.13dBm 天线口功率是根据覆盖需求设计的,以单信道信号覆盖为例:,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P17,一、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指标确定天线口功率规划室内传播模型典型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分布系统天线口功率设计有源设备功率设计,P18,有源设备功率设计,以3+3配置信号覆盖为例:,一、设直放站总功率为10W(40d
7、Bm)二、3+3配置为6信道 三、根据一、二的条件,直放站分配给每个信道的最大功率为:10w/6=1.67w=10Log(10/6*1000)=10Log(10000/6)=10(4-Log6)=(40-10Log6=32.2dBm)四、EV-DO信道为持续单一功率发射,故EV-DO业务覆盖时,10w直放站单信道最大输出功率为:32.2dBm 五、语音业务发射功率,受用户数量和干扰程度的影响,故10w直放站单信道功率不能以最大值计算,按导频信道功率占总功率的15%计,则10w直放站单信道 导频功率为(10w/6)*15%=0.25w=10log0.25*1000=24dBm,P19,交流提纲,
8、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室内覆盖系统设计直放站及常用元器件介绍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制图要求室内覆盖系统设计预算编制要求,P20,主要工作内容初勘站点地理信息建筑结构电磁环境测试客户需求复勘比对图纸与现场测试记录天线安装位置馈线走线路由确定主设备及其安装位置施主基站的选取现场拍照方案设计信源建设分布建设图纸绘制编写说明和预算,室内分布设计流程,室内分布建设设计流程,P21,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勘测前准备工作,确认勘测是否得到运营商和业主的许可;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向用户、业主索取被测建筑的平面图以及相关地形、结构资料,如业主最终无法提供,勘测人员必须绘制详尽的平面图或立面图,
9、或者用相机拍摄建筑物的消防走线图;现场勘测前,要仔细研究被测建筑物图纸,尽量从图纸上搞清建筑结构;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P22,室内覆盖工程勘测,CDMA测试手机模拟发射机,室内勘测需要工具及文件,手提电脑(CDMA测试软件)模拟测试吸顶天线数码相机建筑物平面图勘测记录表GPS(带指南针)卷尺或红外测距仪,P23,建筑环境勘测,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需要覆盖区域面积描述;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和描述;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站点描述,室内覆盖工程勘测,P24,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建筑环境勘测,房屋内部环境和装修情况,初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
10、和天线安装位置;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弱电井位置和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电梯间位置和数量,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机房位置或信源安装位置确定;覆盖系统用电情况的调查;大楼防雷接地、接地网电阻值、接地网位置图、接地点位置图。,建筑物内部结构勘测,P25,CDMA电磁环境勘测内容:覆盖区的TotalEcIo、RxPower、TxPower、FER、PN分布情况等;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电磁干扰区域等;盲区范围;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各运营商系统之间的干扰和其他外部干扰。,电磁环境勘测,室内覆盖工程勘测,P26,沿
11、楼宇外边缘;沿楼层中部走廊;楼梯、电梯口;根据大楼实际分割可能的弱信号区,室内覆盖工程勘测,无线环境测试路由选择,P27,手机距地面1.5米左右;对建筑结构不同层每层必测,必须给出路测图轨迹。所选楼层一定要全部扫频测试,各楼层一样的要说明,确信脱网的区域(如电梯停车场等)不用扫频测试。非标准楼层必测,标准层每5-8层间隔测一层。在设计文件中要给出路测分析结果和测试的记录文件,提供各种参数的统计柱状图;,室内覆盖工程勘测,无线环境测试注意事项,P28,交流提纲,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室内覆盖系统设计直放站及常用元器件介绍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制图要求室内覆盖系统设计预算编制要求,P29,三、
12、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30,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小功率、多天线”滴灌覆盖原则,“先局部、后整体”“先平层、后主干”,主干线尽量采用 7/8馈线,平层小于30米采用1/2馈线,主干线上主要用耦合器,平层主要用功分器,P31,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信源和分布系统选取,覆盖分区,当勘测完成后,可以进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如下,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平层),走线问题,电梯覆盖,功率分配(主干),系统切换设计,室内外干扰考虑,馈线损耗,无源器件
13、分配损耗,P32,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33,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信源种类,宏基站,BBU+RRU,直放站,小基站,P34,规划层面,技术层面,信源规划原则,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基站耦合,微蜂窝,RRU,宏基站,输出灵活,输出灵活,输出受限,输出灵活,输出灵活,输出灵活,耦合容量,耦合容量,耦合容量,提供容量,提供容量,提供容量,成本低,成本较低,无成本,成本较高,成本较高,成本高,质量一般,质量一般,质量较好,质量较好,质量好,质量好,
