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ppt
《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运专线扣除系数分析研究,高速客运专线的修建是为了解决铁路既有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状况,形成有较高运输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提高铁路客货列车旅行速度。然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高速客运专线在初近期应采用多种速度旅客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行组织模式,多种速度旅客列车共线运行势必对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合理安全地组织好多种速度列车运行,有必要对高速客运专线的扣除系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常规铁路来说,扣除系数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快运货物列车等,需从平行运行运行图上扣除的普通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客运专线的扣除系数与常规铁路扣除系数的含义稍有不同,它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速度较
2、低旅客列车,需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高速列车对数或列数。另外,客运专线上,速度较低的高速列车也会对线路通过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些列车的开行也会产生一定的能力扣除。,4.2.1 停站高速列车扣除系数分析,1 单列高速停站列车扣除系数分析(1)高速列车停站一次高速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可由图4-2-1表示。,高速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将引起旅行时间增加t,t由三部分时间组成。t=t1+t2+t3 t1停站高速列车停车附加时分;t2列车停站时间;t3列车启动附加时分。高速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大小,主要是由t1、t2、t3这三个因素决定的。t1、t3是一定值,t2
3、在不同的车站有不同的停站时分。同时,停站高速列车是否被其它高速列车越行,也是考虑因素之一。,(a)不越行的情况 停站一次的高速列车影响通过能力列数为t/I。基本扣除系数可表示为:基=1+(t/I)=1+(t1+t3)/I+(t2/I)若t1、t3为固定值,设t1=1,t3=2,I=4时。则可计算出基随t2的变化情况:基=1.75+0.25t2,当高速列车之间不进行待避越行时,停站高速列车的停站时间越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也越小。,(b)有越行作业的情况 高速列车停站,直通高速列车则利用前行列车停站时间越行。,待避列车在站停留时间,要满足越行列车在车站的时间间隔,即:t2t21+t22 t21高速
4、列车的I到通间隔。t22高速列车的I通发间隔。则可越行的情况下,停站高速列车被越行一列对能力影响的基本扣除可用下式表示:基=1+(t/I)-1=t/I 若停站高速列车待避n列直通高速列车,则基可表示为:基=1+(t/I)-n n越行的列车数。,设t1+t3=3,I通=4,I通发=2 基=1.75+t2/I-n分析可得如下结论:高速停站列车的基本扣除系数随运行密度的增大而增大(I越小基越大);结合高速停站列车组织直通高速列车越行是有利的,尤其是在不增加停站列车额外停留时间的情况下,绝对有利;由于组织高速列车越行,而要增加停站列车额外停留时间时,要进行列车旅速损失和通过能力增加的比选;一般情况下,
5、高速列车结合停站组织越行以一列为宜。,(2)高速列车停站多次 高速列车在能力区段内停站多次,对直通高速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仍可分为不越行和进行越行两种情况讨论。(a)不越行的情况若各站停站时间均相同,且I到=I发=I高时,可表示为:基=1+mt/Im停站作业次数。,(b)有越行作业情况直通高速列车利用前行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越行。基=1+(t1+t21+t22+t3)/I-n若各站的t均相同,则有:基=1+mt/I-n 结论:单列高速列车的停站作业与停站越行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主要因素是起停车附加时分(t1t3)、停车次数m、追踪间隔时间I和在站的停留时间t2,而与站间距离无关。,2 多列停站高速列车
6、扣除系数分析(1)不进行越行(a)按最优方案铺画:在运行区段内,多列停站列车每列只停靠车站一次。按先行列车停靠远方站,由远及近最有利方案成组铺画。,在运行区段内,多列停站列车每列只停靠车站一次。按先行列车停靠远方站,由远及进最有利方案成组铺画。T占1=4I+(t1+t2+t3)T占2=3I+(t1+t2+t3)停站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与成组列车数量n、停站时间(t1+t2+t3)、追踪间隔时间I有关。对基可写成通式:基=1+maxt1+t2+t3/nI n周期内停站列车数。在同一周期中成组停站列车越多,基越小。,(b)按最不利停站方案铺画 最不利方案,即停站列车成组铺画,但开行方案由近而远,故
