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职业防护和生物安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职业防护和生物安全.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职业防护,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规范: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3,重硬件,轻软件把生物安全
2、当做科学实验之外的“行政”任务谁来强制执行?,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4,经血或体液传播的职业暴露,经皮肤或粘膜暴露HIV、HBV、HCV感染为主传播方式:针刺或其他锐器损害病毒入皮肤抓伤、皮损、擦伤、烧伤病毒因意外溅入眼、鼻、口三种病毒不会经空气传播,5,HBV、HCV和HIV职业感染的相对危险性,病毒HBVHCVHIV,健康工作者的血清阳转率(%)3351280.120.4,每ml血中病毒颗粒数1021081010610103,针头刺伤的传播概率6300.751003,美国CDC,6,全球卫生保健人员被针刺伤,病种 传染力 流行率(中国)HBV 30%14%HCV 6%4.1%HIV 0.3%
3、0.1%,7,健康工作者HIV感染的职业危险,暴露类型经皮损粘膜经皮损和粘膜未知皮肤,报告数量 截至99年6月475210,单次HIV暴露的危险性()0.30.030.03,8,HIV职业暴露平均感染率,皮肤破损 0.33%(0.2-0.5%)粘膜接触 0.09%(0.06-0.5%),9,上海市发生HIV职业暴露,疾控中心 医院 妇产科 护士 检验科,10,要求做的几个要素,组成生物安全组织体系生物安全危害评估,明确危害防护等级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包含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健康监护、应急处置预案,11,上海市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方法,实验室
4、生物安全自我评估,明确防护等级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上报备案人员培训,合格颁上岗证当地卫生监督部门现场检查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批准,12,实验室感染取决于,病原微生物自身性质:毒力、感染量、侵入途径感染对象状况:免疫状况(性别、种族、年龄、怀孕、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疾病等)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力度(生物安全):安全操作技术、安全设备、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构造,13,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途径,14,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剂量,15,Aerosol generating,16,17,操作一次可产生各种严重程度微生物气溶胶的活动,实验室感染传播链及其控制手段,容器中的病原体,泄漏,预防接种,感染途径/感染剂量,传播,
5、个人防护装备,易感宿主,规程/设备,潜伏期,传染病监测,19,危害评估的原则,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不同的实验活动,20,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主要依据,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越强,导致的疾病越严重,其等级越高 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它们可能会受到当地人群已有的免疫水平、宿主群体的密度和流动、适宜媒介的存在以及环境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预防措施。包括:通过接种疫苗或给予抗血清的预防(被动免疫);卫生措施,例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动物宿主或节肢动物媒介的控制 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包括:被动免疫、暴露后接种疫苗以及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化学治疗药物,还应考虑出现耐药菌株的可
6、能性,2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 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22,不同的实验活动的危害,对于同一病原微生物而言,从事不同的实验活动,操作者接触微生物的数量、浓度、可能的感染途径是不同的,一旦
7、暴露,其后果也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实验活动均应进行危害评估,以指导操作者采取合适的生物安全防护,23,24,根据以上实际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及免疫学病原体筛检的防护标准应该是,25,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26,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对这些细节了然于胸;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
8、应非常熟悉;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生物安全意识至关重要,27,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规范,实验室的运行规范(SOP)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28,1.初级防护:保护工作人员:实验室操作和技术-标准操作-特殊操作 安全设备:初级屏障2.二级防护:保护环境 设施设计和建筑:二级屏障,生物安全原则,29,安全设备(初级屏障),防护服实验室工作外套手套,30,安全设备(初级屏障),人员防护设备面部保护眼部保护,31,安全设备(初级屏障),高压灭菌锅,洗眼/喷淋装置,32,一、BSL-2实验室,33,BSL-1,34,BSL-2,标准的BSL
9、-2实验室除了满足BSL-1的要求以外,在门上增加了生物危险标志、II级生物安全柜。按国标(GB19489-2008),还要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洗眼器,35,BSL-2,必须强调对污染的针头或利器的使用要非常谨慎。对易于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微生物、具有增加工作人员暴露气溶胶或高度飞溅物的程序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微生物操作必需在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基础之上,增加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安全离心机罩帽、防溅罩或面罩等。,36,(一)实验室的进入,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儿童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可能增加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或感染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B
