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51系列单片机II.ppt
《实验八51系列单片机II.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八51系列单片机II.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八 51系列单片机读写I2C总线,I2C总线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种双向二线制总线,全称为芯片间总线(Inter Integrate Circuit BUS)。其在芯片间使用两根连线实现全双工同步数据传送,一条数据线(SDA)和一条串行时钟线(SCL),可以很方便地构成外围器件扩展系统。I2C总线是很简单方便的芯片间串行扩展总线。使用I2C总线可以直接和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单片机通信,也可以和各种类型的外围器件进行通信,如存储器、A/D、D/A、键盘、LCD等。目前Philips、Atmel、Maxim以及其他集成电路制造商推出了很多基于I2C总线的单片机和外围器件,如24系列E2P
2、ROM、串行实时时钟芯片DS1302、USB2.0芯片CY7C68013A等。本章主要介绍了I2C总线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寻址方式,并重点介绍了数据传输协议以及程序实现。这些程序均以子程序的形式提供,便于读者调用。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读写具有I2C总线接口的E2PROM。,I2C总线概述,I2C总线对数据通信进行了严格的定义,要进行I2C总线的接口设计,就需要首先了解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图、寻址方式和数据传输协议等。,8.0 I2C总线工作原理,典型的I2C总线系统结构,如图28.1所示。其采用两线制,由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构成。总线上挂接的单片机(主器件)或外围器件(
3、从器件),其接口电路都应具有I2C总线通信能力。,8.1 I2C总线的电气结构和负载能力,I2C总线的SCL和SDA端口输出为漏极开路,因此使用时上必须连接上拉电阻。不同型号的器件对上拉电阻的要求不同,可参考具体器件的数据手册。上拉电阻的大小与电源电压、传输速率等有关系。I2C总线的传输速率可以支持100kHz和400kHz两种,对于100kHz的速率一般采用10K的上拉电阻,对于400kHz的速率一般采用2K的上拉电阻。I2C总线上的外围扩展器件都是属于电压型负载的CMOS器件,因此总线上的器件数量不是由电流负载能力决定,而是由电容负载能力确定。I2C总线上每一个节点器件的接口都有一定的等效
4、电容,这会造成信号传输的延迟。通常I2C总线的负载能力为400pF(通过驱动扩展可达4000pF),据此可计算出总线长度及连接器件的数量。,8.3 I2C总线器件的寻址方式,I2C总线上的所有器件连接在一个公共的总线上,因此,主器件在进行数据传输前选择需要通信的从器件,即进行总线寻址。I2C总线上所有外围器件都需要有惟一的地址,由器件地址和引脚地址两部分组成,共7位。器件地址是I2C器件固有的地址编码,器件出厂时就已经给定,不可更改。引脚地址是由I2C总线外围器件的地址引脚(A2,A1,A0)决定,根据其在电路中接电源正极、接地或悬空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址代码。引脚地址数也决定了同一种器件可接
5、入总线的最大数目。地址位与一个方向位共同构成I2C总线器件寻址字节。寻址字节的格式如表所示。方向位(R/)规定了总线上的主器件与外围器件(从器件)的数据传输送方向。当方向位R/=1,表示主器件读取从器件中的数据;R/=0,表示主器件向从器件发送数据。,8.3 I2C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及其程序详解,I2C总线规定了严格的数据通信格式,所有具有I2C总线接口的器件都必须遵守。另外,对于应用最广的51系列单片机,却没有提供I2C总线接口。实际上,利用这些单片机的普通I/O口,采用软件模拟I2C总线SCL和SDA上的数据传送时序,完全可以实现对I2C总线器件的读、写操作。下面就分别介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格
6、式以及如何使用8051单片机来实现。这里假设51系列单片机的外接晶振频率为6MHz,单片机的机器周期为2s,采用P1.0作为时钟线SCL,P1.1作为数据线SDA。,8.3.1 起始信号,起始信号用于开始I2C总线通信。在时钟线SCL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SDA上出现由高电平向低电平变化的下降沿时,被认为是起始信号。起始信号出现以后,才可以进行寻址或数据传输等。如果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则其程序示例如下:void I_Start()SDA=HIGH;I_Delay(100);SCL=HIGH;I_Delay(100);SDA=LOW;I_Delay(100);SCL=LOW;I_Delay(1
7、00);,8.3.2 终止信号,终止信号用于终止I2C总线通信。在时钟线SCL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SDA上出现由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上升沿时,被认为是终止信号。终止信号一出现,所有总线操作都结束,主从器件释放总线控制权。如果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则其程序示例如下:void I_Stop()SDA=LOW;I_Delay(100);SCL=HIGH;I_Delay(100);SDA=HIGH;I_Delay(100);SCL=LOW;I_Delay(100);,8.3.3 应答信号,应答信号用于表明数据传输的结束。I2C总线数据传送时,每传送一个字节数据后都必须有应答信号。应答信号从主器件产生
8、。主器件在第9个时钟位上释放数据总线,使其处于高电平状态,此时从器件输出低电平拉低数据总线为应答信号。如果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则发送应答位子程序示例如下:void I_Ack()SDA=LOW;I_Delay(100);SCL=HIGH;I_Delay(100);SCL=LOW;I_Delay(100);SDA=HIGH;I_Delay(100);,8.3.4 非应答信号,非应答信号用于数据传输出现异常而无法完成时。在传送完一个字节数据后,在第9个时钟位上从器件输出高电平为非应答信号。非应答信号的产生有两种情况。当从器件正在进行其他处理而无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时,从器件不产生应答,此时从器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51 系列 单片机 II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270912.html