7、n个停站列车的运行空隙不能利用,可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这种多列停站列车方案的基即等于单独铺画一样。基=1+(t1+t2+t3)/I 这是基的上限。,(2)越行铺画方案 相邻数列高速列车在不同站被同一高速列车越行将增加停站高速列车在站停留时间,从而降低旅速并将增大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且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与站间距离大小及车站布置的均衡性无关,仅与高速列车追踪间隔及成组停站列车数量有关。故在此种条件下,高速列车越行相邻的停站高速列车以一列为佳。,相邻数列高速列车在同一站被同一高速列车越行 成组停站列车利用停站时间待避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可得列车在待避车站的停留时间:T站停=I到通I通发(n1)I(m1
8、)I n成组停站同时待避同一高速列车的列车数。m同时越行的高速不停站列车数。基=I通到+I发通+t1+T站停+t3(n-1)I/I-(m+1)/n 基=2+(I通到+I发通+I到通I通发+t1+t3-4I)/nI此种情况一般不会在运行图中出现。,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高速列车停站作业时间越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越小;高速停站列车的基本扣除系数与通过能力利用率呈正比;组织直通高速列车越行停站高速列车对通过能力有利的,特别是当不增加停站列车的停站时间时,则绝对有利,一般情况下,以组织越行一列为宜;高速铁路车站分布和区间距离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甚微,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高速列车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
9、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是影响高速停站列车扣除系数的主要因素;停站高速列车在运行图中的分布对扣除系数的影响较大。因此,计算机图解法是计算高速停站列车扣除系数的科学方法。当高速列车在区段内按停站一次考虑,停站比例40%左右,则经过大量的图解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当每次停站2分钟时,取值为1.31;当每次停站3分钟时,取值为1.42。,4.2.2 开行不同速度高速列车对扣除系数的影响分析,在多种速度共线运行的高速客运专线上,有300km/h、250 km/h和200 km/h的高速列车,由于不同速度高速列车之间存在速差,致使它们在区段内的运行时间不同,从而造成对通过能力的扣除。1 单列250km/hB类列
10、车的扣除系数分析(1)在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一列250km/h列车,且250km/h列车不被越行,则其对能力的影响有以下三种情况:250km/h列车在区段内不停站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 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n次,250km/h列车在区段内不停站 T占=I发+I到+t差 基=(I发+I到+t差)/I-1,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 T占=t差+t=t1+t2+t3+t差 基=(I发+t1+t2+t3+I到+t差)/I-1 基主要由列车停站时间t2、不同速度列车速差及区段长度的影响。并且,基随列车速差的缩小而缩小,随列车停站时分的增加而增加。,250km/h
11、列车在区段内停站n次T占=t差+ti基=(I发+ti+I到+t差)/I-1 从上式可以看出:速度较低高速列车的基本扣除系数与站间距离无关,而与区段长度,不同速度列车速差,列车停站作业时分及列车在区段内停站次数有关;停站次数越多,停站时间越长,速差越大,区段越长,则其扣除系数越大。,(2)300km/h高速列车越行单列250km/h列车 在两列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一列250km/h列车,且结合250km/h列车停站作业时间开行越行250km/h列车的高速列车,分两种情况讨论: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一次。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n次,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一次(A)待
12、避一列300km/h高速列车 t=t1+t21+t22+t3T占=t差+t基=(I发+t+I到+t差)/I-2,列车分布与扣除系数关系密切。为了研究方便假设列车均匀分布,实际上运行线分布不可能完全均衡。因此,实际的扣除系数与理论分析有一定的误差。,(B)待避m列300km/h高速列车 t=t1+t21+t22+t3(m-1)IT占=t差+t基=(I发+t+I到+t差)/I-(m1)(I发+t1+t21+t22+t3+I到+t差)/I-2,比较前二式可见,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与每次结合停站待避的高速列车数无关。,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n次(A)每次停站待避1列高速列车(B)每次停站待避m列高速列车