10、SL-2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险性标志,标明传染因子、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人姓名、电话、以及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工作人员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37,38,39,(二)防护要求,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防护服。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11、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40,(三)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严禁用口吸移液管,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所有的实验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应限制使用注射针头和注射器。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外,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移液或用作其他用途。实验室应制订并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标准操作程序。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
12、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实验室应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的情况,保存相关记录。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准备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只有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的文件纸张才能带出实验室,41,针与锋利器具的防范,42,43,(四)实验室工作区的管理原则,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若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应立即清除污染。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先清除污染。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
13、定。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44,(五)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实验室安全或/和操作手册。实验室应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并建立制度。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安全负责人)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和操作手册,并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或操作手册。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监测和
14、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45,生物安全柜的使用,46,47,II级生物安全柜的气流方向,48,49,50,生物安全柜内感染性材料溢洒的处理,当发生少量溢洒时,应用吸收纸巾立即处理,并立即用浸满消毒液的毛巾或纱布对生物安全柜及其内部的所以物品进行擦洗。工作面消毒后应更换手套,不论是摘下手套还是更换手套都要洗手。若发生大量溢洒,液体会通过生物安全柜前面或后面的格栅流到下面去,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的物品都应该进行表面消毒并拿出生物安全柜,在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排水阀被关闭后,可将消毒液倒在工作台面上,使液体通过格栅流到排水盘上。所有接
15、触溢出物品的材料都要进行消毒和/或高压灭菌处理。,51,5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53,仪器相关危险,54,二、离心机的使用,55,离心可能造成的伤害途径,离心机机械故障 实验器材故障,如离心管等 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失误。,56,所有的离心机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合格的机械性能,要根据厂家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离心机应放到适宜的位置和高度,以使工作人员能看见离心桶并便于进行各项操作。用于离心的离心管和标本容器应该根据厂家要求选用,最好使用塑料制品,而且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损。必须在安全柜内打开盖子。使用转头时应注意转头盖与转头型号是否匹配。操作病原微生物时,离心桶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
16、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空离心桶配平时应该用蒸馏水或70乙醇、异丙醇,不应使用盐水和次氯酸盐溶液。离心管内液面水平距管口应留出一定空隙,以确保离心过程中液体不会溢出,尤其是使用角转头时更要注意。应该每天检查在特定的转速下,离心杯的内表面有无污物。离心转头和离心桶应每天检查有无腐蚀点以及极细的裂缝,以确保安全。离心桶、转头和离心机腔每次用后都应该消毒。每次用后,应该把离心桶倒放,以排净离心配平的液体。,57,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必须要高度警惕离心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大型离心机上应加装负压罩,以及时吸出离心机排出的气体,并排至实验室的过滤通风系统,在BSL-3及以上级别实验室尤其要注意。微型离
17、心机则可放在安全柜内离心,但要注意其对安全柜气流的影响。如果不能在安全柜内离心也无负压罩,则必须将密封的转头在安全柜内打开。所有的离心管必须带盖密封,其开启应在安全柜内进行。,58,双重锁定转头盖,59,生物安全转头,样品瓶外套是转头的一部分样品瓶可于安全柜内打开保证漏出的样品保留在瓶内,60,三、搅拌器、振荡器、混匀器和超声波破碎仪的使用,使用的管子、盖子、杯子或瓶子都应该保持完好,无裂隙、无变形。盖子、垫圈应恰好配套,保持完好。在混匀、振荡和超声波破碎过程中,器皿内的压力会增大,含有感染性材料的气溶胶可能会从容器和盖子间的空隙逸出。推荐使用塑料的,特别是聚四氟乙烯(PTFE)器皿,因为玻璃
18、可能会破裂,释放出感染性物质,而且可能伤及操作者。当使用匀浆器、振荡器和超声波破碎仪时,应有防护装置,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使用涡旋振荡器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并且操作的容器必须为密闭的,以避免产生气溶胶和发生液体溅洒。在操作结束后,应在生物安全柜里开启容器。操作人员使用超声波破碎仪时,应有耳部听力保护装置。,61,四、组织研磨器的使用,使用玻璃的研磨器时,应戴上手套,手里再垫上一块柔软的纱布后操作。塑料(PTFE)的研磨器更安全。组织研磨器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和开启。,62,五、冰箱和速冻器的使用和保养,冰箱、低温冰箱和固体干冰盒要定期除霜和清扫。其中所有的安瓿、冻存管等在贮存过程中已
19、破裂的要及时拿走。在清扫的过程中应配戴面部保护装置并戴手套,清扫后,抽屉内表面应消毒处理。所有保存在冰箱里的容器等,都应该有清楚的标签,并且标签上有内容物的科学命名、贮存日期和贮存人姓名。无标签的和过期的材料应高压灭菌后丢弃。对于冰箱内的储存物应有详细的目录。除非有防爆措施,严禁将易燃液体保存在冰箱里,冰箱的门上应张贴这方面的注意事项。,63,六、冻干机的使用,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应在BSL-3或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冻干。冻干机排出的气体要经过HEPA过滤并将排出管道插入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对于冻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冷凝水应收集入消毒液容器中并高压灭菌处理。冻干机的机舱恢复到室温后用适宜