14、从覆盖和容量的角度分析,从成本和质量的角度分析,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P35,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建议,P36,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37,覆盖分区考虑,根据容量分区,根据覆盖分区,覆盖区容量预测,基站小区提供容量,横向分区,纵向分区,覆盖区面积,单个小区覆盖面积,P38,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
15、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39,确定设备安装位置,专用机房,电梯机房,弱电井,停车场,楼梯间,物业协调结果运营商要求现场实际情况,选择,P40,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41,天线布放,1、重点区域布放天线,如在领导办公室门口布放天线,保证重点区域的覆盖。,P42,天线布放,2、房间内布放天线,为了减少穿透墙体带来的损耗,对于大型会议室、办公区域等,如果物业允许的话,可以将天线布放到房间内。,P43,天线布放,3、切换区域布放天线,停车场出入口布放天线
16、,布放位置一般选择在拐角处。,P44,天线布放,3、切换区域布放天线,电梯厅附近布放天线,在覆盖房间的同时,兼顾电梯厅的覆盖。,P45,天线布放,3、切换区域布放天线,在大堂的出入口,一般需要布放天线,保证进出大堂与室外小区正常切换,控制切换区域,同时防止信号泄漏到室外造成干扰。,P46,天线布放,4、走廊交叉位置布放天线,在走廊交叉位置布放天线,可以使该天线能够照顾多个方向的覆盖,在满足覆盖要求的情况下做到天线数量最少。,P47,天线布放,5、定向天线防止信号泄漏,对于一些容易发生信号泄漏的区域,如走廊尽头靠窗位置,可以布放定向天线进行覆盖,定向天线的主瓣方向朝里,利用定向天线后瓣的抑制特性
17、,防止信号泄漏到室外造成干扰。,P48,天线布放,6、干扰区域布放天线,如果在室内存在室外干扰信号的区域,而且客户要求在室内区域必须占用室内信号,那么从室内覆盖优化的角度(相对室外基站优化调整),则需要根据干扰信号强度和区域来决定室内天线的布放位置。确保天线布放后,在室内干扰区域,室内信号的导频功率比室外干扰信号导频功率高5dB以上。,P49,天线布放,7、交叉布放天线,根据室内各场景天线覆盖半径,对余下未放置天线的区域,进行交叉布放天线,以采用最少天线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室内覆盖的需求,同时使室内信号分布比较均匀。,P50,天线布放,8、总体优化调整,如按照不同原则布放时,两个天线相距太近
18、,需要调整;两个天线之间距离较远,若中间增加一个天线,则天线之间距离又太近,那么可以适当调整两个天线的安装位置;合理调整某个天线位置,同一个天线可能满足多个原则的要求等,如稍微移动某个天线,可以同时满足重点区域覆盖和电梯厅切换区域的覆盖等;合理调整天线安装位置,使整个覆盖区域信号分布更加均匀。,P51,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52,电梯覆盖考虑,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厅 CDMA一般可覆盖3层,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井道 CDMA一般可覆盖5层,CDM
19、A:Ec功率5dBm,另外一种电梯覆盖方式:电梯厅布放天线。2G室内覆盖以前有应用,目前室内覆盖时用较少采用。,P53,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54,走线问题,和业主进行友好协商,征得同意后,室内覆盖走线可选择停车场、弱电井、电梯井道、天花板内走线;对于居民小区覆盖走线,可选择小区内自有的走线井作为走线路游的首选,可避免与多个其它单位沟通。如:小区内预留走线井、路灯电力走线井等。若没有相关走线井道,则和相关部门协商后,可选择小区内公共走线管井作为走
20、线路由。如:光缆井、热力管道井、水管井、有线电视井等。,P55,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56,功率分配,信号功率主要通过以下器件进行分配,馈线,功分器,耦合器,P57,功率分配,“先平层设计”,主要用功分器(保证天线口功率平衡);平层馈线小于30米一般用1/2馈线,功分器,功分器,根据天线数量确定采用何种功分器,P58,功率分配,“后主干设计”,主要用耦合器(可以节省功率);馈线一般用7/8馈线,根据主干信号功率和平层需要功率确定耦合器的耦合度,P
21、59,系统设计思路,主干耦合器安装在弱电井,平层功分器安装在弱电井或天花板内,功率分配,各器件在大楼内安装示意图,信源设备安装在机房或挂墙,P60,功率分配,如果主干线全采用耦合器,可能引起天线口功率不平衡,因此,主干线可采用耦合器功分器分配功率方式!,耦合器方式,耦合器功分器方式,P61,功率分配,如果运营商或物业特殊要求,所有主干线上无源器件必须安装在机房,以方便维护和测试,则主干线上主要采用功分器进行功率分配!,主干线主要采用功分器方式,P62,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覆盖分区考虑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天线布放电梯覆盖考虑走线问题功率分配系统切
22、换设计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P63,大堂出入口,各个楼层电梯口,楼梯间,车库出入口,各个楼层窗口处,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何种切换策略?,系统切换设计,P64,一般建筑物大堂出入口切换区域建议在室外距离门口57米范围内。切换区域不宜离马路太近或进入室内过深。,大堂切换设计策略:“小功率、多天线”方式定向天线从门口往里覆盖天线口功率可调,系统切换设计,P65,系统切换设计,电梯切换设计策略:通常建议电梯内为同一小区当楼层太高,不能同一小区时,需要引入相邻小区信号;非全楼覆盖时,电梯井道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厅;电梯内外不同小区时,切换区域选择在电梯厅。,电梯机房,ANT,1,-,11,F,-,n,AN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 覆盖 设计 技术 介绍 大赛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