13、 对能力的影响与每次停站待避的高速列车数无关。基=(I发+ti+I到+t差)/I-(n1)n为所研究列车停站待避次数,对于250km/h列车来说,为了保证某较高的旅行速度,n最大可能取值为2,,2 多列250km/hB类列车追踪运行扣除系数分析(1)300km/h高速列车不越行250km/h列车 在两列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列250km/h列车,且300km/h高速列车不越行250km/h列车,则所研究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分以下几种情况:250km/h列车在区段内不停站25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一站(2)300km/h高速列车越行多列250km/h列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4、:不同速度列车扣除系数与列车速差成正比关系,速差越大,扣除系数越大;不同速度列车扣除系数的大小与能力计算区段的长度密切相关,区段越长,扣除系数越大;不同速度列车的扣除系数随在区段内的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列车扣除系数与车站分布基本无关;列车扣除系数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大小有关,追踪间隔时间越小,扣除系数越大;列车在运行图上的分布、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和不同速度列车数量比也是影响列车扣除系数的重要因素。,3 单列200km/hB类列车的扣除系数分析(1)在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一列200km/h列车,且200km/h列车不被越行,则其对能力的影响有以下情况:200km/h列车在区段
15、内不停站 20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一次(2)300km/h高速列车越行单列200km/h列车 在两列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一列200km/h列车,且结合200km/h列车停站作业时间开行越行200km/h列车的高速列车分两种情况:200km/h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一次。列车在区段内停站待避n次,4 多列200km/hB类列车追踪运行扣除系数分析(1)300km/h高速列车不越行200km/h列车 在两列300km/h高速列车之间开行列200km/h列车,且高速列车不越行200km/h列车,则所研究列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分以下两种情况:200km/h列车在区段内不停站200km/h列
16、车在区段内停一站,(2)300km/h高速列车越行多列200km/h列车,关于高速客运专线扣除系数的进一步讨论,多种速度列车共线运行条件下列车扣除系数除了与区段长度、不同速度列车速差大小、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以及停站时间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不同速度列车在运行图上的分布紧密相关,与不同速度列车的数量比紧密相关。,1 列车出发间隔描述(1)出发列车组和价 在多种速度共线运行的列车运行图上,对于某车站某方向两相邻列车在该站的出发(或通过)所组成的列车运行图结构单元被称为出发列车组。按出发列车组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列车种类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结构的出发列车组。在这里将运行图中划分的列车等级规定为出发列车组的价。那么
17、对于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来说,含有两种不同等级不同速度的旅客列车,其旅客列车出发列车组就是2价的。,两价出发列车组之间的关系对于两价旅客列车出发列车组,它的两价结构可用下标1(A类列车)和2(B类列车)来表示,因而两类不同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数分别为n1和n2。相类似地,有相同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组成的出发列车组可写为n11和n22;而由不同速度等级的旅客列车组成的出发列车组可写为n12和n21。当区段上每日内开行的旅客列车数为N对时,如果将当日某方向最后一列旅客列车与次日同方向第一列旅客列车组成一出发列车组,则可获得一个循环的,有N组旅客列车出发列车组的体系。,对于高速列车(1类)来说,它或者是在高
18、速列车(1类)之前,或者是在B类列车(2类)之前运行,两者必属其一。故必有:又因为全部旅客列车是在一整天内循环运行,故序列的最后列车将再次表现为在第一列车之前出发。在这一循环内必有:,这样在区段上旅客列车出发列车组总数N应为:N=n11+2n12+n22,(2)两价旅客列车出发组的概率 1+2=1 n1=N1 n2=N2 w1=n1/N=1 w2=n2/N=2w11=11 w12=12w21=21 w22=22,(3)列车出发间隔时间的概率分布到达输入过程:如果不限制车站的到发线数量,而且列车到达车站的过程是随机的,那么在给定的时间内,车站到达的列车数服从泊松分布。在高速线上,旅客列车几乎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运 专线 扣除 系数 分析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