20、的消毒液擦拭。,64,实验室内标本的安全操作,(一)标本容器用于装盛感染性标本的容器可以是玻璃的,但为了保证安全,最好采用塑料制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标本的容器应当坚固,不易破碎,盖子或塞子盖好后不应有液体渗漏。所有的标本都应存放在容器内。容器应正确地贴上标签以利于识别,标签上应有样品名称、采集日期、编号等必要的信息。样品的有关表格和/或说明不要绑在容器外面,而应单独放在防水的袋子里,以防止发生污染而影响使用。,65,66,(二)标本的实验室内运输 为防止发生意外渗漏或溢出而威胁操作者的安全,在实验室内运输标本时,应使用金属的或塑料材质的第二层容器(如盒子)加以包裹,在第二层容器中应该有标本
21、容器的支架,将标本容器固定在支架上,以使其保持直立。第二层容器应耐高压或者能抵抗化学消毒剂的腐蚀,以便定期清除污染。封口处最好有一个衬圈,以防止发生渗漏。,67,(三)标本的接收大规模接收标本的实验室应在一个专用的房间或区域进行。对于病原已知的按国家规定可在BSL-2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或未知的感染性材料,最低应在一个专用区域或房间接受,并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外包装,操作人员应穿防水的防护服,戴生物安全专用口罩和眼罩、手套。按国家规定需要在BSL-3或以上级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或标本,应按国家规定的防护等级,在相应级别的实验室的安全柜内打开,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保证安全。不应在普通的BSL-1实
22、验室接受标本。,68,(四)标本包装的打开接收并打开标本包装的人员应受过防护培训(尤其是处理破裂的或渗露的容器)并应知道所操作标本的潜在的健康危害,操作时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所有标本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打开包装,同时备有消毒剂以便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标本泄漏。打开包装前应先仔细检查每个容器的外观、标签是否完整,标签、送检报告与内容物是否相符,是否有污染以及容器是否有破损等,要登记详细的报告单并记录处置方法。接受标本应由2人进行。,69,(五)标本管或标本容器的打开标本管应该在生物安全柜里打开。必须戴手套。推荐使用眼部和粘膜保护装置护目镜或面罩(头盔)。防护服外应再戴一个塑料围裙。打开标本管的塞子
23、时,应在手里先垫上一块纸或纱布再握住塞子,防止溅出。,70,(六)消毒 推荐使用次氯酸盐和高级消毒剂进行消毒。一般新配制的次氯酸盐溶液有效氯含量应为1g/L,但用于消毒溢出的血液,有效氯含量则应为5g/L。戊二醛可用于表面消毒。,71,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薄膜和涂片的操作,用显微技术检测固定并染色的血液、痰和排泄物等标本时,可能并未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所以这些涂片等物品应用镊子来操作,妥善保存,并且在丢弃以前要消毒和/或高压灭菌。,72,实验室操作与技术:采用机械式移液装置,73,实验室操作与技术:洗手,74,健康和医疗监测,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足够监测。这样做的目的是监控因职业
24、而导致的疾病可通过以下工作达到上述目的:根据需要,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为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早期检测提供便利杜绝高度易感人群(如孕妇)从事高危险性的实验室工作提供有效的个体防护设施及规程,75,健康监测,1应指定专人负责健康监测工作。应当具有与该实验室中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时调查、了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2常规监测 开展实验室工作前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临床检查,实行系统监测。采集本底血清标本并长期保存。,76,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进入BSL-2以上级别的实验室工作 出现下列情况,不应进入上述区域:患发热
25、性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妊娠;已经在实验室控制区域内连续工作4h以上,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疲劳状态。4进入BSL-3及以上级别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人员,应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观察相应症状;结束实验室工作后,应继续进行相应时段(相关疾病的平均潜伏期)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健康监测,77,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就医程序,1 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旦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立即向本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及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2 应首先到本单位的医务室(内设医疗机构)
26、就诊,紧急时可直接到定点医院的定点就诊区就诊。如需要留诊观察须使用单间病房。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将近期所接触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如实告知接诊的医务人员。4 经内设医疗机构预检、观察,排除患者患传染病的可能性后,可转诊至相应医院就诊;若不能排除该患者可能患有传染病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就诊。,78,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就医程序,5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转诊时应严格采取隔离防护措施。6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单位及接诊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在2h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7 出
27、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后,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措施。,79,健康和医疗监测,医疗监测须知,姓名:,致员工:,请妥善保管此卡。当有不明原因发热时,请将此卡交给你的医生,并通知如下人员之一。,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持卡人照 片,医疗联系卡的推荐格式(正面),80,健康和医疗监测,致医生:,持卡人工作单位是:,地 址:,电 话:,实验室名称:,在这里,有致病性的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原虫或寄生虫。如遇到持卡人不明原因发热时,请给他的老板打电话,以了解该患者曾暴露于何种病原体。,医疗联系卡的推荐格式(背面),81,培训,必需有培训证书或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告知实验人员要认识和控制实验室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关键,也是预防和控制实验室事故和意外的关键因此,在安全措施方面的继续教育是必须的一个有效的安全规划起始于实验室领导者,他应确保安全的实验室操作及规程已被融合到对员工的基本培训中安全措施的培训应该成为实验室新员工所不可缺少的部分,8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